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锋小说后现代意味的生成,很大程度上是受"新小说"等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从共时的角度进一步观照了先锋小说在"新小说"等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后现代性审美特征生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原因,重点阐释了先锋小说在文本叙事层面的创新与变革,并考察了先锋小说与西方存在主义文学、黑色幽默、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在精神向度和文化渊源上的联系,从而把握先锋小说在西方语境影响下为开拓文化审美所做出的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小说领域以马原为首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通过对余华、格非、苏童创作的分析,力求阐释中国先锋小说叙事革命的特点:开放时间、感觉的叙述方式;临界叙述;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叙事结构与中国传统小说结构有所不同.它突破了传统小说情节化的叙事结构模式,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从而丰富了小说艺术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中国新感党派小说家用现代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小说创作,通过对人的心灵近视或感觉的临摹来表现人生和世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心理——感觉化的叙事模式,这种叙事模式既有刘呐鸥、穆时英那些典型的新感觉主义小说,也有施蛰存的那些心理分析小说,它不同于传统的情节化、典型化的叙事模式,在形式上以新、奇、怪著称。本文力图从叙事的视点、模式、语言来捕捉、体味这种“新感觉”  相似文献   

5.
"家庭"叙事模式在现代文学创作屡见不鲜,并且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多元的"家庭"叙事模式。诸如废名、沈从文作品中田园牧歌家庭叙事模式,巴金、老舍笔下眷恋与反叛旧家庭叙事模式,也有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笔下光怪陆离的都会家庭。每一种家庭叙事模式类型背后,实则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眼光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细读《老谋深算》文本,详细阐述普鲁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和为实现区域话语与全球话语之间的平衡采用的生态叙事策略,选取"伊甸园式"叙事模式,即"发现伊甸"、"失去伊甸"和"重获伊甸"为研究焦点,研究普鲁的生态叙事与新区域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小说写作过程中,作者将有关西部拓殖、《圣经》和环境的叙事杂糅在一起,同时展开对"伊甸园,,叙事的重述,以此完成对其中征服自然观的批判,表达重建区域生态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马原的先锋小说代表作《冈底斯的诱惑》显示出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和评论家对小说的解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冈底斯的诱惑》中采用了"不在场"的叙述方式,通过虚构、混乱、感觉缺失等语言技巧,表达马原竭力走进西藏却又不能理解西藏的焦灼,彰显了马原式的先锋特色。  相似文献   

8.
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红色传奇"小说是一种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小说叙事模式,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沿用,使得"红色传奇"小说在叙事特征上表现出诸多的与当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需求的相悖之处。这些因素的存在,较为明显地妨碍了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在"红色传奇"叙事中的充分发挥,从而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红色传奇"小说在当时情形下的政治意识形态"软肋",并进而决定了此类小说在当代十七年文学演变进程中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主潮",对新文学起着推进或制约的作用。本文在新世纪文学的背景与视野下进行文本分析,认为反腐小说表面的现实功利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部的现实主义追求,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与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而底层小说也因自身命名的争议以及知识分子如何表达底层、采取什么叙事态度表达底层等问题的提出,使得现实主义叙事的广度与深度受到削弱。只有分析与反思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困境,才能获得真正具有独立意识、真正写"现实"而非理想化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以他出色的文学才华和对上海生活的熟悉,创作了具有浓郁"新感觉味"的现代都市小说。他在小说中毫不掩饰地传达出对都市物质文化、都市女子的迷恋,并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总是让小说中的女性披着一层黑色"面纱"。他透过人们的"黑色眼眸",在"黑白世界"的对照中去审视和书写都市男女的生活,表现都...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叙事的角度对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被批评界所忽略的刘易斯小说之重要文化主题和艺术风格。笔者提出"现代现实主义"的新概念,认为《大街》等小说生动地呈现了美国民族"集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于一体"的文化特征,创造了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现代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2.
莫言的小说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历史观",实践了一种解构的叙事策略。在他的小说中,时间与空间已非线性式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而演化了虚构故事的背景;以往所彰显出来的王者视野与庄重风格解构成了民间视角与轻佻叙事;近乎"神化"的英雄被拉下神坛,转而由流淌着自然人性的草莽、土匪等人取代。通过以上解构策略,莫言的历史小说实现了历史的祛伪目的,形成了新时期以来历史存真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桑塔格的处女长篇《恩主》深受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新小说"之影响,其文本中情节被消解,人物与叙事者被驱逐,最后只剩下叙事形式的魔方,从而宣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的终结。其创作实质是"新小说"观念直接影响下的实验。  相似文献   

14.
古龙小说中叙事策略的极变表现在:从人物身份、侠客武功等"形象"的塑造实现了叙事权威;利用独特的干预叙事策略,使叙事者、被叙事者与读者关系交织,从而极具艺术张力;同时,对传统武侠模式进行颠覆,体现了过分追求"个体"完整性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雷蒙德·卡佛的"极简主义"小说,采用文献综述与文学批评的方法,阐述了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卡佛小说中的主要叙事特征:白描式的不确定背景、确定的人物形象与破碎的叙事结构相结合、极简的语言和无头绪的对话以及"留白"的结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两种文本形式进行细读,发现"新感觉"的形式构造源于两种新的视觉方式,即印象主义视觉和蒙太奇视觉,前者帮助确立了观察者的主体地位,后者进一步赋予这种主体以自由的能动性。在此意义上,大城市人的感觉与心理机制的改变乃是"新感觉"形式的深层机制,而这一改变又是由1930年代大城市上海的各种视觉技术共同促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新感觉派小说是受到当时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直接影响,在叙事手法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包括采用内聚焦方式表现自我感觉,带有菲勒斯文化印记的洋场女郎形象的塑造,迷惘空虚的小说结尾,明显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段在叙事技巧上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主义:小说及其范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历史主义深刻地影响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历史叙事,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文学的"史传传统"进行了偏离,同时偏离了中国当代以来形成的由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历史话语,以及在进行历史叙事时所惯用的写实立场;它是又一次后现代式的解构行为,并成为退归于文化边缘的批判话语。中国当代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有《白鹿原》、《灵旗》、《红高梁》和《叔叔的故事》等。  相似文献   

19.
晚清出现了一批叙说"政治理想"的"类乌托邦"型小说。类乌托邦小说不同于晚清谴责小说的对现实的直白批讽,它们在幻想中熔铸了作者对如何突破现实的重重包围,从而走上强国之路的思考与探索,构成了小说与国家叙事的对话。笔者试以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与吴趼人的《新石头记》为中心,探究其政治想象。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的角度讨论了"幻想小说"的文类概念,指出幻想小说的叙事习规是非写实性的,是呈现"文本现实"的一种叙事方式。提出要反思既往的研究尤其是近现代和当代文学领域中对写实性小说的极端关注和对非写实这一类型的失语。指出研究20世纪幻想小说的幻想资源的转化、叙事方式的改变、幻想内容的集中和丰富等问题,可以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小说向现代性转型的蹒跚足迹,也可以改变以往研究中对人物形象过于纠缠的现象,从而有利于对文学发展的整体趋势进行把握,对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范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