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代戊己校尉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戊己校尉是汉朝经营西域的重要举措,其所以以“戊己”名之,乃因五行 相胜说,取制胜匈奴之意;汉屯田车师,在宣帝时已有,但戊己校尉之设则始于汉元帝初 元元年(前48年);戊己校尉之设起于车师屯田,故其职亦以屯田为先。此外尚负有安西 域、制匈奴、保障丝路北道畅通的责任;戊己校尉秩比二千石,与西域都护同,但在处理 西域事务时,仍须受西域都护节制。  相似文献   

2.
西汉戊己校尉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己校尉是西汉在车师王国设置的屯田军队,它的存在是汉朝经营西域政策的一部分,并为汉朝在西域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戊己校尉的研究,却存在许多争议。通过新出汉简,本文讨论有关戊己校尉的几个问题:戊、己校尉在西汉以分置为主。戊己校尉的屯驻地主要是车师,己校尉只有过短期调离。戊己校尉的隶属关系是中央北军而不是敦煌郡。利用新资料,支持新论点,本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是有所推进的。  相似文献   

3.
西汉比胥鞬屯田与戊己校尉的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比胥鞬当在今鄯善,初屯时约有数百人。随着西汉屯田重心的北移,车师前部屯田人数逐渐增多。至元帝初元元年,汉置戊己校尉对车师前部屯田力量进行了整合,以戊己二校尉领护车师屯田。  相似文献   

4.
王希隆 《西域研究》2013,(3):1-9,154
魏、晋、前凉时期,中原局势动荡,但魏、晋、前凉政权对西域的经营并未中止。承两汉旧制,在楼兰、高昌设置西域长史(西域都护)、西域戊己校尉,驻军屯田。楼兰、高昌屯田制度完备,成效显著,有力地支持了魏、晋、前凉政权对西域的军政管辖,维护了西域的稳定,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通畅。  相似文献   

5.
伴随汉匈战争及汉王朝西北拓境,"单于益西北"。为防止匈奴"兼从西国",武帝坚持用兵西域。伐宛之后,武帝不仅在仑头屯田,而且初步建立起"酒泉都尉—使者、校尉屯田—使者"的西域经营体系。征和四年,李广利败降匈奴,臣服车师后的西域经营是否继续,引发争论。武帝下轮台诏,详陈得失,实行了政策转向。昭帝时,霍光仍行西域收缩战略,巩固边塞后屯田伊循,加强对西域门户的控御。宣帝亲政,多"修武帝故事",郑吉屯田渠犁,数争车师,武帝西域战略开始恢复。以日逐王降汉为契机,郑吉以轮台、渠犁为中心立西域都护,并屯田车师,后者至元帝设戊己校尉,经营更趋巩固。西汉后期,汉廷重向西域进取,终使城郭诸国内属。这些背后,体现对武帝战略的继承,包含对轮台诏得失分析的参考。班固将西域经营的成功,视作"昭、宣承业"。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作为中央王朝为治理羌人设置护羌校尉一职.其职掌的内容为:政治抚绥,巡行理事;监视羌人动向,警备边境,保护交通;兼理屯田.护羌校尉秩别仅为比二千石,但因持节而位尊权重,是主持对羌军务方面长官.护羌校尉营的基本构成有:汉人将屯兵、湟中义从胡近五千人.战时还包括属国系统的羌胡骑士、郡县系统的边地骑士和屯田系统的屯田兵,合成后规模可达数万人.  相似文献   

7.
谢绍鹢 《西域研究》2015,(2):1-6,138
汉代一些西北边郡曾代表朝廷代管边外事务,行使着普通郡所不具有的特殊职权。西汉敦煌郡就有介入和代管西域事务,东汉敦煌郡更多地参与和代管西域事务,其他边地行政单位,如酒泉郡、凉州刺史、西河郡、武威郡,也见有代管边外事务的情况。代管边外事务是一种边郡特制。  相似文献   

8.
孙占宇 《西域研究》2006,(3):105-110
1991年以来,学界对敦煌马圈湾汉简中有关王莽征伐西域战争史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考证、文字释读和史实考订等方面。基本认定这批汉简是当时参加战争的五威左帅何封、戊己校尉郭钦等人在军事失败后向朝廷奏书的副本。这批材料的出现为我们了解这一西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并为我们解决一些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北魏早期官制中,有诸多汉胡文化杂糅的因素。城门校尉作为两汉、魏晋时期都城防卫的重要官职,在北魏前期却由于少数民族禁军制度的发达而不受重视。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晋官制的诸多因素重新进入北魏体系。城门校尉亦得以在世宗、肃宗时期再次出现,且任职人员更换频率频繁。东西魏时期,随着宇文泰军事制度的改革,出现十二柱国将军,有两大将军专属禁军,城门校尉亦正式退出城门屯兵这一军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的监察官,监察权是其主要的基本权力。司隶校尉的监察权涉及监察对象、监察内容、监察地域、监察权行使的保障以及在权力行使上与其他监察官员的关系等问题。对此进行探讨乃是汉代司隶校尉权限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汉代国家对司隶校尉的防范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国家对司隶校尉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主要有四 ,即严惩重罚、突击检查、权力牵制和回避制度 ,体现了汉代统治者的预防意识 ,同时也保证了司隶校尉能够在皇权控制下发挥有利皇权的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汉书·西域传》及目前所见悬泉汉简中的有关史料,对《汉书·甘延寿传》进行补充和考证,得出结论:甘延寿曾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以副使的身份,协助使者冯嫽完成了册封乌孙大小昆弥的任务;又于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夏秋之际至竟宁元年(前33)初任西域都护,并与副校尉陈汤一起诛杀了郅支单于.  相似文献   

