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是将人力资源变成人才资源的根本、高等院校是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开发基地、终身化和多样化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开发的根本任务。人才资源不仅要有效开发而且还应有效管理 ,人才资源管理虽然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观念转化 ,但在具体操作环节上仍还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2.
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指出了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我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分别就女性人才的开发、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辉 《人口学刊》2004,(5):52-56
我国当前人力资源问题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总量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产业结构转变与劳动者职业素质提高不同步性;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与人才资源不足等。只有解决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才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并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影响女性人才埋没的经济因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女性人口占全部人口的 1 / 2 ,但女性人才资源却十分贫乏 ,其原因有社会和自身两方面 ,致使在现实中仅有极少数女性人才脱颖而出 ,而相当一部分女性人才则被埋没 ,使其学识和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实现 ,导致女性人才资源浪费 ,这对国家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 ,研究女性人才埋没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经济的角度对女性人才埋没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开发女性人才资源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人才生态环境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飞  王春波 《西北人口》2005,(4):63-64,F003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关键在于人才资源基础薄弱。而人才资源的稀缺主要是因为没有提供一个适合人才生长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面对激烈的人才资源竞争和挑战,西部地区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改善和优化人才资源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本文从政治、经济、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对构建一个良好的西部人才资源生态环境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宁本荣 《西北人口》2007,28(3):12-16,21
研究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当前长三角区域人才资源分布特征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分布的趋同性、多样性及人才资源的竞争性与合作性三个方面。影响长三角人才资源分布背景因素主要包括长三角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经济背景原因;长三角区域内部人口发展现状、就业人口现状、在校学生规模等人口背景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行政分割、人事政策差异等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等问题的认识 ,分析了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必要性 ,并就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人才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本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资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战略和理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在生育率、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长期持续下降的同时,人口素质显著提高。2006年我国医疗服务、平均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成人识字率、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人才战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大开放 ,只有扩大开放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西部大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 ,人口的思想素质以及缺乏人才的关键。提出了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在教育上的战略 ,留住人才方面的战略和在引进人才方面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深入分析了人才资源使用性开发的基本内涵 ,对人才资源使用性开发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 ,详细论述了人才资源使用性开发的基本内容 ,揭示了人才资源使用性开发的一般原则 ,并提出切实有效的人才资源使用性开发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了甘肃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特征和条件,探讨了其社会经济支撑能力,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试论甘肃高校人才外流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怡 《西北人口》2010,31(1):113-119
高校人才流动往往以其知识性、先导性和代表性引领一个区域的人才流动.从而实现区域之间人口资源的优化组合,也可导致人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对甘肃高校人才外流问题中的高等教育因素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对象是在甘肃高等院校接受教育,而就业选择在东部地区形式的人才。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造成此类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几个关键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资源错配和地方产业结构落后。并对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助益于甘肃人才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在全国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①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 ;②经济发展慢 ,特别是乡镇企业不发达 ;③一系列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转移农村过剩劳动力是解决甘肃省农村发展问题的突破口 ,而当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又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在这种形势下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应采取市场主导与政府指导、农村劳动力开发与城镇非农产业发展、向小城镇就近转移与区际转移的“三结合”加速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人口压力评估指标及定量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  田英  张艳伟 《西北人口》2009,30(5):111-113
在对传统人口压力评价指标体系评述的基础上,将无形资源纳入人口压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6年甘肃省统计资料。对全省8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人口压力进行赋值与量化。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压力量化值呈正态分布.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都丰富的地区人口压力较小,人口压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实现甘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人口压力区域差异的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5.
张明军  周立华  程国栋 《西北人口》2001,(3):57-59,,50,
本文回顾了1960年以来甘肃省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甘肃省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城镇化水平指标之间的统计关系,对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的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城镇化如果继续按照目前的模式发展,前景不容乐现.最后,就城镇发展指导思想、城镇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形式和户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甘肃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经济欠发达,平均文化程度水平偏低的甘肃省通过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是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振军 《西北人口》2014,(3):123-128
本文基于人类财险甘肃分公司和甘肃省627户农户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资料,就甘肃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意愿与农民收入水平、种植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和政府对种植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标准等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农户的年龄和受教育年数等相关性不显著。针对甘肃种植业生产风险较高且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据影响甘肃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利于促进甘肃及我国西部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代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 ,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技进步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战略、模式、运行机制、途径和方向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分析了甘肃省环境可持续性动态变化特征,甘肃省环境可持续性状况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并以1998年为分水岭,之前,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处于环境承栽范围之内,此后,出现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且总体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同时。万元GDP生态足迹以较快的速度递减,表明资源利用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且潜力依旧巨大。以1991—2006年甘肃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环境压力的衡量指标,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数量、经济(人均GDP)、社会(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等人文驱动力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数量的增加,富裕程度的增强都将不同程度地加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产业结构的适当调整能有效减轻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20.
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变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二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着动态关联影响。基于甘肃省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甘肃省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变迁间的动态影响,并从空间上对二者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把握,得出甘肃省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变迁之间是动态影响的,但产业结构变迁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强于城镇化进程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