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在人类进化史上,火无疑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它照亮了人类通往文明的道路。"是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促进了人类智力的发展;是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使人类扩大了居住范围,开始了定居生活;是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延长了日常生活的活动时间,减少了对黑暗的恐慌心理;是火让人类得以制造陶器,冶炼金属,  相似文献   

2.
申请赴台历经了一番"磨难",台湾之行收获颇多,在岛内感受了其交通的便利,留下了对其大学的印象,进行了难忘的研讨会,领略了其学者们的风采,与台湾亲密接触了一回.  相似文献   

3.
为了顺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湖北省近年来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了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此,省民宗委、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工作标准,并采取了典型示范、培训骨干等方式,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推动了此项活动实践水平的提高。这项活动,弥补了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传承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凸显了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听说湘西发现了南长城,那是今年五月的事。身为湘西人,我们习惯了向往山外的世界,习惯了朝圣般地拜访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对身旁的历史遗物却少了份认识,少了些关注。 南长城是不是同北方长城一般巍峨、雄伟?南长城到底分布在哪些地方?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于是,邀上两三个好友,背上相机,我们踏上了寻访南长城的旅途——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12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斌率调研组赴省道教协会调研道教工作。调研组实地察看了省道教协会办公楼,参观了武汉长春观,看望慰问了省、市道教协会负责人、道教界上层人士和部分道教教职人员,并与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市民宗委、长春观等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在听取了湖北省道教协会的  相似文献   

6.
故乡的年味     
刚进入腊月,我就嗅到了腊肉的香味,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年味是什么?年味是沉淀了千余年的民风民俗,年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凡事缺少了文化内核,也就变得空洞。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五世达赖喇嘛取得藏传佛教教主地位,壮大了格鲁派,成为蒙藏精神领袖,获得了很高的威望,对喀尔喀、卫拉特诸部,产生了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五世达赖喇嘛对清廷的尊奉,也加强了喀尔喀、卫拉特诸部对清廷的向心力,稳定了蒙藏地区和平局面,为清朝最终统一北部、西部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 《民族论坛》2012,(11):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选举结果体现了全党意志,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心愿,表明了我们党兴旺发达、充满朝气、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许鑫 《中国民族》2012,(4):54-58
在首都北京,有这样一所学校,它用99载的时光记录了中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光辉历程。在这里,诞生了少数民族第一个党支部,发展了少数民族第一批党员,出版了少数民族第一本革命刊物《蒙古农民》,走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少数民族党和国家领导人——乌兰夫……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当然 ,文化的多元并不意味着政治的多元 ,更不是分裂的理由。古称“西域”的新疆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极有特色的文化区。从表面上看 ,西域一向通行“胡语” ,特别是伊斯兰教传入并在那里生根后 ,西域与中原的文化距离似乎拉开 ,但实际上 ,汉化与胡化一直在祖国的这片热土上生动地进行着 ,特别是清王朝统一新疆后 ,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应看到 ,经过 2 0 0 0年的政治文化整合 ,西域文化确立了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我们应继承中华文化整合的优良传统 ,使新疆各族干部、群众 ,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达到“三个高度认同” ,即我们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我们的民族是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认为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参照系的文化整合 ,应是祖国统一和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发生了三种类型的嬗变,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其结果是使民族文化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生嬗变后的民族文化不同于和谐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嬗变,可以说是一个被动的适应过程;构建和谐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一个主动的追求过程,它以发生嬗变的民族文化为基础,积极倡导民族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民族以及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学根源有三个向度。文化就其与民族的关联而言,它既是民族自我认证的标志,又是民族自觉凝聚的精神源泉。文化在历时性的传承中,经过民族的不断选择与认同,积淀为共时性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文化变迁大致包括三种不同路径:一是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二是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三是多元文化潜移的相互涵化。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得以深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总结分析"十五"期间广西民族文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广西民族文化发展的思路:强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的共识;以民族节庆为平台,广泛推崇民族文化;加强和扶持民族文化载体建设,借助现代化手段,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构建"点、线、区、网"相连的民族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的基本内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必须从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认清民族文化优势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地进行"和而不同"的文化整合,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能力和总体实力水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的基本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论中华民族的多元民族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观是人们对一个民族包括自身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观产生于多元的文化起源,形成于多民族长期的接触与交往。它既有多元的特征,也有一体的特征。在历史上,这种文化态度对中国各民族团结、国家和平统一以及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世界格局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今社会,多元民族文化观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民族节日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全球化为民族节日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期。民族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面临一个现代化的问题。民族节日文化有其鲜明的特征,它与民族旅游正在日益整合。在节日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上,民族节日文化心理的变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族节日文化的现代化主要是通过四个途径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 ,人类学曾经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写文化”大论争 ,其代表就是《写文化 :民族志的诗学和政治学》与《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其核心问题就是民族志写作中的修辞、叙事的政治和策略等 ,对传统民族志提出反思和挑战。之后 ,一些人类学家鉴于“写文化”基本只是提出问题 ,却没有提供答案 ,于 1998年结集出版了《写文化之后 :当代人类学的认识论和实践》 ,试图提出一些可能的方案。反观“写文化”和“写文化之后”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对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深刻意义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了赫哲族民族文化现状后指出,经过整合与重构的赫哲族文化具有多元性、现代性、亲合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一种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世界屋脊上的伊斯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世纪 ,伊斯兰与吐蕃几乎同时兴起。 13世纪 ,伊斯兰已推进到青藏高原的四缘。伊斯兰文化不可避免地与藏文化发生互动。伊斯兰文化与藏文化互动的结果是 :一方面 ,入藏穆斯林逐渐土著化 ,使藏地伊斯兰文化独具特色 ;另一方面 ,伊斯兰文化以各种方式渗入或作用于藏文化 ,丰富了藏文化的体系。本文从族称、物质和技术文化、穆斯林社区、教育和著述、精神文化的交流等方面描述伊斯兰文化在藏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