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文豪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年)至江西九江,驾舟游石钟山,写下了著名的《石钟山记》。这篇文章许多文选本都收录,如《唐宋八大家文选》、《三苏文选》、《宋文选》以及许多  相似文献   

2.
李白有《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宋十六璟》一诗,宋蜀本于题下注云:“疑乌江及宗字误。”为此注者可能是曾巩。他不了解宗璟乃李白妻弟,胡震亨已辨之甚详,兹不赘。曾巩持巫山遇赦之说,李白从流放首途至于巫山,有无乌江其地,确属可疑。而这一问题,从此遂成千古疑案。 王琦云:“按《浔阳记》载九江之名,一曰乌白江,三曰乌江。张须元《缘江图》载九江之名,四曰乌土江,六曰白乌江。《太平寰宇记》引《浔阳记》云‘九江在浔阳,去州五里,名曰乌江,是大禹所疏。’知此诗所谓乌江者,指浔阳江耳,非和州之乌江县也。”此说一出,后之注释者及研究者均翕然从之,似乎这一疑案已彻底澄清。  相似文献   

3.
正九江南倚庐山,北临长江。唐代白居易贬谪九江期间,写下了千古传唱的《琵琶行》,并往往产生天涯沦落人的联想。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中所说:"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也因而成为千年以来文人墨客代表对庐山的经典性的言说。秦观于绍圣元年(1094)被列入元祐党籍,出朝贬为杭州通判,途中追贬为处州盐酒税监。绍圣三年,被削去官职迁贬郴,有可能在谪贬途  相似文献   

4.
1、论陶渊明“固穷节”对苏轼晚年“处穷”生活的影响(梅大圣)《九江师专学报》一期2、《桃花源》与小说源流(韩春萌)《九江师专学报)一期3、略论陶渊明的“杂诗”(王延箴《徐州教育学院学报》一期4、恬然澄清──《陶渊明研究·导论》(戴建业)《湖北教百学院学报》一期5、真正艺术的人生──读陶渊明诗文扎记(赵治中)《丽水师专学报》一期6、松、菊崇拜与魏晋士人心态──认陶渊明谈开去(李平)《湛江师院学报》一期7、论陶渊明性情及对诗文的影响(曹庆鸣)《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一期8、花开有异竟自芬芳——陶渊明孟浩然诗…  相似文献   

5.
古地名三考     
一、汉代的九江郡不等于秦代的九江郡《汉书·霍光传》:“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九江,秦、汉时郡名,今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北岸,与江西全省,皆其所辖之地。”(471页注13)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亦云:“九江,郡名,包括今江西全省及江苏、安徽的年江北岸一带地。”(修订本第三班第765页注11)汉乐府民歌《孤儿行》:“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古代汉语》注云:“九江,汉时郡名,包括今江苏、安徽长江北岸和江西全省之地。…  相似文献   

6.
1、关于陶渊明从庚子到乙巳年间的行踪考(徐声扬)《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2、《陶学发展史》序(谷云义)《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3、《陶渊明研究资料新编》后记(钟优民)《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4、论陶渊明的孤独及超越(陈翠平)《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5、责子与誉儿:也谈陶渊明《责子》诗及其他(刘石)《古典文学知识》一期   6、王维、陶渊明田园山水诗之差异(陈在东)《临沂师院学报》一期   7、从隐逸文化解读陶渊明(邓安生)《天津师大学报》一期   8、试论陶渊明诗赋中的浪漫情境(叶帮义…  相似文献   

