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铉在校订许慎《说文解字》过程中,发现按照《说文》收字体例的系统性原则,“睆”字当属逸字,徐铉考证认为“睆”应是“睅”的重文,将其补在“睅”字的注文中。清儒对此多有不同看法。考察字形及“睆”在经典中的用例,我们认为“睆”字原来当是“睅”的异体,但在历代的使用过程中,后人常由于受上下文语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歧解,从而导致“睆”的后起义“声音清和圆转”反而成为其常用义。  相似文献   

2.
说“颜色”     
在现代汉语中,“颜色”一词人人能懂,个个会用。正因为它是一个常用词,所以就容易被忽视,以致有的人在读古文时,也往往不假思索地用今义去理解它。其实,在先秦、两汉时期,“颜色”并非一个词,而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含义,古人作过明确的解释:“颜,眉之间也”;“色,颜气也”。(许慎《说文解字》)所以,段玉裁说:“凡羞愧喜忧必形于颜,谓之颜色。”(《说文解字注》)用我们的话来说,“颜色”的本义是指两眉之间所表露出来的气色,泛指面容气色。如: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家在研究同源词(即同族词)的语音和语义关系时,提出了“音近义通”的说法,尤其是在清代乾嘉时期,王念孙、段玉裁、郝懿行等人,研究更为精深,阐发更加详明。如王念孙说:“窃以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又说:“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段玉裁也说:“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郝懿行也说道:“凡声同、声近、声转之字,其义多存乎声。”对于他们的贡献,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中有很高的评价,他说:“文字既是代表有声语言的,同音的字就有同义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古代的咏鸟诗有着悠久的历史。诗歌与鸟类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打开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我们就会发现:其第一首《关雎》就是以飞鸟起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水边鸟儿的关关和鸣而联想到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从《诗经》里,我们能够读到大量关于鸟类的描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小雅·鹤鸣》)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邶风·燕燕》)(?)睆黄鸟,载好其音。(《邶风·凯风》)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释义有三个方面值得商榷:第一,使动义不宜用“【A】使A”释义格式;第二,象声词也应尽量释义;第三,释义所用词语词义应尽可能是词典所收词语词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从事的语源学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系联同源词的过程中 ,首先就上古音总结出同源词之间的语音转移规则 ,确定了“大”、“小”、“乱”三个义类 (即语源义 ) ,然后就上古文献钩稽有关词汇 ,以同义词互训同训为经 ,以同源词音转可通为纬 ,归纳出“博”、“小~”、“悖”三个同源词词群。研究结果表明 ,汉语词汇并非散沙一盘 ,汉语的词汇系统就是由一个一个同源词词群组成的。本文还利用亲属语言同源词进行词汇和语音的历史比较研究 ,文中推求的语根表明 :汉语前上古音存在 smp_、 tsl_、 mp_等复辅音声母。  相似文献   

7.
对“六义”之“兴”,历来论争不休。但超脱纷争看 ,各家的正解误读 ,竟构成一个完备的诗学系统——兴 :一指创作欲望感物而生 ;二指作诗托物言志 ;三指诗求真情 ;四指反对雕凿 ;五指形象生动 ;六指创造意境之原理 ;七指诗求含蓄 ;八指诗兴大发 ;九指开头方法 ;十指象征手法 ;十一指诗靠“兴”实现审美价值 ;十二指诗感发志意的功能 ;十三指启发式教诗方法。这真是一个喜人的意外收获。更妙者 ,如此大系 ,竟由一“兴”而贯通。其实 ,兴的多解 ,是其表意功能随社会与诗歌的发展变化 ,不断被开发与丰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尔雅·释亲》是今本《尔雅》的第四篇。今本《尔雅》计十九篇,前三篇“释诂” “释言” “释训”解释一般性词语,主要是动词、名词、形容词,以及少数代词、虚词。后十六篇按语词的义类收词。“释亲”列于十六篇之首。 二、从内容看,“释亲”收的是亲属间称谓的词语。这里所说的亲属实指父党(父系亲属)、母党(母系亲属)、妻党(妻的各种亲属)、婚姻(因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其他亲属)。现在分别讲一讲四类亲属及其相互间称谓情况:  相似文献   

9.
复语是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所谓复语,是指为了表示强调或由于调整音节等的需要,在行文中接连使用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同义(包括近义)的词,让它们共同表达如果只用其中一个词也基本上可以表达的意思。对此,古人早就有所发现。《左传·成公十三年》:“(秦桓公)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晋人杜预注:“虔、刘皆杀也”。唐代孔颖达疏:“重言杀者,亦圆文耳”。不仅肯定了杜预关于虔、刘同义连用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拟声词指摹拟事物声音的词。也就是按照人的语音系统如实记录客观现实中的某些声音的词。如“碎”“叽里咕噜”“阿气”(喷嚏声),“闷儿”(牛叫声)等。有时没有声音也可用拟声词表现,这是为了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如:“两只眼睛忽哒忽哒直眨巴”。这也是摹拟,不过,是摹拟想象中的声音。在想象中,眼睹眨巴时眼睑相“碰”,似乎也会象其他硬物相碰时一样发出某种声音。  相似文献   

11.
汉字从“同”得声之字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字近56个从“同”得声的形声字中,就本文材料所能证明的同源词有35个,而这些理据式同源词按其所 含有的共同意义可分为两大组:一、表大义、盛义;二、指事物直通、中空、外圆的特征和动作直的特点及由此引申出 的通达之义。这两组以“同”为右文的同源字的产生在沈兼士先生提出的有关“右文”的六种分化式中属于本义与 借音混合分化式。根据杨光荣先生关于同源词产生及词义构造的理论,基于同源词词义=核义素 类义素及同源 词的产生是核义与类义的运作结果这样两点认识,分析这两组同源词的产生及词义构成,我们获得了这两组同源 词宏观及微观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发现,宋代王圣美的“右文说”若不轻言“凡”字,这种说法在一定范围内当是一 条真理。  相似文献   

