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古代哲人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和嬗变的过程。明确了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并以"性善论"、"性恶论"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标准;以"知行观"与"行知观"作为人性形成的方法论,对我们从哲学层面认识人性问题有一定的意义。但应看到,"人性本私"是私有制的产物,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来看待人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价值判断。而中国古人也是反对这一观点的,提出的"进则近尽,退则节求",是比较符合初期过渡阶段"人性发展"理念的。这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性问题 ,是管理科学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工作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对于各种理论来说 ,就是要了解影响人性的各种因素 ,以便于在管理中激励人的善性、约束人的劣性、合理引导人的中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依赖于管理思想中种种不同的人性假设 ,而人性假设是否科学 ,又直接决定着管理职能能否正确地运用和发挥。本文从中国古代、西方现代、客观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性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性研究是运用一定思维方式展开的关于人的哲学研究。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既有的人性研究有两个历史类型:一是运用经验思维形成的发生论的人性观,是把人生之初具有的规定性当成人性的人性观;二是运用抽象思维形成的本质论的人性观,是把与人的诸种现象相对立并规定这些现象的人的本质当作人性的人性观。在今天的科学眼界内应当运用具体思维建立规定性的人性观,以揭示人的蕴含着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特殊规定性和相互间的差异性的特有共性为己任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的具体内容就是人的自觉行为主体观: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在一定遗传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环境中广泛吸收社会文化而形成的追求创造实现价值的、人性与个性统一的自觉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4.
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把人的本能、欲望、需要说成是不变的人性,虽然看到了人性中包含着求生存的自然属性,但是没有指出人之所以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更没有看到人的本性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人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人"的不同观察视角和对人性的不同预设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基本理论倾向。法律对于人性的假设包括对于人的本性的预先判定,也包括对人的行为目的的预设。环境法是因应生态危机而兴起的部门法,环境法的发展以生态文明为战略背景和最终目标。根据生态文明的要求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理念,将"生态人"视为环境保护法的基本人性假设是必然的。"生态人"假设对于环境法具有逻辑起点的意义,作为实践理性也可以对环境法规则进行价值判断、引导环境法制度设置和引导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都在为如何界定人性而思索,但是,从对自我的肯定到康德的道德理性再到黑格尔天国中的完美人性,都是在形而上的层面追问世界本质和存在的意义等问题的过程中涉及人性的问题,而不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探讨活生生的人的问题,从而无法真正认识人的本性和人的生活。杜威认为,人性是由冲动、欲望和理智三者互构的,人不仅具有自由本性,还有自然本性,所以,要改变人性就必须立足于日常经验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本性是人性的重要部分,现代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往往遮蔽了自己的生态本性,从而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在杜威的实践哲学视域下,寓于生活之中的教育是实现生态本性复归的现实路径。因此,公民生态教育的落实必须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和生态问题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性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无缘,似乎成了资产阶级学者的专利.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学界开始研究马克思的人性理论,并且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当前,学界对马克思人性观的研究大概包括以下五点.第一,对人性概念的厘清存在着两种争论.一是人性是指人生而固有的普遍属性,还是指人与其他物相区别的根本特性,二是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问题.第二,考察了马克思人性观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包括理论来源以及概括为五个阶段的过程.第三,重点讨论了马克思人性观的内容和特点,并且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概括,有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人性观.第四,在前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人性观作出了评价,说明了马克思人性观对人性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第五,结合历史和现实情况探讨了马克思人性观的意义.除了国内学界的研究,目前尚未查到对马克思人性观进行专门研究的外国著作,或者是将马克思人性观作为一般性人性观研究中的观点之一进行讨论,或者是在研究马克思理论时,将马克思的人性观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古代道德哲学与现代道德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各自的论证乃是基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性观念:"双重人性观"与"单一人性观"。古代道德哲学乃是通过表明道德规范能够实现两种人性的转变,来证明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儒家传统道德理论正是如此。而现代道德哲学则是通过表明道德规范合乎我们自然人性的某种本质特征,来达到同样一个目标。通过一种社会学的分析,本文证明了这两种类型的人性观念,分别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即一种现代性的儒家道德哲学,必须建立在某种形式的单一人性观或自然人性观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演进与人性的丰富和全面成长是我们对当代人生观问题重新审视的现实依据。任何对人的本性的片面或绝对化理解 ,都可能导致对人生观的蛮横规定而被推崇为一种唯一符合人性的生存方式强之于人。因此 ,以当代社会人的本性为基点 ,从科学求真、感性幸福、伦理道德、审美乐感等维度反思当代人生观问题 ,我们就可以理解并体悟到人生更为生动而科学的内蕴  相似文献   

