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想的下午     
《安家》2012,(10)
关于“理想的下午”,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杯茶,然而不管你的选择如何,一个“理想的下午”,至少应该让人气定神闲、从从容容地做些什么,或是什么也不做,都能感觉到满足。就像如果能在九月最后这个周末的午后,走在复兴西路上,不用急着赶去某个地方,就应该算是理想的下午了。  相似文献   

2.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是叶剑英同志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领导人晚年的精神状态。这种由于意识到时日无多而争分夺秒以求奉献的精神,不正像落日的余辉一样光彩照人吗?如果用“夕阳精神”来称呼这种精神状态,我想应该是可以的。笔者试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上学时有一本参考书,叫做《社会学的想象力》。虽经老师多次推荐且多次借阅,但我都没有认真地读完一遍。因为那时我觉得,社会学注重理论研究,在进行理论研究时需要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碰触多门理论;社会工作则是一门偏重实务操作的专业和职业,与这种想象力并无太多关系。但从事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之后,我却发现,我们在进行实务操作时,对这种想象力的要求更高。什么是社会工作的想象力呢?我觉得可以将它概括为:在进行具体的实务操作之前,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像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天马行空”地联想到具体开展实务工作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并做好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4.
老公是位乡村教师,上班的途中要经过一个贫困的山村。在村口的石碾上,经常坐着几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公经过村口时,每天都像变戏法似的给老人一些惊喜,或是给老人们带些水果、衣物、新鲜蔬菜,或是给些零钱,或是坐在石碾上陪老人们聊聊天,唠唠家常。老公说,那几位老人都是“留守族”,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人们都上了年岁,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生活很孤独,也很可怜。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一下,对老人们多少是个慰藉,尤其是陪老人们聊聊天,也算是替老人的子女们尽些“精神赡养”。老公在讲述这些事情时,脸上总是现出欣慰的笑容。老公的同事们都夸赞老公做了件善事,老公回答说:谈不到行善,我只是求得一份心安罢了,因为看到老人们脸上的愁容换成了微笑,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甘甜,工作和生活也就有了“劲头”,心里轻松着哩!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在非洲扩展自己的经济影响和成千上万中国人在非洲做生意当劳工,中国“龙”和非洲“鸵鸟”如何和谐共舞,这在中国公共政治讨论中越来越引人关注。这个讨论很大程度上是补课,因为自1840年以来一直到20世纪末,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主要是西方,说起“出国”和“留学”总是指到发达国家去,“对外开放”指的更是对西方开放。毛泽东时代中国对第三世界一直是“开放”的,但那时到非洲去,从官方到老百姓一般都称为“援外”而不是“出国”。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母子情深 在邓小平的家中,有一位特殊的成员,大家都尊称她为“老祖”。她就是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邓小平16岁离开四川广安,远渡重洋,投身革命。当他率领千军万马打响解放大西南战役时,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听说未曾见面的继子回四川,夏伯根兴奋至极,把大门一锁,拿着一个小包裹,坐上小船就赶往重庆。  相似文献   

7.
1935年6月14日,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在夹金山下的达维与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会师后,毛泽东很高兴地会见了红九军的领导人,当他得知红九军政委陈海松才21岁时,禁不住紧紧握住陈海松的手,惊喜地说:“一方面军的干部都年轻,可还没有你这样年轻的军政委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着手写《我的父亲邓小平》传记时,曾问父亲:“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回答三个字——“跟着走。”  相似文献   

9.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期间,有一次英国外交大臣来访,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待室里等待对方,记者们发现了他,一拥而上,邓小平对他们连连摇手:“看到你们,我心里害怕。”   当然,这不过是邓小平的一句玩笑话,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道出了实情。外交官们最头疼的就是与记者打交道,他们是无所不问,而你却必须有所不答,因记者逼问而困窘的场面时有发生。邓小平屡屡出入外交场合,对他发难甚至想让他下不来台的记者大有人在,而每次他都能从容过关。他有什么诀窍吗 ?  以虚代实,明受暗拒 邓小平身为国家高级领导人,涉及无数机密,万万不…  相似文献   

10.
柏华 《中外书摘》2006,(8):55-55
梁宗岱曾被吴宓称为“中国的拜伦”,他自己却说:“我只有坏脾气这一点像他。”老人从小就脾气火爆。最爱打抱不平。一生打架的次数颇多,在欧洲留学时,一次在一个华人餐馆吃饭,一个德国人骂中国人是懦夫。老人一听便按捺不住,冲上去便打。“文革”时被红卫兵殴打,一次他怒火上来。飞起一脚将一个红卫兵踢出一丈多远。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公关世界》2010,(7):56-57
研读战国历史,你不得不赞叹上苍是如此眷顾秦国。在将近200年割据争雄的残酷争斗中,这个国家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领导人,秦献公、秦孝公、惠文王,秦国从疲弱一步步走向强大。当张仪“连横”之后告退离开秦国时,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掌握驾驭全局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不仅是我国的卓越的领导人,也是一位公关大师,对于一个“不仅让中国走向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走进了中国”,备受世界好评和历史公认的政治领袖,他高超的公关本领、卓越的公关思想、高屋建瓴的公关理念和具有大家风范的公关策略,是永远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少是夫妻老是伴。”年轻时,我对这句话有点茫然,尤其对那“老是伴”的境界难以想象。直到自己也老了之后,才理解到这话的深层含义。普天下的夫妻,要说恩爱情感,恐怕都经历了由年少到年老的升华。既然夫妻老了就是伴,那就应该在如何相伴上做文章。我和老伴通过共同努力,确实伴出了几分韵味。我俩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相继退休的。老伴对我说:“我们过去长期不在一起工作,相伴得太少,退休后应该弥补弥补了。”她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究竟如何弥补?我们认定:首要的是必须在理想追求和兴趣爱好上求得志同道合,要不,一个上…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这是秋季的开始.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但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常有“秋老虎”出现。那么,这个季节应该如何养生呢?据浙江省黄岩中医院的陶宏英医生介绍.初秋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人们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重一个“和”字。  相似文献   

16.
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马克恩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和实践。很好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德庸 《金色年华》2007,(10):24-24
我想在很多人眼里,我应该算是个名人吧。但就我自己来说,我并不喜欢把自己当名人看。第一是因为我的个性,第二是我的生活方式,都让我没什么机会去享受当一个名人。赊非迫不得已,我一定选择远离闪光灯及聚光灯的场合,大部分时间我窝在家里只和家人相处。在家里,我不是名人而是下人。老婆孩子对我的底细了如指掌,想偶尔当一下“在家名人”都会遭白眼。  相似文献   

18.
冷战时期的韩国领导人都是将军出身,是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都把朝鲜人描绘成妄想狂和嗜血魔。如今,几位韩国官员声明,在随后发表的有关国防的政府白皮书中,不再像以往那样把朝鲜作为韩国的“主要敌人”。政治领导人呼吁与平壤发展更亲密的友谊,而且要求更多地摆脱华盛顿的束缚。曾经是社  相似文献   

19.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会议期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先富”的思想,当时提法是“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这“一部分”,包括“企业、地区、社员”,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会后,邓小平关于“先富”的标准说法被表述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1996,(7)
扼住“第一杀手”咽喉的人──记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冠心病研究所所长路崇义1955年9月30日上午9时,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后院绿色草坪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在接见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毛主席走到第一排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