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离不开理论支撑.为深化有关人大制度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厘清人大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此处对人大制度的若干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展开讨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人大制度概念广义和狭义划分、"人大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重构、人大制度的"议行合一"问题、人大监督与被监督问题以及人大制度与执政党领导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不断推动下,地方人大迎来了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时期的地方人大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地方人大选举制度不断改进;地方人大代表、人大会议制度不断健全和规范;地方人大组织制度不断发展;地方人大工作制度不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充分体现人民代表性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人大制度的理论思考。认为人大机关构成蕴含的普遍性、国体性、合理性三要素,反映了人大制度的体制性基础;人大机关履行其立法和监督等职能,表现了人大制度的功能性要素;两者的密切结合形成人大代表性的完整性,体现了我国人大制度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完善和加强地方人大监督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地方人大代表制度,实行地方人大专业化制度,健全地方人大监督的法律程序,充实地方人大的监督内容,建立地方人大监督专员制度,提高地方人大代表议案的有效性,理顺地方人大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5.
质询制度是我国人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和维护我国人大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尽管人大质询制度已经形成,但其本身在立法原旨、规范文本以及驱动机制等方面却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我们应在制度建构主义视角下,以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为改革进路,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对我国人大质询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衡阳贿选案作为建国以来地方人大选举制度发展进程中最严重的贿选案,是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一个深刻警示。候选人提名制度、确定制度与选举监督体系内在设计缺陷突出,选民和代表廉选意识缺失,党员自我防腐能力弱化等问题,是当前地方人大选举制度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因此,只有进一步优化地方人大选举制度的自身设计,培养选民与代表的廉选意识,加强地方人大中党组织的建设,才能真正突破地方人大选举制度发展的瓶颈,实现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大选举中存在暗箱操作、贿选等不良政治行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选举中的不透明.管理学的"金鱼缸"法则是解决透明度的极好工具,通过从体制上加快政改步伐,制度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大制度,将"金鱼缸"法则运用到人大选举中,从而增强人大选举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有效地促进人大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制度安排与理论建构方面,地方人大制度创新体现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许多契合性。地方人大制度创新,主要是针对这一制度存在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完善选举制度、监督制度、代表制度,进一步加强人大常委会建设,切实把地方人大制度创新与和谐社会的契合性从应然态势转化为实然状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选举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人大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人大制度发展30年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政权组织形式,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途径,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大质询制度发端于建国之初,伴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而日益完善,但质询制度本身固有的弊端却阻碍了其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分析人大质询制度的发展状况,探讨人大质询与宪政的内在关系,完善人大质询的法律制度,对促进我国民主政治法制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大制度已经运行了60年。理性地看,人大制度和人大运行,特别是宪法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对人大制度的根本性质、其权力位阶、其与人民、选民、执政党、政府之间的关系尚未理清。依照宪法,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但人民是最高权力主体,人大(及其代表)应当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的运行,依据民主选举基础上的权力集中制,而不是“议行合一”,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不能直接包办行政权力或者干预司法权力。而事实上,宪法所确认的人大权力还没有完全到位;执政党的领导权不能取代人大的决定权和监督权;为避免“自己监督自己”,应当减少人大代表中党员官员的构成比例,同时,人大立法的重心应调整到政治立法、人权与权利立法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我国人大制度在组织结构、功能职权和议事程序方面的制度特征。我国人大代表结构比例需遵循“均衡性”原则;“四个机关”的性质与地位使得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功能职权具有“复合型”特点;“工作型”议事模式侧重人大常委会的运作和集体职权的行使。各级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宪法法律明文列举职权的同时也探索其行使“默示职权”的空间,各级人大常委会在探索人大制度创新空间的同时应遵循合宪性和合法性的原则。我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结构组成和功能职权的上述特征体现了我国人大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也蕴藏着人大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宪政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下简称人大制度)自创立以来,迄今已经50周年。如何完善人大制度,推进宪政建设,是纪念人大制度50周年之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2004年8月20日至22日,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人大研究》杂志社在甘肃省兰州市联合举办了宪政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讨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部分省级和市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机关的领导同志,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深圳大学等法学、政治学界的专家学者,《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14.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的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方面.甘肃省"平凉经验""定西做法"的实践探索以及一些省市人大的成功经验做法,为全面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当前,激发县乡人大活力的当务之急,是扎扎实实解决好制度赖以运行的基础问题.应着力提升县乡人大工作规范化水平,营造县乡人大依法履职的良好环境,增强县乡人大行权实效,形成县乡人大工作合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运用频率最高和最基本的职权,但监督不力仍是地方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要从根本上扭转监督不力的现状有赖于监督机制的创新。地方人大监督作用的发挥,需要创新人大代表制度、党的领导体制、人大监督体制以及加强地方人大的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政治文明”这一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越来越关注,而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与民主政治密切相关,因此对人大制度的宣传尤其重要。对人大新闻宣传历程的回顾,对进一步改进人大新闻 宣传的内容、形式、手段进行探讨,以求达到好的宣传效果,使人大制度更加深入人心,民主法制观念有更深厚的思 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人民监督政府主要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是最根本的监督形式,人大监督制度的完善应从自身的制度建设开始。其主要途径是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增设专门委员会,如增设宪法委员会、设立预算审计委员会、设立公民申诉控告委员会;完善人大会议形式;以及通过法律规定人大监督的效力。只有形成了一整套监督制度,才能完善对政府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友 《金陵瞭望》2011,(27):99-99
创新是人大工作不断进步的灵魂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永葆生机的泉源.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待着人大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呼唤着人大权力的回归与到位.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潜在优势变成现实功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法制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方人大设立监督委员会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如何完善人大监督制度的角度 ,探讨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 ,加强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强化人大监督是健全我国的权力制约机制、推进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论文提出 ,要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人大监督法 ,建立健全专门化的人大监督机构 ,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当前来看,必须针对其在实际运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进一步理顺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二是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保障人大代表充分行使职权的制度,四是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罢免制度,五是进一步加强人大自身的建设,六是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