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起源于政治需要。儒家认为,"德"的主要含义应是"善",道德是实现太平治世的重要条件,是构建理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儒家提倡"以德治国",混淆了道德与政治的不同功能。道德一旦越位扩张而致政治领域形成"德治主义",即出现泛道德主义,则不可避免地会对政治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引入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的治理手段——民主与法制,并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儒家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在当前我国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民主要求,需要合理发挥儒家道德的理性指导作用,以老"内圣"开新"外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既不能完全否定儒家道德的价值,又不能过分夸大儒家道德的作用。以自律的儒家道德辅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从儒家的"内圣"开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外王",正是儒家道德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传承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需要,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从新时期从政道德的涵义及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意义入手,通过对当前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环境分析,基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维度提出了从政道德建设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点之一.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催化剂.加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抓住干部和青少年这两个重点,要弘扬先进典型;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同时又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还必须坚持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也必然会进一步发展。新时期,党中央再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建设,对我国道德建设理论创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道德理论体系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我国的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需要,进一步创新道德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上,传统道德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人为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当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但它也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发掘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可以实现"古为今用",促进当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阐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一般规律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发展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思想,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道德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道德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江泽民同志为我们制定的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中道德思想建设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不能动摇道德思想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大力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加强各类学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将荣辱观教育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实践平台,坚持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机制.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制度保障相结合,要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以德治国”方略的探索,经历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初步探索、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到“以德治国”方略的初步形成、全面确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基本治国方略及其创造性发展的历程。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党走上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科学治国之路。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分析了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道德困境,高度重视道德思想建设,指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阐明了新时代道德的功能定位;论述了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提出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国家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法律保障社会公德建设;为政以德,以党员干部的政德垂范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是个异质多元型社会,社会利益格局和价值观念复杂多样。"要不要坚持集体主义"和"如何坚持集体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中常常面临的两个紧密相连的难题。在和谐社会道德建设中,集体主义不容否定和贬低,但是,集体主义的内涵不应当僵化,而要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和提升。社会道德实践表明,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传统的集体主义"的内涵规定都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从我国当前社会利益格局的实际出发,坚持守正出新,把利益兼顾作为集体主义内涵的新规定,强调义利兼顾,兼顾多元利益主体的多样利益需求,调节纷繁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的基本理论由于社会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完善。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的双重影响。列宁、毛泽东探讨研究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实行有一定的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的道德建设。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南都学坛》2014,(1):98-99
当前我国道德领域存在着道德缺位、道德错位、道德失位、道德断层、道德虚化等诸多"不和谐"现象,原因有社会意识滞后、行为主体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价值判断混乱、新媒体时代的"蝴蝶效应"等,已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道德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础,在利益关系上要减少和消除社会不公等矛盾,在教育重点上要注重道德心理培养,在约束机制上要注重社会舆论的监督,在制度建设上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新探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新探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向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宋明新儒学作为国民心理结构的重要奠基,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农民的思想和生活。借鉴和弘扬新儒学中的"克己复礼"、"格物致知"和"民胞物与"等思想观念,将对现代农村和农民的道德生活、科学理性以及社会关系建设,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现代化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殷晓蓉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出版社和复旦文科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三次双月学术沙龙于1996年6月中旬举行。会议以"现代化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主题,邀请复旦党委...  相似文献   

18.
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这是我国步入新时期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 ,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德治国 ,是对我国以德治国传统和人类一切道德成就的批判继承 ,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德治国 ,就要大力开展道德建设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深入开展道德教育 ,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的舆论文化氛围。要切实加强党对以德治国的领导 ,做到从严治党 ,从严治政 ,德治与法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卢梭从"人生而自由"与"私有制的存在"的对立出发,论证了国家的起源、内容与特征等,构建出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理想国。他的契约式的国家理论一度受到当时社会的关注,但仅仅依靠道德为基础的国家理论,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卢梭的国家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自觉地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起来,这就内在地要求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必由之路。精神文明建设应当立足和服务于这一深刻的社会转型目标。这就需要防止和克服"伦理社会主义"和"经济社会主义"两种倾向。在宏观上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建构出新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