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社会意义王原赞“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1]东晋诗人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崛起的又一位伟大诗人。陶渊明独树一帜,以田园诗派的的开拓者载人我国文学史册。我国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很少没有不受过他的艺术影响。李白说:“何时...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茅盾,从他一九一六年进商务印书馆,开始“叩文学的门”起,就把文学与社会人生牢牢地挂在一根线上。他也曾提倡过左拉的自然主义,那是为了反对面壁虚构、脱离现实的旧文学;他也曾鼓吹过罗曼·罗兰的新浪漫主义,那是因为他相信它“能够补救以往文学之不足而综合地反映人生”①。“为人生而艺术”,始终是茅盾接受这种种主义的基石,也是他半个多世纪文学生涯的奋斗目标。本文将从他的早期小说创作入手,探讨这位杰出的文学大师对人生的独特思考方式。文学为人生,表现人生,批评人生,改造人生,是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威廉·加斯是元小说这一著名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小说理论紧密切合小说界的发展实际和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后现代小说理论家中既具很有代表性,又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1920年代,西方语言学科班出身的林语堂,语言学家身份逐渐退隐,几乎彻底转入文学领域,成为世所熟悉的小品文作家。林氏在两个身份之间徘徊、转移,全面参与了包括白话文运动、汉语拼音运动、国语统一运动在内的现代中国的语文运动。林语堂倡导汉字与罗马字通约并行,并将追求“一等文学”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目标,而非偏执于白话与文言之争。他与传统小学大师章太炎弟子周作人文字、文学观念的投契,为〖JP〗审视现代中国的语文运动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即具世界主义色彩的西洋语文观念如何与从民族主义出发的中国语文思想之现代创构合流。林语堂作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主席主持《歌谣》的方言调查,并参加“数人会”,拟定“国语罗马字”,贡献卓荦。但中国当时建设现代语言学的专业环境缺失,语言学家内部就“革命”与否又分歧不断,这都冷却了林氏的语言学热情,而激发他与《语丝》文学团体趋近,促成了他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阳明心学与文学复古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阳明曾是文学复古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正德年间,他致力于探求圣贤之道,创立了心学,后追悔早年从事诗文创作徒耗精力,对文学采取抵拒排斥的态度。他还强调文学必须合道,把真情实感摒弃于文学创作之外。王阳明后期的文学主张与文学复古运动的精神相对立。在阳明心学影响下,一批文入脱离了文学复古运动转而学道,唐宋派的倡导者王慎中、唐顺之便是典型。  相似文献   

6.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1927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茅盾首先是以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文学理论家与文艺批评家的身份出现在“五四”新文坛上的。他一登上文坛,便与文学期刊发生密切联系,并直接主编过文学期刊。编辑文学期刊是他早期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从事文学期刊活动的拓荒者之一,为我国现代文学期刊。、发展和繁荣作出过重要贡献。期刊活动的开始1916年,ZI岁的沈雁冰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他早期的期刊活动…  相似文献   

7.
一王愿坚同志的《普通劳动者》(原载《北京文艺》1958年8月号,《人民文学》11月号转载)是以修建十三陵水库为背景而写成的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王愿坚,中国共产党党员。生于一九二九年,山东省诸城县人。一九四四年以前在家乡读书,一九四五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文艺干事、文工团分队长、报社编辑、新华支社记者、《解放军文艺》编委。王愿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中,他受到过深刻的教育。一九五二年他访问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根据地,了解了革命前辈英勇斗争的事迹。许多含血带泪的壮烈故事,强烈地激动着他,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从一九五四  相似文献   

8.
宋玉     
宋玉,字字渊,宜城人,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大辞赋家。楚襄王、楚考烈王时一度做过文学侍从一类的小官。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历史记载甚少。生卒年月亦元确考,根据他的作品《九辩》等推测也仅可以得知他约生于周赧王二十五年(楚倾襄王九年——公元前290年)约死于秦灭楚的那一年即公元前223年,活了将近七十岁。以前不少人,因见王逸的《楚辞章句》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王憨山老人,近十年来,不断地推出他的花鸟画新作,笔酣墨饱,元气淋漓,对于我们这个虚胖状态的画坛来说,的确是痛快地壮了一次阳。二十年以前,笔者曾在他老人家手下做过两年的美术学生,以后也一直联系未断。由于熟悉一些内情,所以,就别有一番感触在心头。从一九八七到今天,王老师先后在长沙、北京、广州、深圳和台湾等地,举办了六次画展,每一次,都磁铁般地吸引了许多人。一批饱经世故、倦眼难开的画坛“老江湖”,都激动得很,我们只要翻一翻《论王憨山的花鸟画》一书,就可见一斑。其他并不画画的名流,…  相似文献   

