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环境资源承载力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标尺,评价方法是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的测量工具,提升路径是通过环境资源承载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概述的基础上,简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现状,再从定性与定量、可操作性、可预测性角度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测算模型,最后通过对评价方法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关于提升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路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动态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两型社会"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程度是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和比较的重要内容.以自然资源丰裕度、资源使用效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为评价内容,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动态集对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发现了各省资源环境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不同人口承载力标准的指标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人口承载力发展渊源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条件分析框架对人口承载力相关指标的确定进行了仔细探讨.为解析人口承载力与区域发展的内在联系,文章从社会经济状况、环境资源、区域人口状况三系统构建了研究人口承载力质量指数的子指标和孙指标,并就其量化过程提出了不同方法.本文对人口承载力质量指标建设提出了客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研究可以为制定差别化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有必要从水土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择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较为明显,根据常用评价分级标准主要处于中等承载区、低承载区两级.通过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数的聚类分析,将安徽省16个地市分为四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差别化国土空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看,相对于土地资源而言,新疆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疆经济资源严重匮乏,区域经济发展迟缓,动力不足;从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看,无论是以全国为参照区域,还是与其他四个自治区相比较,土地资源仍然是新疆人口最主要的承载资源;从综合承载力看,新疆综合承载力虽大于实际人口数量,处于富余状态,但是,目前新疆人口质量总体水平仍较低,易形成对资源环境的掠夺性开发、破坏性使用和低效率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失衡。提高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我国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对资源承载力是将理想状态区域作为参考标准,将研究区与参照区进行对比,得到相对意义上的资源在某区域内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以全国为参照区,依此计算我国东、中、西部相对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富余较多,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东部地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载,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均处于富余状态。通过对资源承载力现状及相对资源承载力计算比较的综合分析,反映出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广西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选择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计算了 1 978~ 1 995年广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极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 :(1 )广西的综合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 ;(2 )土地资源是广西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 ;(3)经济资源承载力有赶上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加快了资源消耗的速度。在综述人口承载力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计算方法上有很大的突破。而国内人口承载力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其中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有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和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相对人口承载力一般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来研究。适度人口测算常运用生态平衡的生态足迹模型来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新才  王方 《兰州学刊》2012,(11):101-104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以全国和甘肃省作为参照区域,动态分析了1998~2008年兰州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兰州市相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且经济资源成为兰州市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实际人口、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发展是兰州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角度,构建了包括人口、环境、资源、经济、交通、科教、医疗卫生多方面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对5个类别16座中心城市进行综合承载力测度,引入障碍度模型,对阻碍承载力提升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中心城市承载力总体上处于中下水平,其中A类城市承载力水平最高,C类城市承载力水平最低;在动态变化上,大多数城市的承载力变化呈相对稳定甚至是下降趋势;安徽省大部分城市均为可载状态,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提升空间;科教、医疗卫生和经济方面发展滞后是制约安徽省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应重视科学教育,提升医疗水平,助力经济发展,以达到提升综合承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构建了环首都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环首都城市群11个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结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就如何提高环首都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球生态赤字背景下的内蒙古生态承载力与发展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全球生态赤字背景下内蒙古地区的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与发展力进行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内蒙古的区域性生态赤字虽然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接近我国平均水平.由此,对区域生态与环境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资源环境绩效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生态视角下的职业经理人发展,是一个具有生命性、竞争性、自适应性等诸多生态特征的系统.职业经理人生态承载力由经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等三者的合力表征.它可以衡量一定时空条件下,职业经理人生态系统维持其系统和谐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职业经理人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承载一定质量和规模的职业经理人和谐发展的能力.将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概念引入职业经理人生态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根本性社会制度,关系着民生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根据承载力概念对社会保障系统承载力内涵进行界定,提出社会保障系统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2020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社会保障系统承载力状况进行综合测度与分析。对社会保障系统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社会保障系统承载力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各子系统间耦合度逐年下降,系统耦合协调能力也在逐渐减弱。其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系统承载力与耦合协调度最高,东、中部地区相对较低。此外,东部地区经济子系统对社会保障系统承载力影响最大,社会保障子系统次之,而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子系统的影响程度最高。增强社会保障系统承载力,要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保证社会保障分配的合理、高效,实现社会保障承载系统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兴起,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山东东营市为例,对2005年至2009年东营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市生态足迹需求在逐年加大,而生态承载力的供给却在缓慢下降,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出现“剪刀差”,生态足迹赤字有加大的趋势.减少生态足迹需求和增加生态承载力的对策: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以资源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多元化;推动产业生态化改造,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深化体制改革,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体制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解决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内其他各项社会资源投资的配置问题,一直是区域决策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人力资本承载力的研究为这一方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承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山东省2008年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例,完成了山东省17城市的人力资本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并提出了提升城市人力资本承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全国为参照区,通过对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一直呈富余状态,其中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则不断下降。这说明支撑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相当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很大。东北地区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相对承载力,为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要增强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提高经济资源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最终实现整个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单元,其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都具有与一般区域不同的特点,表现为人口规模大而且密集,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生态系统既不完整更不稳定;系统高度开放,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环境极易受到破坏。如何协调城市地区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正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然而正是因为城市本身的特征,导致城市人口承载力在概念、计算方法等各方面与一般承载力计算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稀缺性资源,自开采利用之日起就意味着终有枯竭的一天,而城市对发展的需求具有恒定性和无限性,这种资源有限供给与城市无限需求的矛盾,要求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濒临枯竭之时谋求转型发展是必然的理性选择。本文尝试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三个视角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最后针对三个层面对城市转型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水环境承载力是所有水问题的直观表现和量化方式,也是评判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系统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研究流域生态补偿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有效调节流域内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关系,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而与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可见,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生态补偿之间存在着目的、基础与手段、表现的关系。基于此,在详细分析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生态补偿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水生态系统服务产品的特点,着重从补偿核算体系和补偿实现途径等方面构建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准市场化模式,并进一步完善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