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歌唱过程中的力是以肌肉为动力源,在一定的歌唱运动形式和技术要求下所产生的机械能。力的运动从产生(发生)—转换(转化)—利用(作功)是一个连续、复杂、受歌唱运动目的控制的有确定方向的过程。处理好歌唱中有关力的问题,不但是美化声音的关键,更是掌握和运用各种歌唱技巧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不仅要研究歌唱艺术,更要注重个性心理培养.运用气质类型学说对人才的演唱气质与歌唱个性进行研究,对于塑造学生的演唱风格和歌唱气质非常必要.声乐教学必须树立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个性心理在声乐中的应用,建立一套既符合学生心理,又符合学生生理特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设置形体表演课的重要性、作用、教学内容和要求等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对高师声乐教学应拓宽办学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设置形体表演课的重要性、作用、教学内容和要求等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对高师声乐教学应拓宽办学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只有把作品处理的贴切、恰如其分,使看似平淡的歌曲经过处理加工之后,才能展示出完美的歌曲形象.再结合音乐的艺术表演,歌唱着的舞台形体表演,还有歌唱者的良好台风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加强对歌唱者的艺术表现力,才能吸引听众,感染听众.  相似文献   

6.
歌唱是表演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表演者进行演唱时才能使作曲家写在纸上的无生命的音符和字变成有生命的、运动的旋律和言语,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因而使观众得到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意美、形美、音美浑然一体,也就是钱钟书先生所提出的"化境".通过评析王佐良先生的A Red,Red Rose英诗汉译本,进一步说明意境和神韵风格是诗歌翻译应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艺术意境是作者自觉地创造的具有"潜势"的文本.这种"潜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设置"空白"来实现的."空白"是艺术意境的魅力所在.意境中的空白实际就是被作者结构进作品中的"暗隐的读者".这一"暗隐的读者"促进作家采取相应的创作技法,美学追求.从作家为求得"暗隐的读者"最终在现实读者那里获得具体化而采取的一些创作原则来看,主要是求真、求新,以复义为工.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愿望愈加强烈,他们渴望突破形式上的约束,自由地表达更广阔的思想内涵,而现代舞正体现了人们这种愿望,注重个性的张扬.通过对现代舞作品和舞蹈创编实践的分析,认为现代舞作品应该从舞蹈形式与结构、舞蹈意境的理解等多角度去欣赏和把握,并指出舞蹈形式与结构形式的美是理解舞蹈意境的基础,但是在创造美的舞蹈形式过程中"美"与"新"是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0.
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这是诗歌创作和译诗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把握中诗西诗的异同点有助于译诗时再现原作的风格。文学译品的风格由原作的风格、译者本人的文风、译者本国语言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所决定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田园词景真、情真,又能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相融相生成自然和谐之境,富有意境美。他或者将景物人格化,作为主观情感的寄托,或者“以我观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无论是借景托情,还是情景俱到、相间相融,都各有其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 ,分析了屈雅红的散文集《心伞》的审美内涵 ,并论述了其作品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探讨了钱钟书的《围城》与纳博科夫的《普宁》在艺术手法,主要是结构上的异同,从而说明了艺术家通过严谨的结构来深化小说的主题,而高超的艺术手法又将深深地影响小说的艺术层次。  相似文献   

14.
大众图画艺术的形式语言是大众图画艺术信息传达与情感表达的一个方面,主要在图画与文字的关系、图画的独立性、图画与整体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多幅图画的相互关系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歌唱来抒发、交流情感的艺术是以演唱者的心灵感受来表达的。体现作品深层的思想内涵,使歌唱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现,还需要表演者在歌唱中深刻理解作品的词意、曲情,准确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来完成。  相似文献   

16.
纳兰词以其凄婉闲丽之神韵被誉为清词之绝唱,然而他的诗相较其词亦丝毫不逊。无论在抒情言志,还是在艺术风格方面,纳兰诗都表现出与其词风截然不同的俊爽超逸的风格,以昂扬的感情和激越的笔调唱出了那个时代的动人音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从网络与韵味、形式与表演、标题与演绎、趣味与效应等四个方面对民族音乐表演中存在的若干倾向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谷是唐末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按内容基本可分两大类:反映个人仕途艰难与时代乱离的悲情诗;选择侣僧学禅、复归自然、赋诗饮酒等方式弥合悲情的避世诗,其中映射出诗人光辉的儒学品格.其诗风清新浅近,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唐末五代直至宋初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9.
胡适时代是尝试的时代,尝试"诗体大解放"(放足),追求新诗的"真"品格,是其主要诗学追求和艺术风范。  相似文献   

20.
风格是艺术家成功的标志,但不是艺术家的终极目标。风格的形成是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对社会的责任、对艺术真诚的基础上。艺术风格不是某个方面的孤立存在,而是与生活、传统、格调、形式和意境紧密相关,风格的创造是从客观到主观的全方位的整体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