10.
王希杰是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50年来,他不断超越创新,成为当代语言学特别是修辞学的领军人物.他建立了“三一”修辞学体系,并以他为核心形成了“三一”语言学派,其学术思想远播海外.回顾总结英学术探索之路,期待对新世纪的语言学特别是修辞学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名声是次抽彩……我在抽彩中得到一张奖券,它的中奖号码是1935.”这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斯丹达尔对自己创作发出的一声深沉的感慨.这话,半是戏谑,半是真诚;半是悲凉,半是乐观。斯丹达尔生前,他的创作格调别开生面,却为当时一些名家所不齿。然而,历史终究是公正的,它从来不亏待那些辛劳而有才能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斯丹达尔的作品经受了庄严的洗礼和酷烈的考验。他的预言验证了,他的奖券中奖了。许多有识之士为他高呼,不断  相似文献   

12.
一部有惊无险的轻喜剧──尤朵拉·韦尔蒂的小说《庞德之心》探析黄铁池在各种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史中,尤朵拉·韦尔蒂的名字总有一席之地。她不是被归入“妇女文学”就是名列“南方”作家之群,而事实上,韦尔蒂的名声与影响早已超越了这些范畴。人们视她为妇女文学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创立超越西潮的文学批评新模式——著名文学史家、文艺理论家王锺陵教授访谈录笑雪新时期以来,王锺陵教授以非凡的才智和卓越的实践,创立文学批评新模式,开拓我们民族文学研究的新路,引起了许多高识学者的注目。我们阅读他的著作,得到了一种清新的感受:在如何突破陈...  相似文献   

14.
王百谷并非嘉靖年间大名士,而是万历时名声不佳的山人,他的丑闻被改换名姓写入<金瓶梅词话>之中,故他并非<金瓶梅>的作者,也不存在将此书全稿交与曹子念收藏这件事.  相似文献   

15.
郭长祥 《北京纪事》2015,(12):39-41
王永利,中等个儿,浓眉大眼,今年56岁,开公交车已行驶30多万公里。王永利是老北京人,祖上居京200年,老北京的爷劲儿在他身上处处体现。他好玩,他收藏的奇石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为此,人送他绰号“石头王”。说到“石头王”,一是他姓王,二是他收藏的奇石形成了一定规模,很有特点,所以称为“石头王”。  相似文献   

16.
陈江淮 《金陵瞭望》2006,(15):36-36
就大众名声而论.人称“铁胆将军”的巴顿要高于他的顶头上司艾森豪威尔,也更高于他“上司的上司”马歇尔。不过名声与水平有的时候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巴顿的领导行为虽然说起来色彩斑斓.但与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这两位老领导相比,自然又不在一个层面上.显示出得失参半的特征: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将意识形态和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是巴赫金批评的一贯特色。从马克思唯物论那里,他接受了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一观点,从俄国形式主义那里他接受了文学是一种形式构造这一观点,并认为,意识形态在具体言谈、话语行为中与文学形式结合在一起。他的批评方法也体现了将意识形态和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年过六旬的王老伯曾在上海师范大学(上师大)老年大学学习,后随儿孙定居美国。不久,他又来到这所老年大学继续学习。“我在上海找到了适合自己读书的好学校,我离不开这里的好老师好朋友”,王老伯深有感触地说出了许多老年学员的心里话。因为在这里,有一批乐于为社区教育服务的老教授。  相似文献   

19.
郦学研究的新进展王畅郦道元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伟人之一,他的《水经注》一书,早已列入中国古代经典名著,是我国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民族学、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伟大著作。《水经注》于南北朝时期间世,至隋唐时期流传渐广。一千四百多...  相似文献   

20.
国际著名语言学家、中国著名民族教育家、民族语言文学家、新中国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奠基人、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马学良,因病于1999年4月4日9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马学良,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