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中国日报社工作十多年了目前担任中国日报海外版的执行编辑。我有一个美国教授朋友坚持认为,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只有两件事可以被认为“改变并重塑了世界”,一是互联网的普及,另一个就是中国奇迹般的崛起。而我正是在此期间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这是一段非常充实的人生经历,我每分每秒都觉得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善留的智慧     
高月 《人才瞭望》2014,(12):83-83
一文友文章被“劫”.立马告知.并呈上“证据”。可以想象她的愤怒。晚上看到她发过来的信息:懒得理。谢谢告知!如此平静,实出我的意料。问之,她调侃道,哪有时间去计较.再说抓小偷不是我的特长.写文才是。聪明的人把时间留给自己.去创造东西:愚蠢的人把时间花在“小计较”上,去争抢东西。  相似文献   

3.
笋尖文化,指的是当前在人才使用方面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大部分人在三年左右就会被淘汰,最后留在那个工作岗位的只会是最精锐的一些人;就像剥竹笋,从外一层一层剥开,最后剩下笋尖一样。在当前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的时代,已经没有什么所谓的“金饭碗”了,即使是长期处在同一工作岗位上,也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否则将会很快地被岗位所淘汰。现实情况中,也确实没有多少入能真正跟得上岗位对自己的要求变化,因而出现所谓的“笋尖文化”。  相似文献   

4.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8,(11):108-108
请问:我供职于一家物业公司,与公司签订有2年期的劳动合同,没有试用期。但是刚入职2个月,公司就说我违反规章制度而拒绝我去上班,且不出具任何书面证明,后告知我被辞退了,辞退的理由是我自动离职。我手中没有证据证明是被该厂辞退,请问,我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我第一次见到国吉敏彦是今年8月在国家外国专家局里.那时就有人告知,我应该去采访他.因整个活动只有个把钟头的时间,要采访他自然谈不上.今年国庆期间,国吉先生作为在华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在北京参加了授奖大会,我又一次见到了他,而且时间3天,因而也有了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1969年,在纽约IBM的科学研究中心,年仅16岁的斯考曼首次认识了计算机。而1971年,这个还在街头漫步的少年无意中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得到了一份工作。那时他还只不过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斯考曼就此扰乱了个人拥有软件的秩序,从此开创了免费软件的先河。这种免费软件基础在当时毫无疑问地被人视作黑客行为,因为个人拥有的软件被他人无偿使用,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是不能为道德和法律所接受的。“我在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的时候,就把自己称为黑客。但我设有违反任何法律。在我的字典里,所谓黑客行为就是将软件与…  相似文献   

7.
当2008年奥运会到来时,全世界的目光将被吸引到中国来。可以想象,到那时候北京人的接待工作有多大。作为长期在华工作的我,有必要也有责任,为奥运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可是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呢?我想我的优势在英语。我知道奥运会的接待工作需要大量的英语人才,我也清楚很多北京人都在学习英语。所以,我想我可以在这方面做些工作。其实,这方面,早在北京市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时我就想着要做了。为了这个,1991年我与中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刘静和应电视台的邀请,针对9到12岁的孩子编写了《现代儿童英语》丛书,共8册。我当时为什么答应…  相似文献   

8.
1999年初,北京气温达零下10度的一个傍晚,在农科院一幢居民楼的一间与室外温度相差无几的零乱斗室中,我见到了不久前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命名的中国“第一位职业探险家”、57岁的刘雨田。他在经过4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后,决定近期从新疆盖麦提出发,再次横穿这一被人称为“死亡之海”的不毛之地。我打量着眼前这个被传为“探险怪人”的人:长长的披肩发,是毫无修饰类似远古时代我们祖先的那种;皮肤呈褐红色,粗糙而富有质感;棱角分明的额头上沟纹很深;一双不大的眼睛目光迷离而执拗;在这三九天里,他上身只穿一件…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来郑州是2004年,但仅仅只在河南逗留了3周后就回美国了。当得知自己将被派往中国工作的时候,我还并没有确定这里会是我今后生活的地方。于是,长达两年多的准备工作拉开了序幕。2006年4月,我又一次回到中国,在郑州英思力美语,开始了自己崭新的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10.
面试行新潮     
“为什么下水道检修孔的盖子是园的?” 这乃是微软面试时的一道问题,用于测试应聘者的机敏程度。 天知道要怎样回答才能“达标”。但,可能令面试官员颔首的回答或许是: 因为检修孔是园的…… 园盖可以沿街滚动,方形或三角形是不行的…… 园盖才不可能掉进园形的检修孔,方盖却可能掉入方形的检修孔中…… 按肩膀的长形,通过园孔下去检修,要比其他形状的容易些…… 1996年,有一位名叫海登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想进微软的生产部门工作。面试时,他被要求设计一幅宣传自己才能的广告。他被告知:“不是用来登在报屁股上的;它将在《华尔街日报》上占整整一个版面。他还被  相似文献   

