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讨论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社区治理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20年。这20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并取得辉煌成果和丰富经验的20年。回顾这20年的历史,使我们更加坚信: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勇于实践探索,开拓进取,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一、学好小平理论,紧跟时代步伐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则是小平理论的精髓和主线。只有掌握这个精髓,才能深刻理解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其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必须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走在前列。本文基于对国家、省及其他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特征的理解及借鉴,结合对新形势下广州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新要求新内涵的把握,初步构建了以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城市全球化等七大板块组成的广州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思维能力,以便正确地分析形势,敏锐地认识和解决新问题,把改革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此,本文拟对理论思维能力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为了提高理论思维能力,首先有必要弄清什么是理论思维,亦即它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四月初,河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全体教师、《理论学习与研究》编辑部的部分同志,同副校长杨伯亚教授一起,以《实践唯物主义与改革开放》一文(见1993年3月22日《光明日报》)的题目为议题,着重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实质,以及哲学如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要点综述如下。一、怎样看待“实践唯物主义讨论”和《实践唯物主义与改革开放》一文多数同志认为,《实践唯物主义与改革开放》一文,是历时数年后又暂时撂置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继续。肇始于80年代中期的实践唯物主义讨论,是继真理标准问题和异化与人道主义问题讨论之后,我国哲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科学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形成科学体系并走向成熟,是有其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的。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是在党和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是来自党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而决不是任何人的主观臆念。它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践的检验以及国内外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这一理论,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同时,这一理论的创立,又是对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订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世界范围来说,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取得政权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需要很好总结和探索的重大历史性课题。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使我…  相似文献   

9.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亦即宏观经济管理。为此,我们既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又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宏观经济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创新。要努力做到学习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与学习马列主义及其他经济理论和知识相结合,与借鉴国外宏观经济管理成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冯云廷 《决策》2001,(11):5-7
"经营城市"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现代文明城市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它以一种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开创出一条推动城市现代化的新路子.从全国范围看,大连在经营城市方面是走在前面的,总结大连经验,找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指导其他城市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正> 经营城市是泸州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是新形势下泸州市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充分认识经营城市对促进泸州市跨越式发展的特殊重要性。一、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制定发展战略,走建设具有泸州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否提“邓小平思想”? 跨时15年的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历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一段历史辉煌。 指导这场实践的亦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辉煌。 这个理论的来源是邓小平——他  相似文献   

13.
国外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观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领导科学》2004,(6):45-47
发展理论(DevelopmentTheory)亦称发展研究(DevelopmentStudies),这是一个以专门研究现代化问题为核心内容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群。发展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直接源于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的实践。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发展观就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是发展观必须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随着发展中国家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大体说来,国…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提出.源于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它涉及我国党和政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从本质上讲,它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实质上是社会文明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社会文明核心的价值体系及其相应的价值观念,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巨大变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价值冲突现象,找到其形成的原因,揭示其实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已成为当前中国改革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理论界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冲突的实质 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冲突,是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冲突。从冲突的表象看,一般表现为利益冲突和各种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如若宏观地考察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冲突,就…  相似文献   

16.
周庆超 《决策探索》2007,(16):101-1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就是被称为农民工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及其新鲜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实践进行了科学分析,只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理论概括的继承,又是对它的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所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由于: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十四年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 平通过对当时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总结,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软实力思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它破除了以往人们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认识的固定观念,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我党在公有制理论认识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经济特征是“社会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