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说说词语意思,概括段落大意或某道问答题,学生能够滚瓜烂熟地背出来,若进一步问他们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却哑口无言了。这就是暴露一个问题:教师往往过多地让学生抄字词、抄答案,背词义,背段意、背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其核心就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就此谈谈自己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教学拟声词的过程中的进行了一点尝试,一丝探讨,以寻觅、模仿、赏析、活用的步骤紧扣着拟声词来训练.让学生练习并展示自己用拟声词进行的说话、写话、习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笔者遵循读写结合,由读到写的原则,让拟声词给学生的语言添色彩.一、寻觅拟声词,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5.
国外有位老师讲评“画苹果”的作业时,发现一位学生把苹果画成方的,便询问:“苹果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那位学生说:“我在家看到爸爸把苹果放到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掉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会掉下来了。”老师听了,非但没有责备,还鼓励他说:“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 相似文献
6.
7.
8.
小学的学生年龄范围在6~13岁之间,对新鲜事物有着极高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语文作为一门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学科,对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思维有很高的要求,是一门基础性的建设性学科。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实现学生在这一门课程上的能力提升,尊重学生个性,营造活跃教学氛围,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10.
进行愉快教学,定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以乐教引发乐学,融洽和谐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实施语文愉快教学十分重要,也符合新课改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去写作。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在接触周围事物时,其求知欲、好奇心会更加强烈,头脑中会产生出许多新鲜、奇异、与众不同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形象。只要教师多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平时注意训练观察,善于启发想象,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明显提高的。 相似文献
12.
13.
布置课余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老师并不重视,布置的作业重复性、应试性、单一性的居多,枯燥乏味,缺乏情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有效深化课堂内容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我想:教育改革了,理念是新的,课标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语文作业当然也应该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了.新型语文作业观应当是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学教学环境艰苦。教师们虽然工作很努力,但是教学质量没有明显提升,教师压力很大。因此,有的教师“为考而教”。于是,讲读课、早读课渐渐变成了练习课,变成了作业课。课间、中午,你会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学校周围,随处可见蜷缩着身子填试卷、写作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在职高教育阶段,对于特色班的学生而言,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程,更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职高特色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保证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呢?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语文高考内容如何贯穿在特色班教学当中呢?基于此,笔者将从“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加深知识理解”“借助媒体,提高教学成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语文高考内容如何贯穿在特色班教学中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汉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因此,汉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注重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搭建起师生互动的平台,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实践表明,只有心才能发现心,只有火才能点燃火.体验和感受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习者真心感悟,真心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这一点,对刚刚走进学校大门的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实际经验,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 ,潜心设计课前导语 ,不但具有“先声夺人”之效 ,而且能创设美的意境 ,唤起学生的无限情趣 ,激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欲望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