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三极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自觉的产物,文章将"第三极文化"置于他者的语义下,讨论其作为他者的民族性与作为自我的排他性,探讨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 "第三极文化"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北美华裔女性作家在双重文化背景下,书写了隐藏自我的男性他者:缄默的、被“阉割”的男性他者,隐藏着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性自我;重整雄风的、拾声的男性他者,隐藏着追求两性解放的勇敢的女性自我;人性张扬的、融汇多元文化的现代男性他者,隐藏着追求复归人性、两性和谐共生的女性自我。  相似文献   

3.
简自幼便忍受着作为“他者”所带来的不确定感,但是她拒绝接受命运的安排,坚持“自我”的独立性。简的荆棘人生路——盖茨海德—劳渥德—桑菲尔德—沼屋—芬丁——充分展现了她对“自我”的不懈追求。简的“自我”形象迸发着女权主义的光芒。小说中看似“不太可能”的情节揭示了最可能的事实:男性统治正是女权主义“他者”困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在主流话语规训下,"十七年"文学的上海书写几度变形:上海被赋予道德外衣而恶魔化了,作为腐蚀革命意志的渊薮,成了"恶之花"和城市恐惧症的替罪羊;改造的上海遵循主流话语的规训和召唤,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红色转身";上海的小资式的华丽与精致的"狐步舞"同时又在红色的外衣下悄然现形。在共和国革命语境中,上海始终无法言说自己,尴尬地成了失语的"大他者"。[1]  相似文献   

5.
在“样板戏”研究中,女权主义性别视角的分析可以揭示女性主体性丧失的历史处境,这一处境往往被革命意识形态幻象所遮蔽.如果深入历史语境去反思“样板戏”性别研究的具体问题,那么可以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从“铁姑娘”形象溯源来看,“样板戏”女性身上寄托着社会主义新文化对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理想价值的表达.第二,从文学社会学视角来看,“样板戏”反映了在激进革命年代,女性通过不让须眉的劳动能力提高自身地位的历史事实.第三,从“样板戏”女性的历史原型来看,“样板戏”塑造的英雄神话再现了革命历史年代无数为了理想而抛家弃子、奉献自我的志士.  相似文献   

6.
从横截面上看,由于香港都市文学的叙事策略建立在香港长期的殖民地语境之上,因此不同时期的香港文学都呈现出一种共性,即借作为本体的乡土对作为"他者"的殖民文化进行批判;借作为本体的传统对作为"他者"的消费文化进行批判。然而,随着香港城市本身融合的异域特质和外来文化特性的日益浓厚,"他者"的所指在文本中被悄然置换了:乡土和传统已然被外化为都市香港的"他者";而在多个层面上都背离了内地乡土和中国传统的香港本身,也已成为一座"他者化"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他者"的建构从来都不是自在的、客观化的,而是自我价值和自我欲望的投射.分析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及其续记中"他者"的建构:地理他者、种族他者和文化他者的建构,以揭示小说中的殖民主义思想和殖民扩张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他者"的存在和"身份"的追寻--美国华文文学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华文文学置身美国却以华文进行创作的存在事实,使它客观上与生俱来地具有了一种双重“他者”的身份:对于美国的主流文学(英语文学)和东方母国(中国)的中国文学来说,它都是“他者”,这种“他者”性存在最终决定了它的“他者”立场和“他者”视角。而存在于美国华文文学中的“身份”焦虑,在经历了从本质主义的追寻到重建新的“身份”的变化之后,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9.
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把样板戏看做是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通过神圣的确立、仪式与仪式意义和集体表象的纯粹等三方面的论述,得出样板戏实际上是一种革命叙事象征类宗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把样板戏看做是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通过神圣的确立、仪式与仪式意义和集体表象的纯粹等三方面的论述,得出样板戏实际上是一种革命叙事象征类宗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考察新时期文学对文革期间群众参加革命的动因叙述,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从政治视角出发,将群众革命行为理解为因政治信仰和实用利益考虑所作的选择;二是从民间视角出发,将群众革命理解为群众在政治威压下为维持生存所作的无奈却智慧的选择,尽管这种民间智慧中不乏野蛮与残忍;三是从个体生命感觉视角出发,将群众革命行为理解为群众在身体遭受压制和奴役年代寻求张扬的方式,尽管抵抗中不乏变态成分。由此,将革命群众这一“想象的共同体”加以解体,历史的整体性、逻辑性也由此被解构,进而通过对人与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历史的关系的复杂性的充分展示,呈现出正义与荒诞共生、崇高与无耻合一的美学景观。  相似文献   

12.
《龙凤呈祥》是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传统剧目。它的流行一方面得益于名著的经典效应,体现了《三国演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它的走俏,凸现了中国古典戏曲某些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文革“时期特定的政治文化使人们对政治制度、政治领袖、阶级关系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伦理观念,这些观念在“样板戏“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由人民与政党之间的恩情形成了政治伦理,由阶级内部的友爱与阶级之间的仇恨形成了革命伦理。政治伦理的性质决定了革命伦理的特点,革命伦理的内在关系反过来证明了政治伦理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中国京剧的现状以及在中国高校开展文理渗透的素质教育的意义。通过对《京剧欣赏与试唱》课程的简介,重点探讨了京剧对学生的艺术熏陶和人格完善的作用以及本课程对于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京剧《望江亭》与元杂剧原剧本相比 ,无论是在剧情、背景 ,还是在结构、情节、语言等方面均有诸多异同 ,其改编自然也有利弊得失 ,因此 ,从社会现实、典章奏疏、历史真实、剧本形式、语汇改写成败等多角度对之予以深入挖掘 ,可为今天的古戏曲改编提供经验借鉴 ,亦有利于演出的推陈出新 ,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授予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北京从明万历年间便成为昆曲艺术的重镇和中心之一,在宫廷和民间出现了持久的广泛流播、大红大紫的局面.其后虽然屡遭磨难,仍爝火不息,成为昆曲艺术的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17.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分析和探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京剧现代戏"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充分肯定它们在当代戏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典型”作为“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为文本”过程的表现,中国当代文学中,典型人物的非中心化“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对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解构的表现;典型事件向他者视角的演变,在于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消解;典型环境演变成为“平面化的‘他者’在场”,源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与此同时,典型作为他者的文化形态也出现了“泛精英、大众、反精英”形式,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拆解,能够发现“精英-大众-反精英”的过程也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文”的不同层次表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构成了众多复杂文化现象.其中,大上海京剧作为最成功的文化娱乐产业成为艺海弄潮儿的同时却又与时代思潮若即若离,成了革命旁观者,是众多复杂文化现象中突出的一个.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有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它既与上海的城市开放、经济发展有极大关系,也与京剧艺术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构成了一个审美壁垒有关,时代思潮、消费市场、艺术形式既使它走上繁荣,也有效地阻止了它被革命风潮所改造,正是在这种文化生态下,这一艺术国粹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论述比较文学学科自"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以来的几次危机及其成因.在以"跨文化研究"为特征的比较文学发展新阶段,西方传统的本质主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仍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其表现形式--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以各种变体构成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深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