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震云被称为"当代批判意识最强的作家",他坚持用权力批判的视角去审视这个花花世界,从现实穿越到历史,对权力展开了深层次剖析并无情批判;解读刘震云的作品,必须抓住权力批判意识这个关键,在当下文坛普遍缺乏批判精神的语境中,刘震云的权力批判更显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
"无父文本模式"是张爱玲和杜拉斯作品中存在的共同主题。作为女性作家,她们具有强烈的女权思想,在作品中她们以"无父文本模式"表达了自己对父权社会的无情嘲讽和否定。张爱玲的态度是彻底和完全否定的,杜拉斯则是在否定中还期待着男性与女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写作女性不再认同传统文化书写的爱情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具体的性别权力结构中书写出大量的现实爱情故事.她们对两性爱情的自觉的主体性书写,构成对传统爱情神话的深刻讽刺和无情解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是针对"神秘形式"的辩证法提出来的。"神秘形式"的辩证法指的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它以一种绝对真理的名义发挥着思想的规范和统治作用,从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这种思维方式彻底消解了人类社会具有终极完美形态的观点。在《资本论》中,辩证法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既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批判,即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合理形态"辩证法"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本质至此得以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男性主义"的衰落,在西方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女性主义.她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和世界,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媒介和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理.她们除了做好女儿、妻子、母亲之外,更把自己作品的触角,伸及到当代社会最迫切、最敏感、最丰富多彩的领域.她们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带着女性的经验特点,对文化生活的现状进行一定的意识批判,对"真实"有极强烈的亲和感,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强调着个体经验的重要意义,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过去理论界把人的"利己性"归为自私自利的伦理学范畴加以无情批判.在解放思想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利己性"的合理性与缺陷,要认识到"利己性"的存在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不能用简单的思想批判将其消灭.相反"利己性"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仍具有极大的进步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注意发挥"利己性"和集体主义的积极性方面,另一方面要关注其局限性和破坏性的一面,实现推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陈献章以自然为宗旨,从实现个体精神的自由境界出发,对名利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正是在这种批判中,体现了道家尤其是庄子对白沙思想的明显影响,彰显了白沙社会批判思想中的道家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好的政治历史小说,它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制度的本质作了无情的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对这种政治制度的最高代表者皇帝,也作了无情的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不过这种反映是“曲笔”多于直写,没有直接把皇帝推到前台罢了。作者如此  相似文献   

9.
思想僵化,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几乎成了理论学术界的一个"癌".究其病因,就是张春桥的那句话:"百家争鸣,一家作主,最后听江青的."这话虽然霸得可以,却仍需细加分析.事实上,哪里有什么"百家争鸣"?有的只是"一家作主";前者是(氵弥)天大谎,后者才是文化专制主义者的心声.正是在这种"罢黜百家,独尊江青"的情况之下,自由争鸣变成了反革命围剿,相互讨论变成了残酷斗争,武器和拳头的批判代替了批判的武器,自成一家之言的学派被"宗教裁判所"当作异端邪说而无情加以消灭.思想受禁锢,学者进"牛棚",论文由专案组定案,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40年代的文坛上,张爱玲与梅娘并称"南玲北梅".她们的创作都侧重于关注大千世界中女性生活的纷繁世相,剖析女性的内心体验和所受的压迫,从而表现出突出的女性意识.然而由于两人的人生经验不同、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不同,她们的女性意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张爱玲以冷峻的笔调写出了"苍凉的"人生经历,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对男性的压迫和女性的奴性给予了冷静的观照;梅娘则怀着对女性的同情和关爱,在对女性的出路进行思索的同时,给予男性近乎绝望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觉解读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探索作品中作为大自然的女儿苔丝与大自然的复杂而紧密的关系,以及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所受的压迫和约束和女性的意识觉醒,体现了作者对于男权社会的观念的控诉,对女性和自然关注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非婚同居行为的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虽法学界已意识到对非婚同居行为进行立法规范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但对同居中女性健康权问题依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然而我国现有的婚姻法及相关法律中并未对非婚同居行为进行规范,女性在非婚同居中受到的人身损害也就难以得到相应的法律救济。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女性在非婚同居中所受损害的类型以及我国现行法律对女性权益保护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实践,结合我国社会的特点,提出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创作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经典之作。它成功塑造了两个新女性形象伊丽莎白和吉英。她们两人都有着与当时社会背景不相符的女性意识,对当时社会上女性的地位与待遇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无情的抨击,从而揭示出作家本人作为女性作家的独有观点,即对于男权社会中女性所遭受的不平等遭遇进行了勇敢的反抗,是具有反叛精神的新女性,让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展现出不一样的女性魅力。  相似文献   

