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经》的第十二章是这样的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其大意是 ,五彩斑阑使人眼花缭乱 ,五音纷杂使人听觉失灵 ,五味杂乱使人口味败坏 ,纵马狩猎使人心思狂妄 ,宝贵难得的财物使人行为不轨。因此 ,圣人的治理主张是 :只求填饱肚腹 ,而不贪求声色悦目 ,所以他舍弃那声色物欲而选取平淡温饱。这段话虽只有几句 ,初看似平淡无奇 ,细细品味却包含了朴素的心理学思想。(一 )身心和谐的健康心理现代科学证明 ,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道德经>第五章的诠释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通过详尽的探讨,认为"天地仁心爱物(民)"的思想理念、 "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 "守中"的行为艺术,是第五章的思想精髓.这三者构成了老子人本主义思想的基本理念,反映了老子以民为本,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和行为模式.这对于我们构建当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为而治"是《道德经》国家社会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老子认为最好的管理方法。"无为而治"不是消极的主张,而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的管理状态。要实现"无为而治",必须深刻理解它的含义,管理者必须有自知之明,还必须起好表率作用。这一思想,包含丰富的合理内核,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子《道德经》是道家道教的核心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包含着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其"玄同"理念是老子对人生、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一个理想规划。"玄同"代表着一种人生境界,也是社会发展的美好状态,此中还包含了一整套形上思想意旨与行下修为功夫。"玄同"理念不是无本之木,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文字的起源发展与《周易》文化传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老子继承了《周易》灌注于"玄""同"之中的理想与精神,经过一番积淀与升华,形成了"玄同"这一理念,规划了一个世界"玄同"美好愿景,指出了一条通达"玄同"境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肖祥 《船山学刊》2005,(4):92-94
《道德经》的道德关怀思想主要表现在:从人的问题及其境遇中寻找道德依据,实现对人的生存、尊严、幸福以及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为我们确立了一个道德自由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6.
北宋刊本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白居易的自撰文集的形态。然而,至今能够基本保留已经遗失的北宋刊本面貌的,则是四部丛刊中所收入的,那波道冈印行的七十一卷本(参考拙著《白氏文集批判的研究》)。《禽虫十二章》放在该书七十一卷本的末尾做为压卷诗篇。在序中作者指出:  相似文献   

7.
张坚 《殷都学刊》2011,(2):F0003-F0003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学名著,曹星星撰文认为其中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作者从关于人的个性心理特点方面提出了两点看法: 一、人的气质和战争胜负的关系问题。 人的气质在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孙子兵法》讲的很清楚:“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复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即是说将帅在气质上有五种致命弱点:凡是有勇无谋只知死拼的人,那就可能被敌人诱杀;凡是临阵畏怯贪生怕死的人,那就可能被敌人俘虏;凡是急躁易怒的人,那就可能被敌人凌侮而妄动;凡是过于廉洁好名的人,那就可能被敌人侮辱而失去理智;凡是只知“爱民”的人,就可能被敌人烦扰而陷于被动。这些心理分析,是精辟的。为将帅者,既要注意克服自己方面的这些气质弱点,又要利用敌人的这些气质弱点,才可能取胜。其他各项事业的领导者,也应注意防止被这种气质,脾气,性情弱点所干扰,以免使工作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道教经典《太平经》中的一些心理学思想,如心身关系、宗教心理、德育心理和社会心理等,曾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过指导作用,在今天来说仍然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认为,太史儋《道德经》是老聃《老子》的增订传本,而且《道德经》从逻辑定义、世界基本规律、认识论和军事辩证法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态平衡思想、“知止知足”的生态保护思想及“贵身、爱身”的热爱生命思想.这些尊重自然与保护自然的思想和现代生态学观点有着深刻的一致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思想深邃、涉及深远,挖掘《道德经》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人性教育、情感教育、人际交往教育以及诚信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天人合一"整体思想、"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态平衡思想、"知止知足"的生态保护思想及"贵身、爱身"的热爱生命思想。这些建筑在自然规律上的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思想与现代生态学观点有着深刻的相通相容性,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与低碳社会的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和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老子“道”的核心 ——《道德经》首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子“道”的核心──《道德经》首章研究陈道玄写作缘起《道德经》亦称《老子》,它言简意赅,向称“玄之又玄。”尤其首章乃全书“众妙之门”,学者的歧见纷然相杂,从断句、注释到评价都各执一端。笔者以为,若揭示首章之旨,则全书可豁然贯通。欲达此目的,必须将《老...  相似文献   

15.
如何加强和创新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是关系当下藏传佛教主要信教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应当在正视藏传佛教作为信仰民族、特别是藏族文化核心元素及藏传佛教独特价值、特殊功用,准确判断和把握藏传佛教发展态势和寺院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阐释并科学借鉴蕴含在《道德经》的管理思想,借此实现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 《管子》是齐学的代表作,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经济、政治、军事、哲学思想,涉及到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试就《管子》中的管理心理学思想进行探讨。一、功利主义的人性观怎样认识和理解人的本性,这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管理者确立管理思想,制定管理策略,选择管理方法的思想基础。《管子》中也论及到了人性观问题。《牧民》篇中就有“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并对“民心”——即人性作了较为深刻的论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人的两种需要:一是基本的生理需要,一是在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高  相似文献   

17.
铜仁徐氏,从明嘉靖初至清道光末,十二代中有18位诗人,外加两位工诗的媳妇,延时弱0多年.徐氏坚持诗礼传家,因诗育人,培养德、智、美兼备的人才,树立清廉刚正、爱国忧民的家风.  相似文献   

18.
《云梦学刊》2009,30(2):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9.
《孝经·开宗明义章》义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统治者把它视为"治理天下"的思想政治圭臬,普通民众将其视为"立身行道"的行为准则。《孝经·开宗明义章》是孝经的起始章,蕴含义理有三个:一、"无念尔祖";二、"孝为德本";三、"孝始孝终"。研读《孝经》,发掘其深层智慧,赋予"孝"以现代内涵,运用其义理可以对当今社会问题的解决予以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浓缩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三字经》对世人影响深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善"的人性观及教育的积极作用,遵循秩序的积极人伦关系,和谐共生的积极自然关系,文化与历史传承的民族认同感,学以致用的积极人生态度。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阐释《三字经》,提倡通过修身自励实现自我,达成和谐竞争、共同发展,对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学思想,使当代中国人更好的理解和践行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