10.
对人性问题的教育学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人性问题,应注意把握如下三个重要环节:一、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产物;教育对于人性具有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的积极作用。二、传统观点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在教育学看来,人性是变化的、发展的和可培养的。本性“难移”,只是表明本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表明其具有绝对的不变性。对于本性中的天性力量,正确的做法是“不必移”;对于本性中的自发成分,不“强移”;而对于本性中的消极因素,也不宜“硬移”;只要坚持因势利导、矫正和完善并举的措施,就不难达到对人性转化提升的目的。三、造成问题学生“人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不仅在于学生在以往经历中有可能受到的非人性的对待,而且也在于学校“人性养成”实践的薄弱乏力所致。从人性作为检验人的自身行为是否同社会相和谐这一尺度上说,培养学生自觉的人性意识、和谐的人性素养,无疑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现代人学观重新审视老子的伦理思想认为老子的伦理思想以人性为基点,解决了人自身入与人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其朴素的人学伦理观,是真正的人性的道德,并指出了它对于现代道德重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一切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具有动物性和文化性的两重性。从人起源于动物来看,人性起初充满着动物性,没有文化性,所以,人性是本恶的。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应当采取措施加以防治的行为。犯罪人既有人的一般属性,又有反社会性的特殊属性。犯罪作为人本身的一种行为,必然与人性是相互影响的。人性之需要、人性之趋乐避苦、人性之个性等,都是影响犯罪发生的重要因素。当然,犯罪亦影响人性,具体表现在犯罪摧残人性,刑罚要求关照人性。  相似文献   

13.
所谓人的本质观,是指人们关于人的本质的观念性认识,即对人的本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和根本性质。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作为古希腊人学的集大成者,在总结前人的人学思想基础上,对人的本性、定义、公式是什么作出了多种表述,其中"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三个论断,是他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概括,是他的人的本质观的基本内容。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达到了古希腊人学思想发展的最高境界,即使是在今天,仍然是十分深刻而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性问题既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既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绝对圆满的人性阐释也许很难,但基本可行的人性答案大体可寻。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的共同属性构成人的基本属性;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属性构成人的特殊属性。人的动物属性主要由食、色构成,具体体现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好生恶死、欲壑难填等形态,有为恶的自然倾向。人的特殊属性有多种形态,根本的特殊本性是意识、智慧。人为善的道德意识、利他的社会属性、有意识谋生的劳动特性、形而上的文化特性以及君临万物的高贵特性都是建立在大脑意识机能基础上的后起属性。人的二重属性,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全面、准确认识人的双重本性的形态、特点,对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人生问题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性问题是个最为源远流长、争论不休的难题。作为一般科学术语的人性概念与伦理学范畴的人性概念并非同一概念;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不能否定伦理学意义上的性善、恶论的理论价值;从德性上探讨人性与人的本性对国家制度设计与国家治理模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界围绕什么是人性和在阶级社会里人有无“共同性”等问题,展开过多次讨论。其中,分歧最大的问题则是:人同动物的区别与人的“共同性”同阶级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究竞应当如何看待呢?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有的人说:“人的本质,本性,即人性,主要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而言,不是指吃、喝、性交等生理方面的自然属性。”①有的人则断言,所谓人性,乃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②还有的人认为:“饮食男女是人类共性,  相似文献   

17.
《刘氏女》是章诒和牢狱生活系列小说之一,用现代主义的创作观念区别于新时期初的"大墙"文学。通过一系列的女囚,但又不是单纯的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探讨人的自然本性的理想性到底在哪里,人性的底线在哪里,而关注的形而下的人在特殊的环境下人性的复杂性,追问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和本土化的省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人性的双重性:即人性中的动物性(人的本性)和人性中的文化性(人的习性),来探讨孟子性善论的得与失。孟子看到了人性中的文化性,强调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孟子性善论也是有缺陷的:以人的习性来代替人的本性,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性是人之为人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人性既包含自然属性,也包含自觉能动性和社会性,其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科学地揭示了人性的真谛,也与形形角色的旧人性论划清了界限,是我们探索和认识人性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20.
人性问题是古今中外哲学家既重视又困惑的一个难以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身与心、精神与肉体、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属性的平衡,人的个性与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才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这是人性的要求,也是人类道德的基础。导致监禁刑背离其初衷而异化为一种新型酷刑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而仅仅在于:监禁行刑悖逆了人性。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通过对战争、贫困、失业、排斥等灾难与不幸内在原因的反思,人类已经明确地认识到社会正义的人性价值。正是基于这种共识,非监禁刑这种全新的刑罚制度才建立起正当性的根基,在担当起预防犯罪、保卫社会重任的同时,保障并实现着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