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宗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的产生也使中国的宗教发展出现重要分化,即在"教下"之外,另立所谓"教下别传"的"宗门",形成"宗"与"教"的分化.中国禅宗的"宗旨"集中体现为"遗世独立"和"以智启信"两点,其目的在于反对宗教世俗化.禅宗的这一思想在总体上造就了中国宗教的独特精神风貌,对于我们今天加深对宗教的认识仍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与民间信仰有关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认为价值中立的“民间信仰”与贬义色彩浓厚的“封建迷信”这两个词不能划等号,民间信仰中虽也存在着“一般的迷信”,但属于次要部分;民间信仰是一种信仰形态,从严格意义上看,民间信仰不属于宗教,但就广义而言,民间信仰也是一种宗教现象,出于研究工作的现实需要,不妨把民间信仰解释为“准宗教”.  相似文献   

3.
宗教现象穿越了自古迄今人类的一切时空存在。人类一切的精神文化都能找到宗教的影子。宗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有益于人类文明进化。中国民间社会中蕴含有丰富的宗教心理和情结。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在当代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观察世界的宗教问题,必须把握宗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其中"最根本的是宗教存在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百年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庆德 《文史哲》2001,(1):30-37
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已逾百年。在已有研究成果当中 ,学者用力最深的涉及四个问题———民间宗教概念的界定、民间宗教体系的划分、民间宗教与明清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民间宗教的田野调查。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 ,我们可以发现 ,过去对民间宗教研究过于陷入“宗教起源”的探讨 ,同时文本传统与田野调查两种研究方法的不协调性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民间宗教史的深入研究。借助田野调查和民俗学的成果 ,拓宽民间宗教研究的视野 ,视民间宗教为文化变迁现象将成为未来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问宗教既包括秘密民间宗教,也包括一般民间宗教,后者所占比例最大.中国民间宗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正统性、三教合一、世俗性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中国民间宗教的劝善、因果报应、脱凡入圣等母题;同时,它在说唱叙述方式、对神话的颠覆、对民间艺术的诠释性意义等方面,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闽南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多元宗教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影响着该地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反过来该地区的文化生态也影响着该地区各种民间艺术的走向和风格。闽南民间雕刻多样风格也是现实世界本身的多元文化的体现,从闽南雕刻发展的历史性和逻辑性看,多种宗教文化的存在从很多方面促进了闽南雕刻的繁荣和发展。宗教与当地多元文化的有机互渗、共构共存,既保留了各自原有的特质,也会引发一些新的结合与发展。这些都对当代闽南民间雕刻的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生 《文史哲》2006,(1):5-7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其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大促进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担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以来,从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首先对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本组笔谈,就是一部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之我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志明 《文史哲》2006,(1):10-12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其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大促进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担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以来,从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首先对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本组笔谈,就是一部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孙江 《文史哲》2006,(1):12-13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其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大促进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担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以来,从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首先对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本组笔谈,就是一部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金泽 《文史哲》2006,(1):7-9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其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大促进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担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以来,从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首先对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本组笔谈,就是一部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1.
许地山是20世纪初期较早从现代意义上对"儒"及儒教进行宏观审视的学者之一。依许地山,儒在源起上不应止于所谓的"殷民宗教者"而应推设到更为久远的史前时期。原初的儒,本身具有进一步转化成教门的潜能,社会的光景、师儒之职、加之"《书》的理想"促使儒的名号自孔子之后逐渐演变为一种特殊的教义,而儒教正统地位的确立、神学化儒教的生成也有其自身的情势和客观的缘由;作为"伦教运动"的儒教比作为"神教运动"的儒教更合乎情理,故儒教在未来若欲成为一"新宗教",必定要有"社会灵魂",能切实抓住生活的根源,也还要在人群上寻求"更高的联络";现代儒家若能"谋诸宗教的沟通",用"宋儒的精神"以整理儒教的旧教义,就能使之成为一"高尚的宗教"。许地山的儒教观是其宗教情怀与人文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儒学的现代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湘南民间一直保留着民族生活中原始遗风和古老习俗,这些现象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过的以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为形式的原始宗教.今天我们可以从湘南人民生活中发现这两者之间的文化意义,并考察出原始宗教及其信仰对湘南人民传统生活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宗教剧是以宗教故事、宗教人物、宗教背景为主要内容,以宣传宗教教义和宗教精神为最终目的的戏剧。但中国古代的宗教剧在展示宗教精神的同时,大量存在着对宗教精神的悖逆。本文从"人间性"、"娱乐性"、"多神性"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宗教剧悖逆宗教精神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4.