7.
陈词忠可感     
九江在古代出了一位陶渊明,新时期出了一个《九江师专学报》,而这个《九江师专学报》以其独具特色的名牌专栏"陶渊明研究"享誉中外。在去年济南召开的高校文科学报研讨会期间,有幸结识了《九江师专学报》主编陈忠教授。从他那朴实无华的谈话,从他赠送的自印小册子《徐论陈词集》(赣出内浔壹学1997年第19号),我深深感到,无论在新时期的学报研究史上,还是在新时期陶渊明研究史上,都应在适当的章节中端正地写上"陈忠"这个名字。读一读陈忠主编撰写的《九江师专学报》"编者按语"和"卷首絮语"吧!立忠实地记录了一位学报主编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8.
1、对陶渊明研究的几点希望(李华)《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2、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偶订(宗远崖)《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3、陶渊明美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兼答吴云《陶学一百年》的评论(钟优民)《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4、欣喜介绍一组日本学人的研陶新作(郑云萍)《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5、论陶渊明诗歌的独特风貌(刘克勤)《丽水师专学报》一期 6、略论陶渊明的悲愤(韦燕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期 7、试论陶渊明诗歌“真”的美学蕴味(黄亚卓)《广西师范大学学报》一期 8、冰炭满怀抱欣慨交心胸——陶渊…  相似文献   

9.
1、陶渊明享年研究:历史的回顾与审视 (李文初)《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2 、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书评的状况与特点 (王晋华)《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3、新论陶渊明尊重女性 (王振泰)《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4、中日学者的“陶渊明情结”──(日本)《六朝学术学会报》创刊辞 (石川忠久文,李寅生译)《九江师专学报》一期 5、试论谢灵运与陶渊明归隐的差异性 (傅兴林)《汉中师范学院学报》一期 6、论陶渊明咏风 (高国藩)《盐城师院学报》一期 7、陶渊明“桃花源”社会理想新论 (刘刚)《鞍山师院学报》一期 8、陶渊明与道家思想 (巫称喜)《江西教…  相似文献   

10.
学者风采     
《九江学院学报》2008,27(5):F0002-F0002
王殿元教授 王殿元,男,1975年10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九江学院理学院副院长,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应用物理研究所负责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光学学会理事,九江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九江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和《九江学院学报》编委会成员,九江学院“十一五”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主要学术带头人,《大学物理实验》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相似文献   

11.
1 陶渊明“以诗立言”辨析 /吴国富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2 《桃花源记并诗》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张钧、亓心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3 宋末爱国士人与陶渊明的深刻共鸣 /李剑峰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4 《“快乐”的陶渊明》前言 /(日 )伊藤直哉 ,王淑沅译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5 《陶渊明集全释》序 /(日 )田部井文雄 ,王淑沅译 //九江师专学报一期6 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 /高建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 (社科版 )一期7 陶渊明与后代诗人之关系略论 /高建新 //零陵师专学报一期8 陶渊明《述酒》诗补 :兼论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  相似文献   

12.
1911年10月23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九江发动新军起义,成立九江军政分府,宣布脱离清王朝统治独立,在辛亥革命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自古为“来商纳贾”的都会,有七省通(?)之称,曾是全国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英、法等国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天津条约》(1858年),强辟九江为通商口岸。1861年3月25日,英国代表巴夏礼迫使江西官员张集馨订立《九江租地约》,首先开辟九江英租界。接着,美国也步英国后尘侵入九江。九江开埠后,英国在九江逐渐建立一整套半殖民地的海关制度,操纵海关行政权,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提供便利。各国商人纷纷在九江开设洋行,掠夺原料,推销商品,凭借值百抽五的关税和低额子口税,甚至走私漏税,把鸦片、洋纱、洋布、煤油和百货运销九江,或经九江销往江西腹地。资本主义商品输入,使九江及江西地区  相似文献   

13.
《水经注》所引晋陆翙《邺中记》一书,是河北最早的地方志书之一。《邺中记》约亡佚于元末,诸辑本以《四库全书》本辑存最为详备。《邺中记》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特别是《水经注》虽然明确征引《邺中记》的文字只有一条,但在《水经注》中有大段文字与《邺中记》内容重合,显然系抄变自《邺中记》。这足以说明《邺中记》是《水经注》记述河北地理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现将九江行政区划的沿革情况作个简略介绍。(本文所述“九江”,均指今九江市及其所辖十县范围。) 秦以前时期 九江什么时候被开发,尚无确凿材料加以证明。但据考古发现,九江有居民活动,大概最早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原始社会。例如,在修水县境内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山背文化”,这是居住在九江的原始人留下的遗迹。(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241页)在星子县境内曾发现商周时期的遗址和文物。(见《中国历史学年鉴(1983)》360页)  相似文献   

