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口因素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变量,人口总量、人口的结构因素等对保险需求和保险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指出目前影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人口因素中,主要是人口结构因素在发挥作用。中国保险费收入的总量较高,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既是中国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因素在保险业上的凸现,也是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等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华安  王崇举  石智雷 《西北人口》2010,31(6):82-86,92
从城市容量角度关注农民工城市化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本文从城市容量出发结合人口城市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城市容量是一个以人口负荷量为主体,包含自然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容量的三维系统,并建构了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容量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框架。认为,在现阶段,城市的自然容量和经济容量有助于人口城市化,而城市的社会容量则因无法满足农民工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而延缓着这一过程,也使农民工"半城市化"成为长期现象。因此,作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包括两个阶段、四种身份和八个特征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认为,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的关键须从城市的社会容量着手,系统地考虑三维容量之间的相互嵌入和协调扩张,并提出农民工"深度城市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变动趋势对我国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中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对城市房地产需求总量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人口与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城市化滞后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认为仅仅通过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来遏制消费需求的萎缩是难以生效的,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从人口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态势逐渐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文指出当前人口流动和迁移已超越生育与死亡,成为决定我国人口形势的主导力量;面临着全新的人口形势,我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人口城市化的到来。文中通过对北京和德国的案例分析,从"城市体系"的视角来考察城市规模,提出城市的功能需要在一个"城市体系"中去恰当地定位。目前需要的不仅是在理论上正本清源,认清城市化对我国现代化的实现的重要意义,而且要在实践中消除妨碍人口城市化的种种不利因素,从各方面为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积极推进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在我国把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人口城市化道路,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与如何科学地选择人口城市化战略、城市化与人口现代化问题、当前在城市化发展中人口现代化的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海人口城市化和再分布发展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宝树 《南方人口》2003,18(3):23-28
本文主要通过对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指出城市人口郊区化与农村人口城市化共同加快推进,是上海人口再分布的主旋律;上海人口城市化仍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和非农化水平;外来人口对上海人口城市化和再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人口城市化和再分布实质上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变动频繁,根据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计算得到的吉林省统计数据已经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真实水平。我们根据1949-2002年的吉林省人口统计资料合理调整吉林省人口城市化的有关数据,使其具有可比性,同时以调整后的数据为基础对吉林省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吉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应在顺应人口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快速膨胀,人口结构复杂化,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多样化。本文以上海市为例,通过问卷数据,从人口学视角,通过回归分析不同人群公共服务的偏好。结果显示,当前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仅有数量增加,对质量、服务水平及环境都有所要求;同时人口区域结构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具有显著影响,人口自然结构、社会结构的影响较小,区域公共服务差异、户籍性质造成的身份差异是影响公共服务需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人口动态看中国中心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1982、1990、2000年3次人口普查资料讨论了中国中心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发展。数据分析表明,1982~2000年,中国中心城市的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增长,主要不是由区域变化引起的,而是城市地域自身人口的增加;并且主要不是人口的自然增加,而是由于人口迁入引起的。人口增长的结果,导致巨型城市和大城市数目的增加。中心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增加的类型表明,中心城市的人口流动大都表现为郊区→边缘区→中心区和中心区→边缘区←郊区两种类型,说明大部分中心城市尚处于形成、成长和扩张时期,出现中心区→边缘区→郊区类型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只有上海市。这表明,中国城市极大部分还处于城市化阶段,只有上海市开始出现人口郊区化。  相似文献   

11.
山东城市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当前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移民与西北地区城镇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西方人口移民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的内在关联性,着重探讨了异地生态移民当中,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城市化与城市贫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力 《西北人口》2004,(4):39-41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针对新增城市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贫困人口,并出现农村贫困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强调由此带来的孟买现象、数字鸿沟、房地产建设对城市贫困人群的忽视和贫困社区、文化贫困等易被忽略却会产生严重社会经济后果的因素,今后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伟文 《南方人口》2003,18(3):29-33
城市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也包括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中村"是我国大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阶段.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城中村"的出现,"城中村"土地、人口、经济、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问题所具有的城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模式选择与我国“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严重偏低、城乡收入差别过大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通过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本质解析,指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量减少农民数量,实施城市化战略。农村城市化不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然过程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设市的战略布局与我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晅 《人口学刊》2002,(2):22-27
城市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其影响机制很多 ,但是我国政府干预是城市化地区差异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政府通过干预经济产生地区差异 ,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 ;通过干预城市设置 ,进行设市战略布局的调整 ,直接影响我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7.
B Gu 《人口研究》1988,(3):3-7
Urbanization in China for the period 1922-1982 is studied with the use of a city-size index formulated by the author. Regional variations in city size and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 are compared. Data are from censuses and other official sources.  相似文献   

18.
毛新雅  翟振武 《西北人口》2012,33(3):1-5,11
城市化的实践进程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口城市化往往遵循"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或者"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空间路径而展开。文章对"空间循环假说"、ROXY指数方法、"区域城市化"概念以及"差别城市化理论"等人口城市化空间路径理论的演绎进行了梳理,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结合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特点,文章认为,人口城市化空间路径理论与研究对中国城市化的道路模式、区域规划以及都市圈与城市群区域人口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rbanization has transformed daily lives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China.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is process on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Three energy-consuming sectors intricately associated with urbanization ar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residential households, transportation, and the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Urbanization has profoundly affected each; moreover, the latter two ar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otentially high carbon producing. We estimate energy consumption attributable to each sector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ir impacts on societal transition. Transport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linkages from urbanization to energy consumption. Strikingly, despite the larg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that is urban, the share of urban energy consumption, as estimated here, in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has remained stable. This suggests that economic growth, in the form of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for export and domestic consump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driver of energy demand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