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笔者在美丽的滨城大连,慕名拜访了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柯棣华大夫的夫人郭庆兰。郭老的卧室里摆放着印度前国家领导人尼赫鲁、甘地夫人、拉奥总理、纳拉亚南总统、瓦杰帕依总理等赠送给她的精美礼品。从这些琳琅满目的礼品中看出,郭老长期与印度政府领导人和民间组织保持着友好往来,为增进中印两国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被誉为“中印民间大使”。1939年,风华正茂的郭庆兰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离开了条件优越的北平协和医院,来到艰苦的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担任护士教员。来年夏天,印度援华医疗…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印度人口政策效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和印度人口发展状况为出发点。论述了中印两大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近现代人口迅速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从50年代初期起,两国先后实行了控制人口政策,经40年努力,两国人口政策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由于70年代以来认真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内容的人口政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下降速度很快,目前人口出生率已低于第三世界各国,也明显低于印度。由于中印两国的人口基数很大,按目前增长速度推算,2050年以后,中印人口都将超过15亿,那时印度人口比中国人口更多,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此,中印两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控制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3.
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印两国在对外贸易上既有互补性 ,又有竞争性。在反倾销问题上 ,中印两国既有相同点 ,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是 ,中印两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不同的是 ,中国不仅是遭世界各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而且也是遭印度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但是中国迄今还没有对印度提起过一件反倾销调查。其原因既有中印贸易现状方面的 ,更有印度国内部分人蓄意制造“中国产品威胁论”造成的。我国应当加紧对印度反倾销案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4.
用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中国和印度软件产业进行了对比分析 ,认为中印两国国内软件市场的发展分别受到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约束 ;中印两国国内软件市场狭小 ,软件产业重点放在发展出口上是非常明智的战略选择 ;印度软件产业高的集中度是其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印度作为两大新兴经济体以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贸易合作关系得到了不断深化与发展。但是,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印两国贸易摩擦不断,严重影响了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为此,中印两国需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以进一步挖掘中印双边贸易合作的潜力,扩展中印双边贸易合作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后,中印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两国同意建立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在经贸合作方面,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目前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印实现全面合作的理想突破口:能有效促进两国贸易的增长,促进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萨蒂扬(Satyam)软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首家进入中国的印度软件外包企业。提到中印两国应届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萨蒂扬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罗文德(Raghvendra Tripathi)坦率地说:“中印两国的不同点在于,中国是世界制造工厂,以硬件制造出名,而印度以软件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两个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和印度在向海外寻求能源的过程中,出现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两国已意识到竞争只会对第三方有利,在新自由制度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印两国已尝试在能源领域放弃“零和博弈”战略转而采取“竞合博弈”战略.中印能源领域的竞合关系符合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指导思想.尽管两国的能源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中印能源合作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8年4月中印领导人的武汉非正式会晤推动了中印关系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印度靠近“印太战略”的步伐,也为中印海洋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中国和印度的海洋地缘态势与海洋地缘认知为中印两国的海洋合作实践提供支撑。当前,中印两国相似的发展定位、实现海洋政治目标的“借力”诉求以及应对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需要为双方海洋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中印双方脆弱的政治关系、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以及美国和其主导的“印太战略”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印海洋合作。未来,中印海洋合作将呈现出持续深化并逐渐丰富合作层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一方面印太地区将成为全球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下一个中心地带,中印海洋合作的开展会使印太地区态势更为复杂;但另一方面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是相邻的发展中大国,具有开展双边商品贸易的诸多有利条件,但中印双方商品贸易的现状与两国市场容量极不相称,拓展潜力较大。