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允涛 《成才与就业》2012,(Z1):113-114
近几年,笔者经常到高校、职业院校讲课,或是参加创业项目评审,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在和一些有创业梦想的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们提到最多的问题是"毕业后创业到底行不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什么那么低"。的确,社会上有不少人对青年创业,尤其是对毕业生创业持怀疑态度。在此,笔者就这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成才与就业》2023,(9):52-55
“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小米创始人雷军日前在2023年度演讲中如是说。你有自己的梦想吗?在梦想的引领下,你如何为实现它而勇往直前呢?这里,汇集了7名同学的梦想及其为实现梦想所做的打算与努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做好吃苦的准备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  相似文献   

3.
叶倾城 《可乐》2008,(9):23-23
所有的少年,心里都曾住过一个天使。总会有一天清晨,当少年推开窗时,世界出现在他面前,天使来到他身边,说:"你有什么梦想吗?说出来,我都可以让你实现。但是记住,你只能说一个。""为什么是一个?我有好多梦想呢。"少年央求道。天使微笑着说:"这世间的美好实在太多,没有人可以全部拥有。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件最重要的,选定了,就要放弃其  相似文献   

4.
高等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需要做通盘考虑。在目标取向上,要将对"才"的重视转向兼顾"人"与"才",首先实现"人"作为"人"的价值存在,然后培养人的"才";在知识论上,需要在重视书本知识的同时,兼顾实践性知识与批判性知识,使学生成人成才成为可能;在方法论上,需要将"教授"转向"教学做合一",以弘扬高等工程教育的正功能而抑制其负功能的出现,使学生"成人""成才"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钱景项目     
《成才与就业》2011,(23):54
人人都梦想成功。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0%的创业者在创业前期都感到确定创业项目"十分头疼""很难抉择";在创业失败的案例中,有60%的人觉得是因为"创业项目不对"或"创业项目选择失误";而在成功创业的人群中,70%的人认为,是"良好的创业项目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由此可见,想要成功,选好创业项目是关键。手绘鞋、二手游艺机租赁、五谷养生坊……这些创业项目是我们结合时下的热点和流行趋势精心挑选的。创业项目虽小,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幸福、孩子杰出、事业辉煌是我们每位家长都追求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这种追求成为可能。丰富的数据信息可以成为洞察学生的"望远镜"与"显微镜",精准的数据分析能为学生"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数据平台有助于"隐性教育"和"泛在学习"的推进。而要实现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数据的搜集和分析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者数据素养的提升以及一体化的校园大数据平台建设也非常关键。同时,对于大数据的使用可能带来的隐私问题等负面影响,要通过严格的数据管理规章来加以管控。  相似文献   

8.
发愤学习,为父母争气,为自己争气,让社会上的人对我们职校生刮目相看。学校是个"梦"工厂,给人造就了许多"梦想":强国富民的梦想、实现自我的梦想……我便是其中的一个追梦人。如何去和其他毕业生竞争?如何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来实现自我?这些问题,初中毕业后,就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校园里攒下"财富"我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2002年9月1日,  相似文献   

9.
王弼和康德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对整体世界进行"本体"和"现象"的二重划分,以"自由的存在统摄不自由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来解决人的自由问题。尽管二者对于"本体"和"现象"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在人的自由问题上,他们一致认为人因其单纯的现象性而不自由,因其本体性而自由。在王弼那里,自由就是"体无",以无统有。在康德那里,自由是实践理性中的先验存在,自由就是自律。至于作为公设存在的"圣人无累""上帝存在""灵魂不朽"则是人实现自由的外在引导和保障。进而,二者又从"人"的自由,过渡到"国"的自由,力图建立一个自由之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孔子的"仁爱"观所提倡的"仁者爱人""、忠恕之道""、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实现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意义,仍然能够体现其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底,浙江大学校报发布了一份关于"校园爱情标准"的调查报告。调查称,最受浙大女生欢迎的男生特质,排名前三的是"有上进心、阳光开朗、成熟稳重";最吸引浙大男生的女生特质,排名前三的则是"合眼缘、热爱生活、地域合适"。而人们想象中理当上榜的"高富帅""白富美"却只能"到一边歇着去"了。这一调查结果引发了不少质疑,一些人认为"该标准是情操战胜了现实",一些人则很难理解上进心、合眼缘竟能轻取"高富帅""白富美"。抛开这些争论,此项调查结果又能为我们的职场发展乃至人生规划提供哪些启示呢?其实,有许多人曾经对"职场成功特质"进行过总结。例如有人说,职场的成功特质可以用6个关键词归纳,包括梦想、信念、柔韧、隐忍、效率、能力。而在一篇题为《从员工到管理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是"礼仪之邦".这"礼仪"的完备其实是在周代完成的.周礼是兼顾天人、敬神化民的产物.周礼虽然承担着"敬神"的职责,但更多地扮演着"修身""齐家""治国"的角色,体现着"神道"向"人道"的转移.周代的礼教思想认为,"礼"者主"敬";作为维护宗法等级的规范,要求卑者尊贤而"义",尊者慈爱而"仁",进而实现"十顺";"礼"别异而"乐"统同,所以"礼""乐"相辅;"礼"是有节制地满足人欲的理性规范,所以"理""欲"相兼.在形成丰富深刻的礼教思想的同时,周代诞生了繁复齐备的礼仪制度.《仪礼》和《礼记》规定、阐释了周代礼制的纵向系统:"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周礼》描述、揭示了周礼的横向系统,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周代编织了一张纵横交错、无所不包的礼制之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顺鬼神,合人心,理万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选秀之我见     
【文题展示】11.选秀之我见【命题分析】"选秀"既非汉魏时期的推举优秀人才到朝廷任职,也非当今国家公务员的层层选拔考试,所谓"秀",即Show(展示)的意思。我国选拔活动仿效"美国偶像"栏目而来,现今风靡天下,什么"超级女生""快乐男生""星光大道""寻找七仙女""希望之星""绝对唱响""梦想中国""第一次心动""CCTV模特大赛"等等不胜枚举。其实这些选秀活动  相似文献   

