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充分调查了泰宁县生态旅游的基础资源条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泰宁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选择。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生态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该研究区12处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一级生态旅游区4处,二级生态旅游区6处,三级生态旅游区2处。依据评价结果规划泰宁县生态旅游发展的"一心两翼"总体发展布局,并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三步走"发展策略和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社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生态旅游发展五个方面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计算了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评价指标综合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并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总体评价等级。以浙江省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评价得分为7.198,为生态旅游的II级水平;(2)为了促进浙江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建议从发展战略、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旅游交通、社区参与和区域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概况、内涵要义、重点方向、活动类型等予以总结评价.结果 显示:①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聚焦于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强调基于自然的旅游和环境价值,重视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始终关注社区参与的方式和贡献.②国内研究团队合作网络呈明显的"大分散、小聚集"特征,普遍认同生态旅游理念,其概念内涵在中国不断拓展,实践项目内容泛化.③国内研究侧重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发展策略等宏观层面,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解说教育、生态产品设计等紧密结合的实际操作途径及成效方面的研究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强调自然教育,加强社区共建共享,制定正负清单,强化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细化分区分类管控,加强空间用途管制的评估、反馈、纠偏全过程管理;深化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理论基础、规划实践、能力建设等实证应用研究,强化科研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已逐步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主流,由此产生的城市森林生态旅游也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的消遣方式。为了了解城市森林生态旅游对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并公正客观地评价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技术来进行判断。本文从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出发,尝试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中山陵风景区提出了由15个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并对其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张家界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家界市境内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具有十分优越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要使这一世界级的自然旅游风景资源得以持续开发利用,发展生态旅游是惟一科学的选择。要着重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制订生态旅游规划;强化生态环保意识,确保生态旅游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强化宣传教育功能与法制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法制和管理建设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中国生态旅游在法制和管理建设方面还存在政策与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与运行机制不科学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加强立法建制,加强执法监管,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建立生态旅游评价、评估体系,以有效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绵阳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认识不清、开发不力、法规不完善等原因,绵阳市生态旅游亟需进一步规范和改进.作者认为,大力发展绵阳市的生态旅游业,当前应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严格限制旅游发展规模,控制进入景区的游客数量;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引导游客慎重选择生态旅游方式,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区,实现用地结构合理化,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形式,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中国政府以及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与管理等五个方面.在总结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海岛生态旅游文献,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工具,从时间分布、研究国家、作者合作网络、来源期刊、高频关键词等方面系统梳理海岛生态旅游研究成果和热点领域.结果表明:海岛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波动增加,美国发文量最多,且总被引频次最高,新西兰篇均被引频次最高,意大利最早开始研究;作者之间合作关系不紧密,处于"整体分散、部分集中"的状态;《OceanCoastal Management》是主要载文期刊,涉及岛屿生态完整性、环境灾害与应对、游客满意度评价等内容;可持续性、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海洋保护区等是海岛生态旅游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分析保护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特性和分类体系,构建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体系模型.设计并实施游客对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调查数据,计算并得到生态旅游资源的权重评价.从中可以得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权重值大小的顺序依次为,自然景观、现代人造设施、人文景观.其成果对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了解、整合、利用和规划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整体形象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导向性、系统性、可比性、实用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和创新管理等3个基本维度,设计了能够反映福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点和发展要求的8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从而构建了福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合理评价福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直接依据,同时也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生态旅游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理性分析我国在这方面发展的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把握今后发展方向十分必要。文章将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生态旅游和恢复生态学的内涵、特点、研究内容以及恢复目标的基础上,将恢复生态理论与方法引入生态旅游中,探讨受损生态旅游系统恢复的理论基础、主要原则以及恢复时间,指出恢复生态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中的作用以及恢复生态理论在生态旅游中应用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状态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科研水平,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师具有教学、科研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根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建立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状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二级综合评价,可为评估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状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生态旅游的比较分析与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台湾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包括台湾地区生态旅游活动的类型、相关规定、当局和民间组织的合作以及生态伦理的传播。同时,研究了福建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两岸的生态旅游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合作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城镇工业化推进的经典理论不同,在具有旅游资源禀赋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依托旅游业等特色支撑产业的发展可以较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通过对云南昆明市团结彝族白族镇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论述了团结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并就目前团结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也促进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因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方面的失谐造成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恶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人居环境问题备受国际关注。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城市生态旅游作为生态城市的一种可持续管理方式随之开始发展。在梳理现有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城市生态旅游的定义和研究必要性,分析城市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类型的区别,从城市生态旅游系统、旅游者需求、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策略、旅游效应分析、价值评估等方面归纳前人的研究,并作简要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与一般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对于湿地公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界定了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概念,并阐述了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归纳了区别于湿地公园传统旅游的5个特点:保护性、参与性、专业性、教育性、负责任性。文章还提出了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7个一般性原则:规模控制、限制性开放、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双赢”策略、利益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作为最具活力的旅游方式,因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生态旅游区是生态旅游者的目的地,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与作用。哪些因素构成了生态旅游区建设的动力,哪些条件制约着其建设,动力-制约机制如何,是生态旅游区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文章经过多视角考察,提出生态旅游区建设的驱动机制、制约因素、驱动-制约机制及其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