12.
词的“功能义”,是指由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导致词义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词义。从共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是一种受语法语境影响的词汇语用现象,初期具有临时性、灵活性和不稳定性;从历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从“临时义”到“常见义”再到“固定义”这一词义演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词性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新的兼类词的产生。在顺应理论启示下,认为词的功能义无论是共时的语境语用变化,还是历时的词性功能演变都是语言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3.
王念孙的《广雅疏证》集中体现了清代训诂研究的最高水平,梳理其中有关语源研究的材料对传统语源学史和当代语源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考察统计“转”(即转语)在该书的使用分布情况,那些涉及词(字)的语音关系确实相同相近的“转”除可能指同源词外,还可能指联绵词或名物词及其一个音节的不同书写形式,理解时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借对的概念,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论近体诗对仗时说得很明确:“有时候字在句中的意义对起来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个意义却恰和并行句中相当的字成为颇工或极工的对仗。这就叫借对。”“另一种借对是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后来他在《诗词格律》中论近体诗对仗时又说:“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  相似文献   

15.
关于汉语词义的演变方式,一般只提引申和假借。但有很多词义演变现象,无论是用引申还是假借都解释不了,本文将要研究的“相因生义”现象就是一例。一所谓“相因生义”,是指这样一种词义演变现象:一个词由于受另一个与之相关词意义的影响而产生新的义项。这种现象叫“相因生义”,这个新产生的义项就叫“相因义”。汉语词汇中各个词是通过一定的关系集合在一起的。它们可以通过意义上的关系而被集合在一起(如同义词、反义词等),构成一种聚合关系,也可以通过造句时各个词的联系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一、转词的含义 转词的定义在《马氏文通》(以下均简称《文通》)中有两处。一处在“外动字”章:“外动行之及于外者,不止一端。止词之外,更有因以转及别端者,为其所转及者曰‘转词’。”另一处在“内动字”章:“内动者之行不及乎外,故无止词以受其所施,内动之不得转为受动者此也。而施者因内动之行,或变其处焉,或著其效焉,要不能无词以明之,是即所谓‘转词’也。”那什么是止词呢?《文通》曰:“凡受其行之所施者,曰止  相似文献   

17.
“夭夭”一词在《诗经》中出现过两次.《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毛传》:“夭夭,其少壮也.《邶风·凯风》:“棘心夭夭”,《毛传》:“夭夭,盛貌”;《郑笺》;“夭夭,以喻七子少长.”按照传统的解释,“夭夭,是“少壮、茂盛”义.可是,闻一多先生否定了这种一千多年来的传统说法,认为“夭夭”当是“屈曲”义.他考证说:《说文·夭部》:“夭,屈也.”《凯风》篇曰: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谓棘受风吹而屈曲也.乐府古辞《长歌行》:“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语意全本诗风,“夭夭枝叶倾”者,正以枝叶倾申夭夭之义,倾与屈义相成也.《桃夭》  相似文献   

18.
王兆鹏同志的《读张元幹词札记三则》(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读后深受教益。该文其一“洛滨”考,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第267页张元幹《点绛唇》词注“洛滨:不详(疑是陈与义)”之误,考定“洛摈”不是陈与义,而是富直桑。所考极是。此条词注在今年出版的《唐宋词选》修订版中已作订正。其二“谪仙”辨,王文认为张元幹《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中“谪仙”,只能是李纲,而不可能指苏轼。其说甚当。唯其三“张元幹自编词集质疑”一则中所引材料有疏误,现特补正如下: 王文中有二段引文说,南宋曾噩《芦词·序》有一段很明确的说明: “公(指元干)之子靖,裒公长短句篇,属为序。余晚出,恨不得见前辈。然诵公诗文久矣,窃载名于右,因请以送别之词,冠诸篇首,庶几后之人尝鼎一脔,知公此词不为无补于世,又岂与柳、晏辈争衡哉?” 王文认为这是张元幹的儿子张靖,裒集乃父词作后,再谁曾氏写序的。并说,曾氏以此二词压卷之“深意”在于欲后人“知公此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讨论古汉语词的引申义,论证词的比喻义、借代义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词例:爪牙:原指鸟兽的爪和牙,因其锋利可以致用,遂比喻引申为武臣.股肱:本指人的大腿和胳膊,比喻义是指得力的大臣.鼎沸:本指鼎中煮水沸腾开滚,比喻义是指声势汹涌杂乱.朱门:红漆大门,借指富豪人家.黔首:借指平民百姓.(古代百姓不准戴帽子,只能用黑色布巾缠头,所以黔首就成了百姓的标记.“黔”是黑色.)布衣:借指老百姓.用这类词来说明词的比喻义、借代义是不恰当的,其说解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词的比喻义、借代义都是词义的一种转移,实际上也是引申义,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引申而已.词的引申义是对词的本义说的.词的本义、引申义是对多义词说的.词的比  相似文献   

20.
英汉拟声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每一种语言里,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些专门用来描述或模拟各种自然声音的词或词组,它们被称为象声词或拟声词。它的词形或发音就与其意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英语中 cuckoo(杜鹃、布谷鸟)一词即是由模拟布谷鸟的鸣叫声而造出来的。语言学家Stephen Ullmann把英语的拟声词分为次要拟声和基本拟声两种。基本拟声指音与义相似,引起音与义之间的联想,如crack(噼啪声、爆烈声)、plop(扑通声)、whizz(呼啸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