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国现代小说是如何从古代步入现代的?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新小说与旧小说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中,“雅与俗”到底怎样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与变化?这一系列十分新颖、又颇具深度与难度的问题,就是徐德明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所提出、并试图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该著以其雅俗互动关系中的研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结构方式、多层面的理论构成等,提出了诸多独到新颖的见解,对于文学史的观念与理论,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设与完善,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著拓展了中国…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正面临着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通俗文学能否入史 ,另一个问题是对拟入史的通俗文学作品应采取一种怎样的批评标准。显然 ,这两个问题是否能妥当解决 ,不仅仅关系到通俗文学价值本身的认识 ,还关乎治史者的史学观的逐渐完善 ,关乎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理性客观。正是在这样的意义层面上 ,汤哲声先生的这部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研究专著《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出版社 1999年 1月版 )也就具有了特有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这几年新出版的几部现代文学史著作已经将部分通俗小说作家及其作品收入 ,这是对文学史的… 相似文献
3.
由鲁迅先生锤炼和造就的中国现代杂文,作为一种独立的崭新文体,其数量和质量,其思想和艺术,都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意义又大大超出文学领域,乃至在革命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无论是从总结我们民族这份丰富而又有特色的珍贵思想文化遗产来说,还是就启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杂文创作、促进杂文发展而言, 相似文献
4.
<正> 以前,国内的现代文学研究者只编著出版过中国现代文学史;而近年来,却编著出版了一些专门史,这标志着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新进展。由田仲济、孙昌熙主编,王长水、韩之友、蒋心焕、韩立群执笔,编著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几种专门史之一种。在现代小说史方面,它是国内出版最早的一部,这就值得引起重视。鉴于各种专门史的编著工作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研究一下《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成就与不足,就可以为后来的专门史编著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内容丰富,血肉丰满,这也是这部专门史的一个优点。我认为,一部好的文学史,应该具备下列六个特点:展示全貌,突出重点,勾勒特征,理清 相似文献
5.
最近 ,由卜召林教授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新文学批评研究》(下称《研究》问世了。这部三十余万字的论著 ,以“五四”以来的文学批评为历史框架 ,以宏阔的结构和多维的审视视角 ,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中国现代新文学批评。在对极富典型性的新文学批评家进行个案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研究中没有什么比通俗文学研究的地位更尴尬。其研究对象为经典文学研究者所不屑 ,而喜好通俗文学的读者群又对此类学院研究不感兴趣。因此通俗文学就自然而然地被挤到了一个边缘的位置。其实 ,通俗文学研究除了学科自身的生存使命外 ,更兼具了文化的意义。传统文学社会学研究著作 ,由特定的历史时代很“自然地”推导出相应的文学现象。因此通常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论述五四新文化时 ,就普遍认为社会流行的应是新兴的白话文学 ,主题往往围绕着社会变革、妇女解放等主流问题。但此时的通俗文学似乎并不是沿着研究者的思路在走 ,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流变论陈晓明主旋多重变奏:从表现人生到政治认同现代中国文学思潮交织于东西方文化双重网络系统里,接受着历史的庄严选择,步履维艰地前进在坎坷的道路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作家们,用“民主”与“科学”这一撬动世界旋转的杠杆,试图将文学从封... 相似文献
8.
明清通俗小说评点者的署名,可说是花样繁多,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名副其实者,二是名不符实,三是化名,四是不署名。本文通过对这几类情况的考辨,发觉用化名、笔名和不署名者存在着两种倾向,即商品化倾向和隐逸化倾向。这两种倾向的出现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形成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现代通俗小说与现代严肃小说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二者则处于融合衍生状态。通俗小说与严肃小说的对峙与互融,是20世纪中国小说发展的内在动因。现代通俗小说和现代严肃小说的互融表现在三个方面:现代通俗小说的雅化;现代严肃小说的俗化;张爱玲等人雅俗共赏的小说新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牧交错带现代农牧业经营模式研究》(2011年)是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孙芳教授所主持的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冀北环京津农牧交错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是列为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六·五”规划的重点项目,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牵头,邀集全国十八个省市一百馀名专家学者参与合作。自一九八五年五月二日正式签订重点课题协议书起,历时三年,现已如期告竣,将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在编纂这部巨型学术著作过程中,碰到了大量有关目录学、版本学以及小说史、小说理论方面的学术问题和技术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除了认真借鉴前人的经验、广泛听取各种有益的意见之外,还不得不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通和更易。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通俗小说书名刍议朱吉文中国通俗小说的书名呈现着明显的类聚性和因袭性的态势,例如:讲史类的书名大多用“演义”、“志传”等;拟史类的书名有“……记”、“……传”、“……录”、“……鉴”等;杂类书名则多用“缘”字类、“梦”字类、“影”字类、“痕”字类等... 相似文献
14.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鲁迅开启了乡土文学论述的源头,他的简短概括同时也引发了乡土文学的各种歧见。乡土的文化蕴含应该指向故乡而非单纯的乡村,对比意义下的异质性文化因素才是乡土文学之核心,现代乡土文学中都市/现代文明则是相对于乡土的异质性文化因素,都市与乡土的互动激发了乡土想象的多义复杂性。这表现在:乡土文学作者在城、乡之间情感游离,他们的城市经验干扰着他们乡土叙事的纯粹性,而他们对土地的乡愁,削弱了他们作为现代文明启蒙者对乡土的批判力度。师陀的《果园城记》为乡土文学写作了一则寓言,他抹煞果园城的地域特性,象征化游子与故乡的复杂关系,由此寓言化了乡土文学的创作动机:游子们的"乡愁"不仅源于背井离乡,也源自时间流逝的"乡愁"。这可以看作是来自空间与时间的异质性因素。从现代到当代文学场域的变动来看,乡土并非一个静止的事实,它是各种力量角斗的场所,也是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小说模式化类型化对于强调个性与创新的文学来说是个矛盾,但是它在通俗小说中的存在和盛行有其理由,这和民俗类型性特征有关,也和世俗文化生活中的接受习惯及情趣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现代文学精神》涵纳了解洪祥先生数年来学术研究的新探索 ,以先生独具的理论修养 ,对现代文学的历史生成和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释 ,是先生学术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一、独到的理论阐释系统全书以开阔的思维 ,严密的逻辑和系统的理论 ,透过历史的烟云 ,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独到的理论阐释 ,这是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史著之处。一些文学史论著或重于知识的梳理与规整 ,或从微观角度对某个作家、流派做出一定解释 ,相对较少地放眼历史、对文学的发生与演变做出自己宏观而系统的理论和逻辑阐释 ,而在这方面的突破正是本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约瑟和冯友兰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又是好友。此二人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对话”,庶几有助于当前的冯友兰研究和李约瑟研究,故将此书评介绍于此。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朝代更替 ,兴衰治乱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用人的历史 :哪个时期重视人才 ,知人善任 ,社会就发展进步 ,国家就昌盛 ;哪个时期忽视甚至藐视人才 ,任人唯亲 ,社会、国家就衰亡。用人方策作为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理应很好地加以继承发展。苗枫林同志历时十年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用人史》 ,为此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并取得可喜的成果。“明主治吏不治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这是治国经验的历史总结 ,治吏的关键问题则是用人 ,用人方策的正确与否历来关系到政权的存亡和事业的成败。基于对这种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