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卡尔—波普尔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不但在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领域有突出的贡献,而且在历史哲学、政治哲学问题上也有独到的看法。他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把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理论界引起了轰动。本文试图从《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入手,分析波普尔批判马克思的方法、目的,并论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正>重新检讨波普尔证伪主义,缘于科学哲学界对该理论的已有批评存在着严重缺陷。 波普尔认为:“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历来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而研究知识增长的最好途径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依此设定,证伪主义本应关注科学认识的实际活动,即应与科学史分析相融汇。然而,从总的研究趋向看,波普尔证伪主义在本质上却是完全从一个先在的逻辑前提出发而建筑的,即证伪主义是一种逻辑构造物。证伪主义的核心在于以证伪原则做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在讨论可能出现的对该标准的种种反驳意见时,波普尔解释道“我的建议是以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的不对称为根据的,这个不对称来自全称陈述的逻辑形式。”所以“证伪法不以任何归纳推理为其前提,而只是以正确性没有争议的演绎逻辑的重言式变形为其前提。①(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书)  相似文献   

3.
艾战胜 《兰州学刊》2007,2(3):10-12
当今学术界对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研究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波普尔提出的理解理论并没有给予重视和专门研究.实质上,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基质:科学发现与客观理解具有共同的模式,即"P1→TT→EE→P2",而且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科学哲学都以理性批判为基本方法,以三个世界理论为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闻凤兰 《理论界》2004,(4):82-83
在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波普尔以否证论为旗帜登上了哲学舞台,否证论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灵魂,他独树一帜的否证论思想,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同时在哲学界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在广泛地关注波普尔否证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波普尔否证论内涵的科学精神。当今中国,正确认识和把握波普尔否证论的科学精神,对于抵制非科学思想的侵袭,树立崇高的科学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角度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加之梳理。认为波普尔作为逻辑基础主义者,将科学哲学思想方法向社会科学哲学作了推广。这种证伪主义的方法论与其知识观和政治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在建立他的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理论时,是以他对“归纳问题”和“划界问题”的独特的观点作为二块基石的,我在另外二篇文章中已对他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作了评论。他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在提出了他对上述二个问题的观点以后,接着在第二章中提出了“关于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并说明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他实际上提出了他认为与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相区别的一种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涉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可以说是比他对归纳问题和划界问题的观点,更为基础的观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有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人类自从朦胧地意识到科学知识的存在及其价值之后,就开始了对科学划界问题的探讨.本世纪以来,科学哲学界关于划界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本文将着重讨论这方面一些代表性论点的演变及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进一步阐述笔者对此问题解决的思考.绝对划界标准的失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绝对的分界,可以用简单的尺度或标准来衡量.人类最早的观念把知识看作是用理智的力量或是靠理性的证据、经验的证据证明了的知识.而科学知识与其他信念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证明与否.在古代希腊,巴门尼德等哲学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新理学与程朱理学、新理学与新实在论的关系多有探讨,但对新理学与维也纳学派哲学的关系则研究不足。本文旨在从比较哲学的角度,研究冯友兰的新理学与维也纳学派哲学的关系,并重点就科学与哲学(形上学)的划界、究竟什么是形上学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科学与哲学(形上学)的划界 维也纳学派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维也纳大学为活动中心的一个哲学团体,后来成为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魏斯曼等。维也纳学派继承了实证主义的传统,其目标是要把所谓的“形而上学”从科学中驱逐出去,同时他们也以“拒斥形而上学”作为自己哲学活动的纲领。怎么把“形上学”驱逐出去呢?他们认为只要把科学与非科学(包括形上学)的划界问题解决好,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划界问题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9.
应用哲学的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然而,应用哲学的划界问题,即什么是应用哲学?它要研究什么,而不研究什么?它有些什么样的研究特点?等等,都还有待进一步澄清的必要。(一) 应用哲学这一提法本身就标明它与理论哲学是相互区别的,与具体科学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它的划界必须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10.
试析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的两个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波普尔的思想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批评,特别是针对他反历史决定论的核心观点即“历史无规律”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但是,学界对波普尔理论中两个关键命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分析。这两个命题就是,(1)科学知识增长的不确定性导致人类历史的无规律性和不可预测性;(2)渐进的社会工程是唯一值得尝试的社会进步的方法。我认为,这两个命题,前者是波普尔整个理论得以成立的基石,后者是其理论的一个具有直接实践意义的结论,因此,它们是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思想中十分重要的观点,不对这两个命题进行认真分析、检视就既不能有效地驳倒波普尔,也不能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一有一个问题曾引起两位大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当面激烈争吵。引起他们激烈争吵的问题是:有没有哲学问题?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1947年初,波普尔从剑桥道德科学俱乐部收到一份邀请书,邀请他宣读一篇关于“哲学疑难”的论文。“哲学疑难”是维特根斯坦的一个用语,它的隐含前提是:哲学中没有真正的问题,只有语言上的疑难。这恰恰是波普尔最讨厌的一个论点。波普尔为了正面阐述自  相似文献   

