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省回族人口现状刘援朝云南省是我国回族人口分布的主要省份。据1990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云南全省回族共有6215盯人J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回族人口中排行第6位,是我国南方诸省、自洽区中回族人口最多的一个省。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也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丁菊霞 《回族研究》2007,(1):124-126
一、西部回族概况(一)人口与分布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回族人口为9816805人,居全国人口第四位,少数民族人口第三位。回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并由西向东人口数量大致递减。西部12个省、自治区内回族人口约占全国回族人口的58%;西部地区回族不仅人口众多,而且聚居区较多,规模也比较大。西部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地区。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分布最为集中的一个地区,截至2005年,回族人口有206.49万。(二)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西…  相似文献   

3.
回族是一个有着典型大分散、小集中人口分布特点的少数民族;与其他几个少数民族相比,具有人口较多、分布最广,大分散中相对聚居人口比例高,城市人口数量大、比重高,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除与汉族杂居较为普遍外、与各少数民族都有杂居等突出特征。研究回族人口分布的地域特征,对今后民族工作有一定实践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留下1240公里水路,流域涉及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七地州的39个县市,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71%;在25个世居民族中,彝族、白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佤族、傈僳族、回族、布朗族、藏族等24个少数民族的人口为460.3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47.4%。多民族小聚居、大杂居,是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 回族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多、地域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回族居住,自元代以来就有“回回民族遍天下”的俗称。回族迁居湖南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邵阳地区是湖南回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人口占全省回民总  相似文献   

6.
沙甸回族的宗族文化经济生活马恒丰一、被人们作小满克称誉的沙甸沙甸为滇南著名回乡,它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北郊。据第4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现有人口12099人,其中回族人口10388人,占85.86%。从明清到民国以至今日,沙甸回族失后到...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的桂东北地区是广西人口迁徙较为集中的区域 ,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徙占有一定份量。本文主要考察了这一时期桂东北地区回族的分布与迁徙概况及特征 ,并分析它在迁入这一地区后与其他民族所发生的相互影响 ,认为回族迁入为桂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人口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对人口的分布与变迁即人口空间区域形式的形成与发展十分关注,而回族正是在这个方面有着典型特征的人文共同体。回族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祖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 ,回族以其“大分散 ,小集中”的分布特点著称于世。这样的分布特点是回族几百年来 ,与汉族等民族相互团结的结局 ,也是回族几百年来求生存图进步的结果。一我国回族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相对集中外 ,其余均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散居于全国各地 ,其中又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云南、福建、安徽等省人口较多。几百年来 ,回族人不管迁徙何处 ,其对伊斯兰教教规教义的遵从和重商求利的经商活动特征始终不变 ,并在若干行业形成自己的优势特长。但是 ,如果把祖国西部相对固定和集中居住的回族人同内地杂散居且…  相似文献   

10.
李忱 《回族研究》2000,(3):16-19
平凉是甘肃省东部最大的回族分布地区,作为非回族自治地方.其人口分布之众多,在我国回族散杂居格局中是不多见的.本文以专题调查和文献资料考证的方式,时平凉回族的历史和现状、伊斯兰教的发展状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54万人,有17个民族乡和44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是华东六省一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和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畲族和高山族在大陆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时还是回族发祥地之一,回族聚居地泉州湾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世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其中畲族人口37万人,散居在全省九个地市的84个县(市、区),半数分布在宁德地区的各县市;回族人口1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泉州、福州、厦门、莆田等市,尤以泉州为最;满族人口近6000…  相似文献   

12.
巴晓峰 《回族研究》2012,(4):126-131
许昌是河南回族人口较为集中之地,然对许昌回族来源、尤其是全市清真寺的统计和整理工作一直鲜有人涉及。本文从实地调查入手,参考了正史、地方史志及碑刻资料对回族和清真寺的记载,对民国以前的清真寺进行了统计整理。在传统史志的基础上,用文史资料以及清真寺存留的各时期碑刻材料相互印证,勾勒出元明以来许昌回族聚居及迁移的特点,指出蒙金三峰山之战是禹州回族肇始,明初洪武移民奠定了回族今日之分布格局。清真寺的修建和回族人口的分布关系密切,从清真寺始建年代和分布地点也侧面印证了许昌回族变迁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回族社会与发展形态(1988年) 回族人口的职业分布特征 赖存理 《贵州民族研究》第1期第54页 关于回回民族“当代意识”的思考 冯增烈 《甘肃民族研究》第2期 泉州陈埭回族社会现状调查 麻健敏 《民族理论研究》第2期第83页 回族的空间迁移过程与民族心理素质的基本特点 陆玉麟 《宁夏社会科学》第3期第15页 回顾宁夏回回民族问题的研究事业 余振贵 《宁夏社会科学》第5期第5页 近期宁夏回族聚居地区婚姻状况现存  相似文献   

14.
从呼和浩特市回族与蒙古族、满族在人口就业状况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回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唯有如此,才能较好地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率.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文章所研究地区,而且对全国回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对回族聚居的广大西部地区回族人口就业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驻马店回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马店地区位干豫南的淮北平原,东与安徽阜阳毗邻,西与南阳交界,南跟信阳接壤,北同许昌、周口相连,总面积920平方公里,九县一市人口740万。参加驻马店地区开发建设并使之日益发展的不仅有汉族,还有驻马店地区最早居民之一的回族。一、回族人口及分布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驻马店地区回族人口53928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0.82%,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6.4%。九县一市都有回民居住,人数多者万余人,少者数百人。他们在乡下自成村落,在城则成街区,并在聚居区建有清真寺。西平、驻马店、汝南、平舆、泌阳等县市回族人口较…  相似文献   

16.
一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一九五三年人口调查时统计,全国回族人口有三百五十七万多人.分布情况大多数是分散的,只有少数是聚居的,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千三百十一个县(市)、自治县、旗,都居住着人数不等的回族人口,其中以甘肃省的回族人口最多,约有一百二十万人.  相似文献   

17.
在清醒地估价和正确认识云南回族发展进步过程中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其不足。云南回族的现状,在我国回族非自治地区中较有代表性。掌握云南回族发展的基本特点、规律性,对制订这一地区回族发展战略,促进其更加健康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广西回族经济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是广西11个少数民族之一。1996年,全区有回族人口约2.8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桂林市及其周围的临桂、灵川、永福、平乐、鹿寨等县,其余分布在柳州、南宁、百色。北流等市。广西回族主要是明、清以后由江苏、陕西、湖南、云南、河北、河南、江西等省迁入的。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建国前,全省有25座清真寺,其中桂林市即有8座之多,其余分布在临桂、永福、柳州等地。广西回族历史上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从事农业的人数较少,建国后,则有相当多的人转入工业和第三产业等部门。本文着重对广西回族的传统行业及近现代工商业作一概述。一、…  相似文献   

19.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吉林省回族人口为122777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49%,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43%。1988年吉林省回族干部达到4519人,比1980年增长29.5%,占全省干部总数的0.59%。这表明吉林省回族人口无论从全省总人口,还是从全国回族人口来说,所占的比重是较少的。但是回族干部的成长还是较快的。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成就,更加说明了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培养选拔散杂地区的回族干部。现就吉林解放40多年来,吉林回族干部成长和发展过程,作一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投钱投到关键处地处滇东北的昭通地区有44万少数民族人口。由于地理的以及全区整体贫困的原因,在全区的扶贫开发中,这些地方大项目覆盖不到,小项目顾及不了,因而交通闭塞,教育落后,缺水缺电成了这些地方难以发展的致命因素。从1989年起,省民委和昭通地区民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