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新审视中国人口“未富先老”的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富先老”得到普遍认同。“未富先老”是在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发布后提出的命题,旨在向全社会提出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必须对人口老龄化做好思想、理论、舆论准备,物质准备,制度准备,人才准备和健康准备等,居安思危,有备才能无患。在上世纪把中国人口概括为“未富先老”是被普遍接受的,所讲的“老”是指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2.
“未富先老”视角的人口老龄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雪原 《南方人口》2010,25(2):13-17,12
近来有学者对“未富先老”提出质疑,可取的一点是。不能用“未富先老”掩饰老龄事业发展滞后,以“未富”遮百丑。然而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在20与21世纪之交并不富裕的条件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率先步人老年型;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老龄化则闯进严重阶段;2050年代老龄化达到峰值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也仅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距高收入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21世纪,“未富先老”将始终伴随着我们,老龄化发展战略和应对老龄化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基本态势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建民 《当代中国人口》2008,25(1):10-13,29,30
“未富先老”不是中国老龄化的本质特征。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为老年型人口时,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龄社会。只有当人口老龄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其进入了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4.
再论中国是否“未富先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2006年第6期《人口研究》的“人口与发展论坛”题目是“中国未富先老了吗?”,李建民教授认为中国是“即富即老”,认为问题的本质不是我们做的“蛋糕”是否够大,而是“蛋糕”分的是否合理。我和杨慧在将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程度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  相似文献   

5.
中国"未富先老"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到2014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未富先老”成为我国近年来社会各界的一个普遍认同的提法,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例如,田雪原先生在2004年11月16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未富先老’:机遇与挑战”。2005年世界银行就中国未富先老问题建言中国养老体制改…  相似文献   