14.
乌托邦叙事的意义——格非《人面桃花》阅读笔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在于梦想的内在性拥有,而在于实现梦想的行动在现实中必然失败的命运。格非《人面桃花》中的乌托邦承担者,都是一些追求梦想的实现而特立独行的人,他们对内在精神的向往和对未来世界可能性的寻求,无不显示个性的生命激情和超越现实的勇气。因此,乌托邦叙事不仅仅是故事层面的反乌托邦性,而是对乌托邦精神的象征性解释。  相似文献   

15.
《成才与就业》2012,(Z3):56
"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油条哥刘洪安"……最近,"最美"一词频频见诸报端,引发人们的无限感慨。美是什么?这是美学中一个最古老而至今还未有圆满答案的问题,即美的本质问题。吴斌在身受重伤的生死时刻,依然用完美的驾驶操作,保护了车上24名乘客以及高速路上更多人的安全;张丽莉奋不顾身抢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  相似文献   

16.
程婷 《成才与就业》2012,(Z2):46-50
我的这份职业规划书主要从"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计划和行动措施"以及"调整方案"等方面对自己的职业路线进行探讨,旨在让我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更具有方向感,前进的路线也更加明确。这样,即使我最后以失败告终,也不会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学前教育学课程忽视了将"课岗证赛"内容的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为课而学""为岗而学""为证而学""为赛而学"的重复性学习的现象。这种学习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改变上述现象的关键是实施"课岗证赛"融合式课程。此课程具有整合性、实用性和实训性的特点。在实施时可以通过"三阶段八环节"的流程,即社会调查、专业研讨和制定实施课程计划等环节来完成教学和实训任务,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课岗证赛"对人才的专业素质需求。  相似文献   

18.
禅是佛教的重要内容.佛教输入中国,在中国悠久而丰厚的文化土壤上实现"中国化".重"定"的,主要是"方法"的"印度禅",被改造为重"慧"的,主要是作为修证"目的"的"中国禅".南北朝时期,竺道生等人从理论层面发展出以"心性"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禅思想,达摩等人则主要从实践层面进一步加以发挥.到唐初,形成了宗派佛教禅宗.禅宗进一步发展了以"心性本净""明心见性""自性自度"为纲领的"中国禅"的宗义体系,取得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思想成果,实现了佛教的全面革新,对唐代以后的社会生活、思想、学术、文学艺术诸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其实质就是人性表现方式不断变化和人性潜能不断实现的过程。对人性的不断追问是人类认识并改善自身的永恒命题。人性预设是型构道德教育理论的逻辑前提,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教育理论所主张的目标、功能、内容、言说话语和方式方法。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不同的人性预设导致各自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价值取向的迥异。西方"人性论"取向于"人""神"之殊,其道德教育强调通过"自愿""自然"的方式追求"超凡入神"的"理想人格"。中国"人性论"取向于"人""禽"之别,其道德教育强调通过"自觉""自律"的方式追求"超凡入圣"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正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具有异于禽兽的"人性"。人之异于禽兽的"人性",它体现在上孔子所说的:"仁者,人也……""仁爱"是人所具有的本质。孔子的《论语》中讨论"人性"的地方不多,但他所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性与天道"问题,"人性"之实现即为"人道","人道"体现"天道",这个问题太大,所以他和他的学生很少讨论,但它实为中国哲学之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