从宗教要素中的"神圣之物"角度看,"神圣之物"是宗教信仰以及宗教行为的根本所在,这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一个重点;从宗教要素中的"信徒"角度看,"信徒"是一种宗教存在和延续的现实基础,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中,人的因素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因素;从宗教要素中的"修行"角度看,信徒的宗教修行是一种宗教实践活动,也是宗教实现存续的途径之一;从宗教要素中的"仪规"角度看,宗教仪规是宗教的一种制度模式、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是宗教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要改变"宗教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观点,"宗教是文化"的观点已经被学界所认可,但是宗教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所谓文化,实质上就是自然的人性化,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被"人性化了的自然"。而宗教观念的教义化和信条化,宗教感情、宗教体验的目的化、宗教行为的规范化,宗教信徒的组织化、宗教生活的戒律化和制度化等等都是人性对象化(异化)的产物,是文化创造,所以,宗教是一种文化,整个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并作用和影响其他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宗教的信仰模式及其对中国民间宗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宗教的信仰模式表现为多神崇拜和末世信仰。这一模式对中国民间宗教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说中国传统宗教与中国民间多神崇拜的信仰模式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在中国传统宗教中,其信仰的对象毕竟是属于自身体系内的神灵,而中国民间宗教信奉的对象杂糅了不同宗教体系中的各种神灵。传统佛道二教特别是佛教的末世信仰是以精神解脱为终的,而以白莲教为代表的中国民间宗教的末世信仰则是以反抗和推翻现实社会为终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像中国一样,对诗或曰文学赋予了如此之多的责任,让文学(诗)承担如此沉重的化育民众心灵、提升民众精神世界的功能,是谓"诗教"。在西方国家及许多其他民族中,这个任务主要都是由宗教承担的。在中国,为什么会以"诗教"来替代宗教呢?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伦理社会早熟,本土宗教没有充分发育的条件,外来宗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其本来的精神力量;孔子在匡复周礼无望的情况下,确立了"诗教观",汉代世俗王权接受了孔子的"诗教观",事实也证明了"诗教"的有效性;"诗教"之所以可以替代宗教,是因为诗与宗教在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如思维方式和客观作用方面;"诗教"与宗教一样,都有一种隐性权力存在,这种权力保证了其"教"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民间宗教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共有或相通的宗教情感与心理 ,秘密结社是清中叶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民间社会团体。他们在近代社会历史事件中有各种突出表现。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与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的关系就十分密切 ,宗教与社会政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 ,任何民间的民众的群体活动 ,尽管表现形式上有秘密结社的方式 ,但宗教无不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将"信仰"与"宗教"混同的情况下,西方一些人很难了解中华文化中的信仰状况,甚至以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中,看似"无"宗教,却是"有"信仰的。从《周易》开始,中国人就确立了以"天"为最高信仰,以人为关怀对象,追求"顺天应人"的人本主义信仰方式。这种信仰方式有其合理先进之处:它借多元宗教和非宗教的外壳,保持了"以人为本"的内核,有利于避免西方特别是欧洲历史上多次发生的那种流血的宗教冲突,给社会的发展多保留了一点难得的稳定和安宁。但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它对现实中很严肃的重大问题关注得不够认真、不够执著、不够彻底,甚至对于自己的信仰对象也缺少彻底的追究和一贯的把握,而是任其含混不定,随意改变;对于"信仰"这种心理和行为本身,它更少有正面的、开诚布公的自觉、反思、追问和交代,而是将其当作心照不宣的约定,满足于"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停留于自发选择和盲目运用的水平。其结果便是,使人容易满足于眼前的、似是而非的所"得",而忽略在那些更大、更深远、更宝贵的东西的所"失"。在新的时代,人们既要深入理解它的特点,这是解开中华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又要充分挖掘它的资源,依据民主法治原则处理好信仰与宗教的关系,这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林国平 《东南学术》2011,(6):187-198
本文以福建三一教为例,对当代民间宗教的复兴与转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在改革开放引发的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景下,当代民间宗教也出现了复活或复兴,并随着社会的转型发生新的变化。当代民间宗教的最大变化是宗教的色彩逐渐淡化,神秘的面纱逐渐揭开,组织逐渐松散,积极介入社会生活,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些变化有的虽然刚刚开始,但其发展趋势似乎不可逆转,其最终结果可能导致民间宗教的性质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