6.
"未富先老"?还是"未备先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民 《人口研究》2007,31(4):52-56
"未富先老",是目前中国政府以及大多数研究老龄问题的学者对中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基本特征的一致判断,并视其为中国老龄化挑战或者老龄危机的根源(田雪原,2004;于学军,2003;邬沧萍、杜鹏,2006;杜鹏、杨慧,2006;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2006).笔者曾就中国是否"未富先老"的问题与杜鹏教授在《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的论坛上做过讨论.但笔者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不能就此止步,因为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回答:"未富先老"这一判断能否揭示中国老龄化挑战的真正涵义?该判断的政策涵义是什么?该判断能否作为中国应对老龄化战略和政策的前提或者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未富先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特点①,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学界和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观点①.关于"未富先老"问题,最近学术界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乔虹,2006),为此《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刊发了李建民、杜鹏两位教授的文章,对"未富先老"进行了专题讨论,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也促使我们对"未富先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基于基本国情 ,中国老龄化具有老年人数多、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和老龄化地区差别大的特点。老年人健康长寿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 ,中国老龄政策要把老年人健康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老龄化速度快是低生育的结果 ,应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为老龄化做好物质准备。老龄政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未富先老的条件下 ,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聚焦渐趋普遍的“老漂族”群体异地养老现象,关注其精神健康。以福利多元和精神赡养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广州市三个老年流动人口较集中地区的“老漂族”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政府、家庭、社区、市场等主体的服务供给对“老漂族”异地养老精神需求产生的影响,剖析“老漂族”异地精神赡养的需求和供给现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目前的养老福利托底政策和市场补充供给的不足给“老漂族”带来异地养老尤其是精神赡养上一定的困难,建议更多地发挥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倡养老资源供给模式应将物质服务和精神扶助结合起来,实现养老渠道多样化、社会福利供给主体多元化,形成多元供给主体之间的协调与互补,共同支撑起能够惠及“老漂族”异地精神赡养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未来发展的人口基础将是重度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且是"未富先老"。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顶峰4.87亿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接近2亿的国家。老龄化发展规模大,速度快,结构复杂,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等问题的认识 ,分析了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必要性 ,并就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王琼 《人口研究》2016,(1):98-112
文章利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城市老年人数据,研究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试图从需求层面探索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的原因.研究表明,城市老年人有较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然而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却较低.影响因素方面,崇尚节俭和为子女着想等传统文化因素确实抑制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而"未富先老"限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却是一个过于笼统的论断,在某些细分产业内,"未富先老"的负面作用并不那么明显.此外,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和康复护理服务需求的硬约束.儿子和女儿则在为父母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开始中国进入老龄社会,成为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未富先老"背景下的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带来了重大影响,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任务之一,必须全面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及特点,认真研究制定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中长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计生委副主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工境委员会副主任杨魁孚说:鉴于目前我国“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情,应对老龄化农村是重点。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比重11%,其中60%分布在农村。农村老年人口是弱势群体,绝大多数依靠土地养老、家庭养老,然而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15.
“三关爱”理念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以人为本、大人口观、服务型政府等重要概念的具体解读,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在内容上具有科学性,在操作上具有可行性。这一理念体现了执政为民、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双重要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昭示了我国未来人口计生工作文明的发展方向。“三关爱”密切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和谐了群众关系、家庭关系,不仅对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在更广阔的政府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领域的改革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丁克”家庭的多学科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克”家庭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大都市已经相当普遍。本文尝试从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角度探讨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本文认为这一现象在中国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从我国人口众多这一国情出发,从宏观上说这种现象暂时还不会产生多大的社会问题,但是有可能出现“人口逆淘汰”现象,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视。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2017年数据,本文根据流动经历将流动老人区分为“漂老族”和“老漂族”,对两类流动老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流动特征及在流入地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以55岁开始流动作为两类老人的划分标准较为合适,55岁以前开始流动的为“漂老族”,55岁及以后开始流动的“老漂族”。研究发现,不同流动经历的老人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老漂族”,“漂老族”相对年轻、农业户口占比更高、受教育水平较低;流动时间和在本地居住时间更长;在流入地的社会交往和制度性保障稍好;但在流入地的保障水平未见明显优势,且生活困难更多。综合而言,“漂老族”生活质量稍好于“老漂族”,但长期城市生活对其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被相对“底层”社会人口学特征所抵消。“漂老族”和“老漂族”是特征迥异的两类流动老人群体,必须充分认识到流动老人内部的巨大差异性,特别关注“漂老族”的生活状态,同时,应重新认识目前劳动年龄流动人口未来的返乡可能。  相似文献   

18.
少子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随之也亟须探究人口结构变化特征、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后果,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少子老龄化压力,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之相对于“未富先老”的发展中省份更显得必要和迫切。于此,基于“七普”数据并结合历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在“未富先老”境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特征进行系统描述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贵州省未来10年幼龄人口与老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通过少子老龄化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现状呈现出了幼龄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幼人口性别、城乡和地区分布差异明显,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劳动人口持续减少,人口流出进一步加重老龄化等显著特点;在未来1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6%,老龄化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尽管其间少子化程度将得到一定缓解。而人口少子老龄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地在劳动力供给、资源配置、消费结构、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随着贵州省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应该不断优化生育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开发低龄老年...  相似文献   

19.
<正> 长期以来,人们在大批特批“人口决定论”。笔者一直感到困惑不解。我认为:不仅不能批判“人口决定论”,而且要为“人口决定论”正名,质言之,“人口决定论”是正确的,应予翻案。一、对“人口决定论”来历的质疑许多人说:“人口决定论”的始创者是马尔萨斯,是马尔萨斯的根本错误。非也!马氏《人口原理》的基本内容论证了三个命题。他说:“下列各命题是我想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20.
米红  周伟 《西北人口》2009,30(4):1-5,10
通过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比较,发现"未富先老"并非我国所特有,而是在发展中国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在同等经济水平的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在世界人口大国中,老龄化程度与人均GDP存在相关性,我国的老龄化程度符合人口大国的演变规律.我国不仅要依靠发展经济来缓解养老压力,更要依靠加强养老制度建设来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