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竹内鲁迅”即日本学者竹内好(1910—1977)阐释的鲁迅,代表性文本是竹内1944年出版的专著《鲁迅》(日本评论社)。《鲁迅》出版四十年之后,到了1980年代,日本另一位鲁迅研究名家丸山升(1931—2006)在其长文《日本的鲁迅研究》中还说:“这是一本时至今日仍被称为‘竹内鲁迅’的对其后的鲁迅研究起着决定性影响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伊藤虎丸的鲁迅研究具有独特的思考路向和理论发现。他对竹内好和丸山升忽略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发生和鲁迅“原点”问题的倾向,提出了质疑与批评,通过对鲁迅留日时期思想的形成跟当时日本流行的西欧思想和文学之关系的探讨,提出了所谓“原鲁迅”命题,并将鲁迅留日时期所获得的思想与其归国后的文学活动联系起来,发现了在其背后的作为影子的“鲁迅与明治文学”的存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的话:竹内好(1910-1977)是日本现代思想家和杰出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在日本有"竹内鲁迅"之称.随着他的文集《近代的超克》于2005年3月出版,国内学界悄然出现了一股小小的"竹内好热".据日本一桥大学坂井洋史教授在该年5月的一次中国学术会议上观察,"很多年轻的研究者在没有任何必然性的情况下也动不动提到竹内的名字".[1]这看上去很像近20多年来我国引入各种西方思潮时的那种情形,自然也不排除同样的"接受"结构搀杂在其中的可能;但一个明显的不同是,《近代的超克》的出版,并不是竹内好第一次出现在汉语语境,早在1985年,他的《新颖的赵树理文学》便已经被译成中文发表,翌年,竹内的重要著作《鲁迅》也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竹内好著作在那时的出版显然被中国学界忽略了.那么,事隔20年后,同样一个外国学者和思想家为什么会在汉语语境里遭遇如此不同的命运,尤其是考虑到1985年这一特殊的年份.  相似文献   

4.
与"竹内鲁迅""丸山鲁迅"等日本"学院鲁迅"形象一样,"池田鲁迅"也是在战后日本时代语境中建构的日本鲁迅形象。一方面,池田大作对鲁迅的思想探究和价值传播一直紧贴战后日本变化的时代语境,并积极致力于发掘鲁迅之于当代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池田鲁迅"不同于日本的"学院鲁迅",它是日本鲁迅实用性研究的典范。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以后,池田大作在注重鲁迅"人性革命"思想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发掘鲁迅的文化交流意义和教育思想价值,并以鲁迅为媒介,推进东亚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得鲁迅传播显示出强劲的活力,而"池田鲁迅"也成为鲁迅在海外传播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5.
通过先行否定《呐喊》、《彷徨》、仙台经验、启蒙者、先觉者等现实鲁迅像,竹内好以《野草》、S会馆时期、文学者、非先觉者等为回心之轴,塑造了一个本质为"无"的绝对"文学者鲁迅"。但是,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目的论,使"竹内鲁迅"陷入了一种玄学式的同义反复逻辑,以至于以否定鲁迅来成就"竹内鲁迅",以无限否定至无来证明"无"。"竹内鲁迅"的形式先于内容、语言先于事实、目的先于历史,不过是以竹内好为代表的"二战"期间的日本知识人,表达其无法克服的历史困境和思想危机的媒介。"竹内鲁迅"其实"无"鲁迅。  相似文献   