11.
我总是疏于听天气预报;而往往空手出门淋雨而归,这令我十分懊恼。 那日去办事,回来的路上下起了雨。街上那些同我一样毫无准备的人顿时“抱头鼠窜”、风度全无,像赛车般地匆匆赶路。 而那些有准备的人却好心情地取出雨具,不慌不忙悠然自得。懊恼之余,知道责备自己是徒劳的,只好冒雨前行。 那时狼狈的我才明白,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是多么轻松与重要。 曾经有个朋友,他人很聪明能干,学历也不低,却总是在一个地方干不长,屡屡不安分地跳槽。 对此,他自有一番“高论”。他说这样可以多接触社会,可以从多方面来锻炼培养自己,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2.
佚名 《人才瞭望》2013,(9):42-43
工作狂人 范新31岁就成为了副教授.在他原来任职的同方股份公司人工环境设备分公司(以下简称同方人环),更多的人是喊他"教授",范新认为这是一种昵称.范教授说自己可能叫工作狂都不够,应该叫工作狂人. "我喜好工作,从大学毕业开始,好像就没歇过.我自己的体会是什么事都能忘了,就是工作忘不了,乐此不疲地战天斗地."  相似文献   

13.
14岁那年,我比同龄人胖了很多。我很自卑,亦很苦恼。我不知道自己怎么长着长着就长成这个样子。我害怕被人关注的目光,害怕同学口无遮拦的玩笑话,宁愿自己被当成“隐形人”,可是,我连这个想法都很奢侈。  相似文献   

14.
法比奥有着一副“洋相”——脸上长着一回黑乎乎、毛乍乍的连鬓胡须,常常被好奇的百姓们围着看说来我也是一个“好奇者”。199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那天,在北京中山公园,这位身穿T恤衫、抱一男孩的“老外”引起我的注意。我拿着相机尾随着他,没想到他竟与我配合默契,拍出了这张令双方都满意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竟使我们成了朋友。隆冬的北京。脱光了树叶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曳着。我踩着凛烈的寒用又一次敲开了法比奥的大门。法比奥,中等身材显现出他的机敏滞洒,但沉重神色又显现出他几分呕心沥血的劳作。他太忙了,以致我进了他的…  相似文献   

15.
我的星期天     
我的星期天张海云我的星期天很累。因为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但也觉得充实,因为有耕耘就有收获;每当收获时分,便从中体味到几分在别人看来不以为然的欢愉。同时,每到这个时候,又感到自己很富足,作为一个公职人员,唯有这短暂的时光属于自己,由自己支配,由自己享用,...  相似文献   

16.
近日时常碰到一些年轻的朋友,对自己的职业各露心木.有些人为自己谋得一份轻松而报酬丰厚的工作而沾沾自喜,似乎能长期下去就心满意足了;也有人感叹自己命运不好,关系不硬,找了份又苦又累、收人又低的苦差事,似乎这辈子的希望成了泡影;更有人潜心研究拉关系、走后门找一份好工作的“诀窍”,想以此尽快改变自己的处境;还有的人抱定“宁肯迟工作,也要选一个好岗位”,对组织分配的工作挑三拣四,不愿报到上班。诚然,谁都想一开始就有一份好工作,但事实上偏偏又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有好工作。回想当年,在动乱的年代,我高中毕业待业…  相似文献   

17.
刘延青 《人才开发》2003,(11):27-27
一位青年参加某公司招聘职员回来后一脸沮丧。显然是落聘了。问之何因。答道:“不会唱国歌被淘汰了!”原来,这家公司招聘第一个项目就是让应聘人唱国歌,好几个人因不会唱而被“刷”,还有些人因只能唱几句被告知“唱会了下次再来应聘”。  相似文献   

18.
《论语》里有一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不在同一条道上的人,不属同一阶级的人,不是同一立场的人,就应该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在阶级分明的社会,孔子显然是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说话,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到了现令这个多元文化相融、开放开明的社会,如果还这样认识,那么我们的思想就过于狭隘、过于禁锢了。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0月,一纸调令使我从市委副秘书长的位置走上了人事局局长的岗位角色转换了,工作性质变了,工作方法也必须随之转换。人事工作政策性强,热点、难点多,每办一件事都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c既然领导把这副担子压在自己身上,是对自己的信任,同时也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培植一方土,管好一方土,使这方土成为净土、沃土。当人事局长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曾在基层单位担任人事科长11年,也算是“老人事”了。我认为,要想把人事工作干好,首先必须带好队伍,要带出一流的队伍,必须自身…  相似文献   

20.
“我庆幸自己选择了环保,一个最贴近生命之本的领域。过去我像许多人那样只注重人的交流,而关闭了与自然沟通的机会。一旦把这扇窗户打开,就会重新理解生命和生存的意义。”创建北京地球村第一次见到廖晓义是在电视屏幕上,这位从美国归来的访问学者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她1995年5月回国,1996年3月创建了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简称北京地球村),从此开始了她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事业。设在北京农大的地球村办公室,虽然显得比较拥挤,但房间布置透出的现代气息,与廖晓义的学者气质很是相配。目前工作人员还有四位: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