15.
唐前关于南岳衡山的地记作品有徐灵期《南岳衡山记》、宗测《衡山记》、释灌顶《南岳记》、李明之《衡山记》等数种。唐宋各家类书、文集注等所引又有佚名《南岳记》、佚名《衡山记》数条。此数种地记,对南岳衡山相关知识的记录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但诸家地记或散佚严重,或作者存疑,对此数种地记进行重新考证、辑补是有必要的。此数种地记作者多为佛教、道教人士,其所记内容也多与此时的佛、道教生活有关。并且,此数种地记对唐宋以后南岳相关志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狮吼记》是汤显祖之友汪廷讷的剧作。汪廷讷,字昌朝,又字无如,号坐隐、无无居士等,安徽休宁人,官至盐运使。其生卒年月不详,明神宗万历年间在世。他一生“耽情诗赋,兼爱填词”,共创作杂剧六种,传奇十四种。其杂剧今存《广陵月》一种,传奇今存《狮吼记》、《投桃记》、《三祝记》、《种玉记》、《彩舟记》、《义烈记》,《天书记》七种。其中唯以喜剧《狮吼记》最为著名。日人青木正儿认为“此记关目甚佳,明清滑稽剧中最为杰出,不容他人追随者。”可是,过去对于《狮吼记》,却很少有人进行研  相似文献   

17.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吕氏读书记》题名相似,各书目对《吕氏读书记》记载较少,已有记载之间也存有矛盾,这给吕氏作品整理及研究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书目、序跋及网络资料查询,可以确定《吕氏家塾读诗记》与《吕氏读书记》是吕祖谦两部完全不同的作品,《吕氏读书记》今疑已亡佚.  相似文献   

18.
一、九江经济的历史状况与经验 说九江古城,可以归之为一句话:立城甚早,发展极其缓慢。从汉初立镇(约公元前196年)到晋代为城,一直到九江开埠通商(1861年)之前,经历了二千多年,尽管城址从未迁徙,却仍然是一座弹丸小城。九江的地理优势与人文优势并没有转化为明显的经济优势。按照明清时期的标准,九江府与德化县(今九江县)仅仅是“次繁”级,而邻近的饶州府与鄱阳县(今波阳县)、南昌府与南昌县却是“繁级”。(见明人赵秉忠《江西舆地图说》与王世懋《饶南九三府图说》)九江古城的市面冷落,商业清淡,手工业无特色可言。人所夸口的九江米市与茶市尚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9.
朝鲜王朝仿效宋朝编修《时政记》,乃是一项重要的修史制度。朝鲜《时政记》的编修,并非像唐宋由宰相或枢密院副使执笔,而是由专职史官编修。为确保《时政记》依时完成,朝鲜建立了严格的监督与考察史官的制度,依据《时政记》的好坏,评定史官的考核等级;《时政记》乃是在《承政院日记》及各司文书基础上,重点记录现行的各项制度并加以评论,是编修实录的重要史料来源;一旦实录编成,《时政记》与史草一同被洗草。因为《时政记》乃记录当朝人物与政事,也成为朝鲜党争的重要因由,朝鲜历史上的"戊午史祸"与"乙巳史祸"皆不同程度与《时政记》相关。研究《时政记》,也可以透视朝鲜王朝政治斗争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水经注》征引了许多前代地记,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地记早已亡佚无存。本文以其所征引的河北地区的三种古代地记《冀州风土记》、《中山记》、《邺中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它们的作者、成书与亡佚时代、佚文情况、文史价值等进行辑考、论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