6.
丸山升的论文集以"鲁迅·革命·历史"的名字命名,固然可以看作是对他本人学术兴趣的概括,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这种排列其实暗中指明了丸山本人学术研究发展的脉络。从鲁迅到革命到历史,这个次序提供了如何达到学术研究的一种博大、浑厚状态的有迹可循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 在日本的鲁迅研究者当中,竹内好先生(1908——1977)影响是极大的。他在一九四三年写了一本专著《鲁迅》,一九四四年由日本评论社作为《东洋思想丛书》之一出版,后又改为创元文库版和未来社版多次再版发行。仅以未来社版为例,自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七年,就印刷发行了十五次。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对这著作的重视。自四十年代起,他的鲁迅研究就在日本获得了“竹内鲁迅”的赞誉。这也可见其巨大影响之一端。竹内好的这部《鲁迅》被认为是“竹内好关于鲁迅研究,的一部具有总括性、开创性和代表性的著作”(见陈漱渝:《国外鲁迅研究状况》、《批评家》八六年第二期),涉及到鲁迅的传记、思想、作品以及鲁迅对政治与文学的看法等一系列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只打算把这部著作中《关于作品》一章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供研究鲁迅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初期,竹内好陆续发表了很多言论.据他说,1945年日本战败给日本人民带来一种"解放感",但他所说的"解放感"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因解脱日本法西斯主义而带来的快感.他同时根据他的经验和问题意识在反思日本人民战败时没能抵抗、丧失独立心诸问题,并因此把日本的战败表现说成"屈辱的事件".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作为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却从军侵略中国大陆等经历所带给他的严重压迫感.因此,战争的结束无疑使得他从长期的忧患、压抑中解脱了出来.可见对日本人民战败后完全缺少独立心的失望、对侵略战争结束的喜悦等多方面的状况共同产生了竹内好独特的"解放感".他以这种感觉为基点,对战后日本的现实发出了严厉的质疑和批判,这质疑和批判构成了他战后言论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青年鲁迅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别求新声于异邦",在日本形成了其深刻与偏颇共存的立人思想.日本因素是造成这种共存状况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俄罗斯文坛上,丘特切夫是与普希金、莱蒙托夫相提并论的19世纪三大诗人之一.丘特切夫一生共创作400来首诗.他的爱情诗首首是惊世骇俗之作,其中以"杰尼西耶娃组诗"(1850-1868)尤为著名.前苏联评论家列夫*奥泽罗夫指出:"丘特切夫的抒情自白作为世界爱情诗的高峰之一,……具体体现在著名的‘杰尼西耶娃'名下的组诗中,它们构成了一部独特的‘诗体抒情小说'."[1](P431)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字典>释"(禾蜀)秫"为"也作‘蜀黍',即玉米."并引<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六回:"该与他的工粮,定住了要那麦子绿豆……若要搭些(禾蜀)秫、黑豆在内,他说:‘这些喂畜生的东西怎么把与人吃?'"<汉语大词典>释"蜀秫"为"即蜀黍."释"蜀黍"为"一种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高粱与玉米当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作物,以上两种训释究竟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12.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知,指知识、知觉、思想、认识;行,指行为、行动、践履、实践.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传习录上)"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1](<传习录中>),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思想在王阳明这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阐述.但"知"、"行"并重的思想实际上是源远流长的.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2](论语*里仁)他要求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者一般从批判性、否定性和破坏性方向上定位鲁迅杂文,也多从这个方面探析并发掘鲁迅杂文及其意义.这是一个我称之为批判性或解构性的视角,这种视角有偏颇之处.因为它不是把鲁迅及其杂文看作一个"整体",不是从整体性方面加以把握,它遮蔽了鲁迅(杂文)更内在更本质性的东西.所谓更内在的东西,就是关于"人的观念".我认为这种关于"人"的观念,在鲁迅那里是作为"基本理念",即根底性意识特征而存在着的.从"非人"到"人",从解构性到建构性,可看作鲁迅五四杂文的总趋向;也是掘发鲁迅杂文更内在意蕴的一个有力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因素"说,其中蕴含了黑格尔式的艺术观念.种族-时代-环境既是理念,又是艺术要表现的内容,艺术家作为中间环节是通过创造性的模仿将理念变成艺术品.丹纳的模仿说揭示了艺术的想像性与独创性、主观性与情感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等本质特征,可他注重艺术个人情感和个性表现的非理性立场与时代所倡导的科学理性精神互相抵牾."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泰纳才具有他在文学艺术上所不断探求的‘代表性'的高度."[1](P68)  相似文献   

15.
好"诗"与坏"译"--评Kenneth Rexroth的英译宋词《钗头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饯钟书在诗歌翻译评论中曾提到好"诗"与坏"译"这一现象.他说"好'诗'是指一个译本以诗而论,也许不失为好'诗'.但是,从原诗的复制角度来说,它又终不免是坏'译'."本文以美国现代诗人Kenneth Rexrorh的英译宋词《钗头凤》为例,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以探讨"好'诗'坏'译'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丸山真男在《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一书中,运用西方理论研究日本古代思想史,引发了其理论上的两难困境。他将这种困境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成书的时代背景和写作动机上,即为了反对"二战"期间狂热的日本主义"超越近代论",对抗法西斯主义。而韩东育的研究表明,丸山真男并未真正摆脱日本主义的束缚,在其思想中潜伏着另一种学理上的日本主义。然而,无论是法西斯分子的日本主义,还是丸山真男的日本主义,都根植于日本的周边文明性格。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思想在192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根源于鲁迅早年进化思路的危机,因而鲁迅"向左转"也是其重建思想地基的过程。鲁迅重新审视了自我与时代的关系,他的左转显示出了主体性的努力。对此,鲁迅翻译了来自日本与俄国多位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的著述,但从进化论的思路出发,他尤为突显出普列汉诺夫《艺术论》的意义。这部著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一方面,它从整体上清理了鲁迅此前对"生物学真理"的推崇,另一方面深刻联系着19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社会学转向。由于更为强调知识的现实能动性,鲁迅转而重视社会科学,借助翻译以及对知识结构的调整,他再次实现了与时代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海德格尔分处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但是,他们都是沿着克尔凯郭尔开凿的精神隧道不断前行的生活勘探者.在他们之间虽然不存在直接的影响关系,但是,由于他们拥有共同的影响源而相遇在"思"的"林中路"上."个一群"的对立性并置是鲁迅"思想原点"和"精神本体"的支点,他对"庸众"的认知与海德格尔对"常人"的哲思存在着许多可供比较阐发之处,这种比较阐发研究可以加深对鲁迅思想深广度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你曾对我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你'不晓得,什么是休息,什么是娱乐.'工作,工作!死的前一日还在执笔."——许广平《欣慰的纪念·献辞》每当读到许广平同志这篇悼念鲁迅先生逝世的献词时,我很自然地记起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说的话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在想,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鲁迅这段话,正是他毕生战斗  相似文献   

20.
穆木天思想和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其核心体现了与"边缘文化"相联系的左翼文学的精神特征,与30年代左翼文学的灵魂--鲁迅有着一致的精神趋向.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性",在这个问题上,穆木天的文艺思想既有重要的价值,又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是与他的"日本体验"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