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为扭转重复、模仿他人(教材编者、教参、教师)的阅读教学状况,摆脱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提倡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分享彼此的观念和人生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在平等与合作的平台上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话说”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平等意识,“对话”的多元构成是“对话”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庆老师在《试说对话》一文中(《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6期)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这就是说,学生与文本要做到真正对话(发生碰撞),就应该具备与文本相关的“背景信息”(知识与生活体验)。这“背景信息”主要包含阅读经验图式、个人文化信息、个人的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因此,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三重。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文教学是“独白”式教育,它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针对这种弊端,依据教育交往理论.新课标精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学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它也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这种互动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昭示着民主和平等,也张扬着个性和人性,更凸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对话”固然可以理解为无声的心智交流。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地体现为师生间的“言语对话”。由于理解上的种种失误.在具体的实践中.师生间的课堂言语对话还存在着不少有待于纠正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巴赫金曾经说过:“对话的前提就是对个体的尊重,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应该尊重对方,因为任何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对话教学,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往、理解,也使人与世界、与文本间相互认同、体验。  相似文献   

6.
“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有差异的教学,也是充满爱的、以人为目的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对话的重要性,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次在厦门马巷中心小学召开的生命化教育研讨会上,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有“文本内的对话”和“文本外的对话”。给了我们极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老师都离不开与学生言语对话,但是我们却不能保证自己是在百分之百“真诚”地与学生对话!也许我们每个老师都知道对话需要“平等”,可谁又知道这种对话是不是一个口头上的“平等”?课堂上我们之间的对话是否能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也日益重要。对话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情感,而不流于形式,这些更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学生其实并不是“一无所有”,更不是一张“白纸”,我们不能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们和学生的教学对话并非是给予学生的单向“恩赐”,而是课堂交流的需要。我们要认识到课堂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空间,而“平等、有效”则是“发展”的前提。只有这样,师生才能获取真正意义的教学对话,才会获得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与文本对话中产生的,它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对生活的还原与发现。对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加以有效地生成,可以引发探究热情,促进思维深入,打开师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绿色通道,对文本形成情感的高峰体验。这种有价值的生成性课堂资源与文本内涵往往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对资源进行再生成,有助于探明其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文本会有新的体验与发现、新的提升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一个生命化的过程,是教师、学生、语文(作品)这三者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过程。师生在课堂上互相理解、互相接纳、互相激励。他们的精神被深深卷入、沉浸到他们共同营造的诗情画意之中,师生默契,其乐融融,造成一种心灵与心灵共鸣的教育氛围,使学生能用心交流,用心感受,自由地展示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思维,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与共享,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度的把握,致使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无效对话的倾向。而夯实基础,让孩子与文本亲密接触;眷注学情,让孩子成为课堂对话的主人;智慧理答,让教师指导无痕介入;形式多样,让课堂在“动静”之间“张弛有度”等策略有助于以提高课堂对话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堂上,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向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师生追求真理的同频共振,而且还需要师生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这样教学才会生动活泼,饶有趣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巧谩情境,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问的距离,创造一种情感氛围.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作者产生心理的共鸣.从朗读、激疑、故事、课本剧、电教媒体五个方面为切入点,简单介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中谈到“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这一点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如果师生之间情感上存在隔膜,教学上达不到一定程度的默契和统一,则教学效果就很难保证。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语言交际在情感上、教学上相互沟通,架起一座心灵间的桥梁,相互了解、理解,进而密切配合,是必要而有益的。 一、…  相似文献   

15.
对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审美解读与体验、审美分析与把握,是与认知性解读、单一性筛选信息的解读不同的一种“审美透视”.这种通过对文本审美世界的感悟来完成的精神体验活动,生成了审美主体对往返流淌于文本和自我之间的情感生命运动的内心领会.审美透视的过程又是解读主体参与文本审美创造的过程,通过双方的对话,达到了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与彼此接纳.而陶冶性是审美透视的最佳境界,随着对于美的感受、观赏、体味、创造和享受,实现了对审美主体心灵的感染与熏陶.  相似文献   

16.
研究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得到显现。"对话"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一种强调沟通合作、注重互动交往和创造性开发的教学方式,"对话"被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里,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前奏,亳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核心,生本对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这是核心要义,是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能走马观花,急于求成,不能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正如叶圣陶所云"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方能入情得意".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情感教学既是促进认知的手段,又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途径。在语文课堂上,可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进行适度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愉悦”、“把握文本情点”等手段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用生命培育生命,用情感熏染情感”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应按这个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它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都很精彩,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具有撼人心魄的内在感染力,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有对作者倾注于文中的情感有了真切的体验,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才能从中受到熏陶、教育和启发。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等方面相对薄弱,对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因素的挖掘、体验、感悟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