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人文社科研究界广泛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以为,"可持续发展"命题本身即默认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文化艺术天然就是发展、进步中的。因此,文章主要对艺术是否存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元问题"展开探讨,澄清艺术进步论自身所遮蔽的简单化、机械决定论和急功近利等弊端,并提醒对问题探讨中表现出来的西方中心论与文化相对主义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3.
美与艺术在现实中已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它不仅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而存在,而且作为生产力本身而存在。美与科学技术的联姻不仅有助于推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要认清这一点,先须理解“生产力”概念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倘若我们需解释自由在艺术上的限制为何无法打破,只能像萨特所说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拥有自由.西方艺术亦是如此.他们只是在渴望中寻找自由,而无意将所有制度、经济、法律、道德去掉,回到原始的状态下从事艺术,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除了自然规律无法打破,他们也深信上帝是不可侵犯的,而上帝的存在本来就是西方人不自由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理想化是贯穿西方艺术与美学历史的重要观念。理想化首先作为一种艺术方法,经历了从被否定到被肯定再到曲折演变的复杂过程。作为一种艺术美学观念和追求,理想化是自希腊时代以来西方艺术与美学历史保持自身的独特内在联系的重要的基础概念,也是标志西方艺术特色与美学特色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传统文化内核与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音乐艺术,而音乐又是一个民族固有文化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具体体现在精神、语汇、节奏、性格等各个方面。俄罗斯巴扬艺术在其所处文化语境中发生发展而产生的表征,可以清晰的展示音乐现象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是从艺术用感性形式表现理性内容这一基本原则推演而来的,他把艺术放在绝对精神之内,认为“美的艺术”是绝对精神的感性形式,他对艺术的发展持悲观态度,提出了“艺术终结论”,而“终结”后艺术发展趋势则指向日趋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粤西地区流传的冼夫人民间传说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因冼夫人在民众中备受尊敬,冼夫人传说有着深厚的传承基础,体现出历史性和传奇性相结合、浓厚的地缘色彩、富有生活气息、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我国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卓越的治国思想和高超的治国艺术,邓小平的治国艺术既反映了治国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邓小平治国艺术特色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张方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5-147
莫泊桑作为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莫泊桑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中力戒千篇一律。他的短篇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思想深刻,形象丰满生动,语言简洁明快,风格朴实优美,从而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80年代的那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文学艺术出现在一个引人注目的“中心”位置。那时的“文艺休闲功能”理所当然地蛰伏在边缘地带,人们几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在文学迅速边缘化的90年代,“文艺休闲功能”反倒急剧膨胀起来,使得曾极度边缘化的“休闲文艺”却大踏步地走向了艺术生产的“中心”舞台。 相似文献
12.
文艺制度必须遵循社会规律与文艺规律的双重机制,其制度化、体制化、法规化与自主性、自立性、自由性构成矛盾和冲突,从而形成文艺制度的悖论,在其对文艺的保障规范的双重功用中,一方面起着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起着消极的负面作用,由此形成文艺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制度性弊端。必须通过文艺制度、体制、机制的改革才能实现文艺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推动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理论素质修养包括“人生修养,艺术修养,学识修养”三大因素。然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修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加强学生理论素质修养,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调整培养目标,加大理论课时量,彻底扭转传统教学上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并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予以强化和检验。 相似文献
14.
赵海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0):130-133
艺术是人类最重要的才能,是人劳动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艺术的本质是指艺术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艺术这种事物的内部规定性,其特征是真实性、形象性及典型性。艺术的价值取决于艺术的独有特质,可概括为:创造性价值、真理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审美性价值。艺术根据对现实中的美的认识,对美的升华和凝聚。艺术家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超越就是艺术的精神。艺术创作也是一种生产劳动。艺术和美密不可分,艺术美具有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和更理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论文艺传播中的反馈机制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馈是文艺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作品—读者—世界之间纵横交错的诸多关系中实现自身目的的,包括在正反馈机制、主动反馈机制的引导下,使创作符合正确的艺术规律和美学法则,使阅读在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控制下发现并吸收作品所蕴涵的真善美,以保证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完美,提高读者的科学文化素养、道德情操和审美修养,实现文艺传播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校外艺术实践活动、发挥艺术社团的积极作用、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等途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与有的思想家把“思想”视为头脑中的冥想不同,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的思想成为他们人生的“脚本”,他们集“编、导、演”三位于一体,不仅以审美的方式追寻人之为人的美,而且以审美的方式把自己塑造成独特的“人”的艺术形象。这种对人自身之美的塑造,是怀着一个艺术的目的,以追寻中的人之美为尺度,将现实的人生改造成艺术的人生,将普通的常人提升为独特的艺术品,从而使他们的人生具有了永久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西方文艺理论之间具有内在结构上的深层一致性,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在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否定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二者既相互矛盾又互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高校艺术素养课程的构成和组合包括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中的师生角色。理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高校艺术素养课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实践,主要有肯定性的建构功能,转换性的转化功能,否定性的解构功能,它们对应着实践的自由,准自由和不自由,反自由,也就在审美的领域相应地产生柔美(优美),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丑。实践的这些功能通过审美形态制约和影响文学艺术的形态和发展。因此,实践的建构功能通过柔美(优美)的审美形态而产生自由的,和谐、阴柔的文学艺术形态;实践的转化功能通过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准自由的、激荡、阳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不自由的,矛盾、倒错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古典型艺术转化为近代型艺术;实践的解构功能通过丑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异化、变形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现代型艺术转化为后现代型艺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