通过本文的分析,作者认为,中印商品贸易拓展潜力很大,进一步扩大两国贸易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高速增长,这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在长期停滞后重新实现经济增长,证明了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有利于世界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因而有着多方面的世界意义。由于制度环境和初始条件不同,中印两国的发展模式也不同,这表现在市场化路径、开放模式和增长道路的差异。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印两国都面临着挑战。两国共同的问题是坚持通过创造财富来消灭贫困而不要搞平均主义。中国还需要深化以农民土地所有权、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私人财产所有权为重点的产权改革,印度则需要改革其限制社会流动、压抑经济活力和削弱人力资本投资的种姓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印两国是吸收外资较多的国家,特别是两国的汽车制造业,是FDI集聚的行业。两国在汽车制造业引进外资有很多共性。目前,虽然印度与中国差距较大,但不可否认印度在汽车制造业的一些做法卓有成效,使其在汽车制造业成为中国潜在的对手。从汽车制造业看,两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的策略差异,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在1954年4月签订的《1954年协定》中规定,两国在对方国家设立三个商务代理处,该协定1962年6月期满。从1961年开始,中印两国围绕着如何处理即将期满的《1954年协定》,特别是印度驻亚东、江孜和噶大克的商代处,展开了激烈的交涉和斗争。由于西藏平叛后中印关系的根本变化以及印度对西藏地区的全面禁运,中国判定印度这些商代处的作用不仅在于控制西藏地区的经济和边贸,而且还是印度的情报据点。西藏工委在中央的指示下,采取措施迫使印度完全撤销其驻藏商代处。印度商代处的撤销,标志着中印关系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通过迫使印度撤销其商代处,达到了清除印度在西藏地区的政治及经济影响的目的。与此同时,中国中央政府加快推进西藏地区的经济转型,以改变其依赖进口和边境贸易的模式,从而使西藏逐步走上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进程中,西藏工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印两国携手共建共享中印安全共同体,对于缓和两国关系、维护区域安全稳定乃至共创“亚洲世纪”与“世界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安全共同体理论和国际共生思想、中印文明互鉴的价值基础及互惠互利的现实需求和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实践经验等,为新形势下中印安全共同体构建提供了思想指导与可行条件。但是,由于印度对中国存有信任缺失与认同危机,并从海陆双向对中国采取了诸多制衡举措,给中印安全共同体构建带来诸多现实挑战。未来,中印两国需要通过文化交流凝聚价值共识,以战略互信促进互利共赢,以制度规范制订优化框架设计,以非传统安全合作为突破口,并逐渐拓展中印安全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丰富中印安全共同体构建的内容,才能为增进中印关系和破解中印安全困境、维护区域安全稳定贡献中印两国的思想智慧与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教育体制理论为基础,从管理体制和学校体制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和印度两国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中印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求两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些思路,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印两国发展对比逐渐为世界学术界所关注。随着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加快,不少学者认为:因为印度是所谓"民主"政体,最终将在中印发展竞争中胜出。但是,仅从所谓民主、威权等抽象的政体理论,认识印度的政治体制及其治理绩效,并对中印两国发展进行比较和预测得到的结论并不科学。如果从政体、社会结构与政治权力运行视角,从印度政体与传统社会结构,政治权力运行扭曲,政治体制推动国家发展低绩效等方面,深入研究现代印度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发现印度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地区不平衡性以及诸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要实现赶超中国的发展目标尚存在很大难度、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友好合作平台,智库合作在其间发挥着润滑剂和推进器的作用。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不可忽视的大国和中国最重要的邻邦之一。中印智库已经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大势所趋。中印智库合作面临着重要历史机遇,双方友好往来历史悠久、人文交流迈向深入、智库高端人才集聚、权威意见需求迫切;与此同时,也需应对来自第三方力量和不确定因素冲击、制度化约束和独立性缺乏、国际影响力话语权较弱等带来的挑战。提出通过强化政治互信交流、着力培养智库国际影响力、共建共享学术平台及研究成果等发展对策,推动中印智库合作可持续发展,营造两国智库间的友好合作氛围。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6,(7)
如今国际上动不动就把中国和印度比:制造业,服务业,外资,基础设施…几乎无所不比。可是,很少有人比较两国的大学。去年一家国际咨询公司 McKinsey 提出了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的报告。其中对中印两国的大学生素质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结论是印度的大学生明显比中国的大学生更能胜任跨国公司中层管理阶层的工作。由此,我对印度的大学产生了好奇,希望看看印度那些更称职的大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并和中国作一番比较。把手头能找到的资料拿来一看,不禁吓了一大跳。这几年,中国是在打造"一流大学":政府不断增加对大学的投入,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是目前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而且两国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印两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发展成果和潜力也有不少差异。针对两国经济作相应的比较有利于我国取长补短,进一步发展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张培刚先生说过,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进行工业化。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的大国显然对工业化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针对中印两国的基本国情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印度在发展信息产业方法、人才培养机制、面临问题方面给我国的启示,最后得出中国应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