12.
科学哲学进入20世纪以来,从批判理性主义逐步发展到了历史主义,其代表人物也由波普尔经过库恩、拉卡托斯发展到费耶阿本德。从他们理论演绎的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前人哲学思想和传统科学理论的批判与否定不仅成为科学哲学前进的动力,而且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科学精神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3.
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的合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理论,从中提取一些合理因素.第一.波普尔注意到人的主体地位,蛤予人以足够的重视.第二,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渐进的社会工程”与“暴力革命”并不完全冲突.第三,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从微观角度阐述了社会发展,含有辩证发展的因素,并强调了任何社会理论的不完善性和发展的必然性,指出了社会科学理论永远是个开放的体系.最后,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阐述波普尔的这一理论对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是一位历史主义学派的著名哲学家,波普尔的学生。他原属批判理性主义学派,后来原则性地修改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想,创立了一种新的、名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理论。他自称其哲学是波普尔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将自己的学说称为“精致的证伪主义”而将波普尔的学说称为“朴素的证伪主义”。同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理论评价观相比,拉卡托斯的  相似文献   

15.
波普尔关于科学哲学、认识论问题的奠基性的著作是《科学发现的逻辑》。这本书最初以德文在1934年秋在维也纳出版。原来的书名是:《研究的逻辑》。1959年译作英文出版。在这本书的第一章《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考察》中,波普尔提出了他认为是“几乎所有其他认识论问  相似文献   

16.
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各派对这个问题都有所涉及和回答,然而答案却各不相同。从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的绝对经验标准,经实用主义的相对标准,到无政府主义和后现代哲学的消解标准,划界标准越来越模糊。而科学实在论又扛起科学划界的大旗,建立了多元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哲学界出现了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就是提倡中国哲学(主要是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哲学界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三者的对话如果仅仅停留于观照相互间的同异差别是不够的,其深层的意义是把这三者作为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视野。这就必然涉及西方哲学中国化的问题,因为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属于西方哲学,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哲学则是传统的中国哲学的延续。于是,当代中国哲学站在三者对话的基  相似文献   

18.
库恩的创新和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马斯·库恩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界一位著名的革新者。他登上学术舞台的时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科学哲学领域,实证主义虽然遇到了危机,却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占统治地位的力量。同时,卡尔·波普尔倡导的证伪主义,正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库恩的创新,就从对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解剖开始。库恩是学理论物理学的,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他的兴趣转向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他苦苦思索着一个难题:科学究竟是怎样发展的?长期以来,实证主义教导说,科学是逐步积累的过程,是一点一滴进化的记录。通  相似文献   

19.
一、波普尔的哲学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关系 波普尔哲学是在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当中发展起来的,但它不属于逻辑实证主义。它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把波普尔的哲学看作属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在苏联有(苏联基本是这个看法),我国也有,西方也有,但是与波普尔哲学的观点是不太符合的,波普尔本人也不承认。按波普尔的说法,他的哲学叫“批判理性主义”,或“否证论”,这两个名称反映了波普尔哲学的实质。从其发展过程看,它不是离开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而是以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哲学形态或哲学思维方式的演进是一系列悲壮的“凤凰涅槃”:它一遍又一遍解构传统,然而一次又一次重铸新生.而划界思维,每每总是在这转型中充当重构的杠杆,它寻出新的“阿基米德点”,以此为尺度来重新审读传统本文,从中解析真我,排斥异己.作出划界,对“什么是皙学”这一亘古主题作出新解释.划界使本文在重新解读中意义澄明,“支持/反对”的对立向度被重新界说,于是新形态的哲学才得以确立.因此,研究划界思维,是考察哲学解构——建构演化链的科学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