14.
“幸福家庭主妇”是流行于美国五六十年代并被千百万妇女效仿的典型女性形象。1963年,被称为第二次女权运动之母的贝蒂.弗里丹出版了《女性的奥秘》,她在书中揭露了在“女性的奥秘”所笼罩下千百万美国家庭妇女的无名痛苦,主张妇女突破传统角色的局限,争取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该书改变了一代美国妇女的生活,被视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cost to women of the feminist decision to support women’s choice to work only in the hom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women who work only in the home hurt themselves, their children, and other women. The women who actually drop out may end up living in poverty. Dropping out, job-sharing, and working part-time are not solutions as long as these options are taken almost exclusively by women. The solution is to follow strategies that promote equal responsibi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for childcare and housework, rather than encouraging women to work only in the home or to make their double burden work. Such strategies include marriage agreements that recognize the opportunity costs suffered by women who drop out of the workforce, and legislative changes that remove the tax and other benefits that subsidize married men whose wives work only in the home.  相似文献   

16.
女性问题,从来都是涉及社会整体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女性自身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文化的女性面临的问题虽然各不相同,但是由于生理性别的制约及由此衍生的社会性别分工,而给女性生活所造成的羁绊以致苦痛,却具有跨时代、跨区域的相似性,究其根源是对于女性劳动———生育劳动及家务劳动的不平等、不公正对待。消除女性所遭遇的不平等、不公正境遇,是解决社会整体性别正义的问题,也是女性主义运动的根本动力所在。当代日本女性在职业劳动中的处境与诉求,与日本社会的对待女性职业劳动的制度结构,特别是企业劳动制度设计密切相关,这一矛盾的揭示,对面临着相似困境的中国女性乃至中国社会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说文》“女”部字的构建和内涵是古代先民社会习俗、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反映,展现了汉语所具有的性别语言特征.对出现在经典文献和字书中的“女”部字进行研究和考证,可以看出造字者的造字心态和女性群体在古代社会所遭受的特殊对待.具体表现在女性繁衍后代而备受尊重、地位低贱遭受诬蔑和依附家庭从属男性等.汉语的性别特征是社会陈旧意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整个中国旋转在现代性漩涡中。旋涡中的男人和女人们都在眩惑与挣扎,而女人们更是承受着现代性与男权多重、同构的宰制。在世纪之交的三部女性主义文本《晨钟响彻黄昏》、《羽蛇》和《无字》中,刘天园、羽和吴为三个疯女人各自以疯癫的方式言说着女人被诊断为疯人,被沉默为他者的癫狂之旅。  相似文献   

19.
基于性别平等考虑,一般都认为妇女是遭受家庭暴力最多的人群,似乎儿童比妇女更少受到家庭暴力侵犯。但据调查,童年时期受暴经历可能是青少年心理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潜在原因,而童年时遭受的身体伤害26%来自父母。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司空见惯、普遍、合理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对家庭自治正当性和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原因进行思考。司法是家庭暴力受害人保护的最后屏障,而国家进行必要和适度的司法干预是禁止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美国19世纪女性作家伊丽莎白·斯托达德在其代表作《摩根森一家》中描述了美国19世纪中期新英格兰州一对姐妹的成长故事。姐妹俩在成长过程中均遭受了身体和心灵上的创伤。斯托达德本人亦在个人艺术创作中经历了挫败和创伤。斯托达德的个人经历及其小说中女性人物所遭受的创伤揭示了美国19世纪中期父权制社会下女性为追求自我所遭受的磨难和做出的努力,并对鼓励美国女性发掘自我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