13.
古代历史上的河西,原是少数民族杂聚的地方。汉初,匈奴人游牧于此,控制了河西和西域,中断了中西交通,并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汉武帝为了斩断匈奴右臂,曾派霍去病出击匈奴并获得了胜利,在这里设立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汉昭帝时又增设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自是移民屯田,开通西域,不断经营,直至东汉,河西一直是一个安定富庶的地方。即使在王莽篡权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东汉未年,由于马腾、韩遂等军阀混战,使河西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破坏,人民死亡流徙,户口大量减耗,以金城郡为例,在东汉繁盛时,领三千八百余户,东汉末,被韩遂等“所见屠剥,死丧流亡,或窜戎狄,或陷寇乱”,竟至于“户不满五百”了。随着曹魏政权的建立,河西这块曾经繁荣一时的地方重新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经营范围。史载:“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其剌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由于曹魏政权的重视,河西经济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在农业上,据《晋书·食货志》记载,旧  相似文献   

14.
东夷都护府及其前身东夷校尉府主要负责管辖内附的奚和契丹的事务,它们在唐朝前期东北边疆的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来由于唐廷国力和民族政策的原因,武则天时期被迫放弃了这个都护府。唐玄宗开元年间,在营州一带恢复了一定影响,但这时使职已很发达,故未再设立东夷都护府,而是以押两蕃使代之。东夷校尉设于贞观初年,它改称东夷都护则在贞观二十二年。东夷校尉府和东夷都护府与安东都护府毫无关系,那种认为东夷校尉是安东都护府前身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近年新出土的敦煌悬泉简材料和传世文献相参证,对西汉西域渠犁的屯田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渠犁屯田首开于汉武帝时,重开和扩大在汉宣帝时,其性质为军屯,并就其组织和管理系统作了探讨.进一步认为,渠犁屯田是西汉在西域推行河西屯田经验的一次成功尝试,为汉代及以后历代王朝经略西域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范式.  相似文献   

16.
一、(?)氏高昌时期的官田关于高昌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史籍未见记载,幸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不少这方面的资料,藉此可窥见高昌土地制度的大概。高昌国的田土,可大别为官田与民田两种。而官田中,屯田又占相当比重。高昌的屯田,源远流长。西汉征服车师后,就在那里“置戊己校尉屯田”。直到十六国时期,高昌仍广有屯田。事见北凉兵曹的两份符牒:  相似文献   

17.
悬泉汉简记载的使节往来中,有不少西域上层女性的身影,她们在中原汉朝与西域各地友好关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汉简的内容看,西域各地国王的妻子都有单独向汉朝派遣使者的权力。西域向汉朝派遣使者的王夫人,不少是汉朝派去和亲的公主或宫女,她们是维系西域各地与汉朝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汉简中西域各地上层女性派遣使者时间多在宣帝及其之后,这与该时期西域都护的设立、汉朝强大安定的形势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西汉西域伊循屯田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伊循屯田始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后不久,规模扩大在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或三年(公元前67年),此后一直持续到西汉末年;伊循都尉是西汉派往西域管理伊循城屯田的最高长官,受敦煌太守领属,具有属国都尉和部都尉的双重性质;作为西汉经略西域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伊循屯田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控制鄯善国并进而威慑南道国家,但客观上却推进了西域南道经济的发展,保证了西城南道的畅通,促使了西域都护的建立和巩固,从而在西汉与西域南道诸国及中亚一些国家的政治交往和商贸往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西汉王朝在匈奴浑邪王故地置郡设县、筑塞立燧的行政和军事建设,使丝绸之路东段的河西地区成为畅通的交通走廊,经略“楼兰道”、设“都护”保证了丝绸之路中段西域道南北二道畅通,东汉通西域的“伊吾路”打通后,“楼兰道”仍继续使用.通达的丝路将西域与汉王朝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汉代西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交融.  相似文献   

20.
马振颖  黄瑞娜 《西域研究》2023,(4):80-86+168
敦煌新出土的隋大业八年(612)《鄯善郡司马张毅墓志》,是敦煌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隋代墓志之一。该墓志为考古发掘出土,墓志内容涉及北朝至隋时期敦煌张氏家族、西域历史、府兵制等诸多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志主有可能为隋大业五年平吐谷浑后所置鄯善郡的第一任司马,志文记载可补史籍之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