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民族地区,藏民族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并在西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西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使西藏传统文化为西藏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今藏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西藏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在物质文化方面,特色不突出、宣传力度不大;在行为文化方面,受企业高层领导影响较为明显;在制度文化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精神文化方面,缺乏个性和创新性等.结合西藏上市公司的实际,建立健全企业有自身特色的制度,加强执行力,确立核心理念,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使之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必将有效提高西藏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为西藏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青藏铁路通车在加快西藏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值得我们注意;针对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传统文化已经或有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务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保护其优秀传统文化,使青藏铁路成为传播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或者使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设立的缘起、以"雪域宝鉴"为主题的展览进行了全面叙述。该展览共展出藏族珍贵文物近千件,分"见证西藏历史"和"弘扬藏族文化"两大主线。其中"见证西藏历史"下设"多元一体"、"崭新纪元"两大部分,"弘扬藏族文化"下设"智慧之匙"、"艺海遗珍"和"雪域风情"三大部分。以通过展览,印证西藏主权、继承和保护西藏传统文化、展示西藏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西藏6家民族手工业与高原食饮品业企业为例,分别从经济学(产品的文化价值)与管理学(企业文化建设)角度,探讨了西藏特色优势产业中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如何通过文化资本的投入、开发与利用,达到提升产品的经济价值、强化员工企业认同感、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文章指出,考虑到特色优势产业在藏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地方政府除履行管控和服务职能外,还可以在扶持这类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藏传统杂技的产生与藏民族居住的文化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是西藏传统杂技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演进和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二是特定的地理文化环境创造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藏民族文化,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杂技艺术;三是节日环境为传统杂技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民族节日是孕育传统杂技并使之得以发展的重要土壤.  相似文献   

7.
西藏高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曦 《西藏研究》2006,(3):75-80
文章以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资料为主要依据,对西藏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内涵、经济形态进行分析,以探讨西藏远古人类的生计文化以及高原自然环境与文化面貌的关系。并在对现有材料进行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西藏新石器文化的基本特点,表明西藏高原在新器时代就已向世人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研究,指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随着藏族的发展、变迁而产生的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是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在文化的流变中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标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构建有生命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发挥全新的社会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明代瓷器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娣 《中国藏学》2002,(3):107-116
西藏传世的明代官窑、民窑瓷器和汉、藏文献记载表明:明代内地瓷器源源不断地输入西藏和其他藏区,对改善藏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内地宫廷和民间使用的瓷器也受到藏族文化艺术的浸染,汉藏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在明代瓷器上得到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教育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始终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竞技体育在西藏的广泛开展,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与普及渐呈弱势,有些传统项目甚至濒临失传,由此提出教育应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中担起责任,以满足当代和后代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视野中的西藏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早期西方人对西藏文化的认识入手 ,论述了历史上西藏文化的开放性和保守性 ,着重讨论了回归人民的西藏文化的发展 ,同时对“西藏文化衰落论”进行了驳议 ,并从人类社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人类学视角论述了西藏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文化。文章通过历史比较等方法 ,使人们不仅清楚地看到当代西藏文化是一种充满发展活力的文化 ,而且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达赖集团宣扬“西藏文化衰落论”所要维护的是什么样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时期,从中原地区吸收了内容丰富、富有寓意的文化艺术元素,使西藏吉祥图案的传统崇尚意识呈现出大交流大融合的历史事态,给西藏文化艺术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罗布林卡金色颇章和格桑德吉颇章等木雕、壁画、器皿上绘制的吉祥装饰图案深受中原传统图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传入西藏后,融合西藏本土的民间自然宗教和苯教的风俗、仪式,吸收其他多种文化,开始了一整套文化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影响民俗,熏陶民族性格,其某些基本教义也变成了大众的观念,改变了藏族人的文化心理状态。由于佛教在西藏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植根至深,它的兴衰对藏族人民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宗教社会学研究表明,特定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延续发展的生命力强弱,是视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及其文化传播手段而定。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各种矛盾加剧,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日益堕落…  相似文献   

14.
自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西藏民族文化的抢救、整理、保护和发展工作,从事实和数据中不难发现,这项工作不仅取得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辉煌成就,而且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5.
西藏传统文化动漫化的产业孕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是绿色的高附加值产业,且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西藏有着厚实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具有坚实的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孕育和发展西藏传统文化动漫化产业,应注意文化产业的战略升级规划与再整合,并注意政府引导和相关政策的倾斜,注重有关人才的培养及舆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何永之 《民族学刊》2023,14(2):128-135, 164
西藏历史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高超技术,而且还有着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人与自然之美是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追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是西藏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而依山临水则是西藏城市人居环境顺应自然的价值追求和灵活运用。西藏是一个宗教文化盛行的地区,特别是藏传佛教在元以后渗入西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西藏重要城市和寺庙建筑具有非常特别的神圣和庄严之美。西藏的自然景观奇特壮丽,天地之美形成了藏族人居环境的色彩之美和对人居环境美化的特殊追求。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共同塑造出了藏族对人居环境的审美观念,这对当今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极为宝贵的启示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学术背景、学习和工作的经历、研究方向及成果、对人类学的前景展望等方面对格勒博士作了详细的介绍.格勒作为藏族人,热爱藏族同胞和本土文化,对藏民族的起源、历史、民族同化、藏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他运用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手法对西藏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青藏高原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基于文化的多元性西藏应该建设小城镇而不是大城市、传统的佛教信仰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等一些比较独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推动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日益凸显.西藏作为我国文化大区,虽然自身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亟待破除一系列政策瓶颈.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政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西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结合发达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手段,着重考虑目前区内文化企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未来加强和改善金融支持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可以从如下五方面入手:1、推动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创新,研究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3、探索研究区域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解决文化企业和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4、加强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促进银政企合作;5、加快配套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企业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9.
西藏问题的核心是社会局势的稳定、维护祖国的统一,而其关键在于"凝聚人心",增进藏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无论从学理上还是历史上来说,文化认同都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由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世界极端民族主义在藏区的渗透,达赖集团竭力推行的文化分裂主义,以及发达西方国家推动的意识形态颠覆,都严重地销蚀着藏民的文化认同,因而文化认同危机是当前藏民国家认同中的主要问题。由此,促进西藏群众之国家认同的关键,即加强对藏民进行国家认同的教育和培育,加强我国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坚持同达赖集团进行文化意识形态的斗争,以及加强对西藏群众开展公民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我区文化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文化的产业化程度依然很低。当今,由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增强,所以,目前通过对西藏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启动有效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充分挖掘富有西藏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品牌战略”,利用文化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西藏文化产业化进程,使文化产业在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是必要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