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学论著中,对“什么是价值规律”的回答,说法很不同。一种说法是:价值规律,就是价值量决定的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另一种说法是: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或基本规律。它的基本点是:每一商品的价值都决定于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商品按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许涤新同志说:“价值规律,又称‘价值法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  相似文献   

2.
一、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很多人在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时,都把价值规律理解为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由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里听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指在现有的社会的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价值规律的内容还作了另种规定:价值规律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即商品价值量实现决定于社会需要该种商品使用价值量应使用的必要劳动时间——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指社会需要一个部门  相似文献   

3.
混沌学与市场经济王延,窦尔翔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来交换。关于价值规律,马克思曾说过:“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而总是特殊的因分工而...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中关于价值决定的一系列论述,究竟应当怎样认识?本文试图对此略陈管见。一、从论坛的不同观点说开去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提出了两种含义。关于这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与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关系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在1958年前后、1962年前后、1982年以来直至目前进行了三次论争,逐步形成了大致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社会需要是价值决定的重要因素,因为社会需要本身决定了各生产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从而就在总量上决定了价值量。这种看法可称之为“社会需要总量决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学习与探索》发表孟昕同志的文章,提出使用价值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研究商品价值决定中是不能忽视使用价值的作用,但与孟昕同志的看法不同,我认为,这种作用并不是指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市场价值决定的作用,而是指商品使用价值的质量对价值决定的作用。众所周知,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使用价值对价值形成的作用,可归结为使用价值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生产价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只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正视或不太注意生产价格规律的调节作用。其实,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上,商品的市场价格并不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是以生产价格为轴心上下波动。因此,与其说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如说生产价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指出的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实行等价交换,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抽象。在那里舍去部门之间的竞争,以单个商品为例抽象地阐明了社会…  相似文献   

7.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商品的价值是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商品的价值与市场价格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分离得越来越远;知识产品的价值也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等价交换和劳动价值论的假定,首先在单一生产条件下,然后在联合生产条件下,推导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具体表达式,由此证明,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单一生产,而且也适用于联合生产。特别是,只要所涉及的联合产品都是稀缺的有用物品,则它们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或单位价值量都将大于零。只有当某些联合产品为自由物品或有害物品时,其单位价值量才会等于零或小于零。从这个意义上说,联合生产可以看成是单一生产的一般化。单一生产不过是联合生产的一个"特例",即当每一个行业的联合产品中只有一种为有用品而其余的皆为无用品时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自主劳动规定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自主联合劳动者.自主劳动关系表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特性,"社本"是生产资料价值(资金)的社会主义形式,它是自主劳动关系在物化劳动方面的表现.需要价值(即社会主义必要价值)是价值产品或新创价值的社会主义形式,它是自主劳动关系在活劳动方面的表现.需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新创造价值的统一.公式W=c+n=c+n1+n2+n3则说明了自主劳动、社本和需要价值三个范畴的内在联系,表现了体现自主劳动关系的商品价值由社本和需要价值组成,因而这一公式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体系的总纲.  相似文献   

10.
一、科技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来确定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看科技商品本身到底是否有价值,当然我们可以说当我们指称它为科技商品时,这本身就应该包含有价值属性的指称,但这不能作为我们立论的依据。商品的价值成立条件即为“一个使用价值或财物,只是因为有抽象的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其中,所以有个价值。”而作为科技劳动的产品,它明显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对象化的产物,特别  相似文献   

11.
▲广度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得以回答.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梯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例如: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大多数同学对此问题回答得不准确、不全面.为了增加此问题的广度,我将其转化成如下几问: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③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价值的本质--兼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然而对价值本质的研究却一直没达到应有的深度。价值本质上是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规律在商品经济中采取的特殊形式。深刻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对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商品价值决定中的地位形成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物产的不断丰富,人们在消费行为中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即由过去单纯注重物品的使用价值或使用价值第一、审美价值第二的价值观念向审美价值第一、使用价值第二的价值观念转变。人们消费行为中价值观念的转变,影响着市场的供求关系,给传统的价值规律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本文试就商品的审美价值与价值规律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审美价值观念的变化 劳动产品一方面具有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又具有审美价值。那么,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中的地位如何呢?我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在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国际价值论对世界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世界市场的供求问题和货币汇率的确定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以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为基础,根据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定量表达了国际价值量的确定原理。根据这一原理,文章提出了国际价值贸易论和国际价值汇率论。前一理论认为,以等量国际价值为媒介的国民价值的增值是一国进入世界市场的原因和模式。以国际价值量与国民价值量之比排成的商品序列是一国进出口的选择依据。后一理论认为,汇率是二种货币各自所代表的国际价值量之比。根据这一看法,作者提出了借助于国际价值及各国出口的商品劳务的国内价格对比确定汇率的原理。作者认为,世界经济学应当建立以国际价值论为主线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按国际价值交换是等价交换。但由于商品的国际价值不是取决于个别国家的中等劳动强度,而是由“世界劳动平均单位”所决定,因此,商品必须把其国内价值折合成“世界劳动平均单位”之后才能进行国际交换。这样,商品在按国际价值进行等价交换的背后还存在着不同国家的不等量劳动时间的交换。这种不等量国民劳动相交换的国际等价交换就是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表现。所以,一个国家要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其国民劳动强度,提高本国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孙冶方同志和郭道夫同志在《光明日报》上的争论,涉及到价值规律的几个根本问题。现在仅就几个理论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广义的价值规律是和广义的商品一起永存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着价值规律?这时的价值规律是同商品一起存在,还是二者“脱钩”?孙冶方同志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化生产中,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需要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即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包括劳动产品和非劳动产品,商品满足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包括劳动需要和非劳动需要。商品具有两种二重性规定:一种二重性规定是商品的质和量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其中,使用价值体现了商品所具有的质的同一性,即有用性,交换价值体现了商品所具有的量的可比性,即可交换性;另一种二重性规定是商品的具体和抽象的二重性,即具体价值和抽象价值,具体价值是指商品具有具体使用价值和具体交换价值,抽象价值是指商品具有抽象使用价值和抽象交换价值。商品的这种二重性体现了人的需要的二重性,即具体需要和抽象人类需要。人的需要赋予商品以价值,其中,劳动需要赋予劳动产品以价值,非劳动需要赋予了非劳动产品以价值;人的需要量是商品价值量的尺度,其中,劳动需要量是劳动产品价值量的尺度,非劳动需要量是非劳动产品价值量的尺度。需要价值论把劳动价值论纳入其中,弥补了劳动价值论两个基本前提的不足之处,并使需要的二重性取代了劳动的二重性,成为政治经济学的轴心。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价格起着极为特殊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深入研究价格。本文拟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形成和运行的基本规律,并简要讨论价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一、价值规律价格的第一条规律是价值规律,即商品的价格是以商品的社会价值为基础的,在不断的波动中,保持着与价值的一致。这虽是经济学的常识,但也存在很多不明确的问题。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样五点:第一,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本质反映在价值的规定性中,而价值规定性的核…  相似文献   

19.
全面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是建立新经济体制所必需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实质就是自觉依据和利用价值规律的商品经济。市场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场所,因此自觉地依据和利用价值规律,实际上就是自觉地或者有计划的发挥市场作用。国家的各种经济政策通过市场,对微观经济发生有效的间接管理作用。能够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有计划地利用和调节市场,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投入产出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力的价值不能完全实现,劳动力的价值不能表现为交换价值,因此,劳动力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作者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应当等于其使用价值量,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标志是它具有交换价值;并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是: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