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州区位优势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咸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3):8-14
苏州在长江三角洲交通枢纽地位的重现,使苏州可能成为"万商云集"的商贸都市,并强化苏州作为高新技术生产和研发基地以及文化城市的功能,从而确保其在江苏率先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林季红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2):65-67
群聚区中的企业可以利用已经存在的专业化且有经验的雇员贮备,从而在吸收新成员时降低他们的搜寻和交易成本.集群是创新的催化剂;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地区特色;,要注重其未来的增长潜力;要重视大企业的作用,不能将企业集群片面地理解为中小企业的集群. 相似文献
3.
试析武汉在"中部崛起"中的区位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萧芍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2):162-164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湖北省的省会武汉具有六大区位优势:一是居于长江中游,能够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是科技教育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位,远远超越其他省份;三是居于"九省通衢"的地理中心,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四是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五是商务成本低,劳动力素质高;六是处于华中商业流通中心这一优越地位.湖北武汉作为"中部崛起"领跑人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苏中区位优势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家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1):12-17
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市及所属15个县(市).苏中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发展区划概念.苏中是江苏的经济次发达地区,历史上曾有过数度辉煌,后因诸多原因失去了区位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判断区位优势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新世纪里,苏中新的区位优势已经显现.交通格局的改变构建了"黄金十字通道",丰富清洁的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南水北调工程和海上苏东建设为苏中创造了新的机遇,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为苏中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苏中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生产总值、中东部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居民人均经济产出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出制约甘肃省地理经济"区位塌陷"的主要原因,总结出"区位劣势"对内陆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以改善交通区位,"聚点带动县域"的反位势发展,以及进行主体功能区划优化区位结构等措施,改善内陆偏远地区区位的边缘化状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作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也面临越来越多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发展中国家中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墨西哥已经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本文通过中国与墨西哥吸收美国直接投资区位优势的比较 ,分析了中国目前吸引美国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和劣势。这对中国利用美国直接投资 ,乃至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7.
面对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 ,江西要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必须正确分析所处区位的优势与不利因素 ,扬长避短 ,制定适合区位特点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唐代四川的区位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中效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0,(1):49-54
唐代是中国西部全面开放、迅猛发展的鼎盛时期四川凭借其既毗邻国都又沟通南北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以其特有的富饶和雄险,不仅充当了长安的“外府”和控制西北,西南的枢要,而且敞开剑门和夔门,在大力吸纳长安文化的同时,又毫不保留地向南,北丝绸之路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竭力向域外传播盛唐文明。 相似文献
9.
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当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国际制造业转移实质是跨国公司价值链“片段化”和空间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提出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并通过学习和创新沿价值链不断攀升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地区的支柱性产业.针对藏区农业发展问题相关文献定量研究和区位研究的不足,本文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理论和优势产业理论为基础,采用区位商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地区17个地州市的农业区位优势作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可供政府部门作决策参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于江苏来说,国际制造业基地目标意味着在10年内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2.3倍。如何实现这一极具挑战性的战略目标呢?大力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是一个可行的途径。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竞争合作机制,能促使成员企业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和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将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发展空间、地理区位、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江苏省应当重点发展信息、石化、医药、纺织、装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6大制造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模块化对制造经济的影响可从行业及企业两方面来考察。在行业方面,模块化使行业原来那种从原料到最终产品及客户服务的纵向链关系,演变为具有并行特征的扁平化网络;在企业方面,模块化增加了新的定位参数,即技术人员在模块化生存中的角色是设计师也是模块生产者。当“模块化”规则打开了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时,利用“模块化”利益重构武汉制造业,无疑是占优的选择。发展武汉现代制造业的新思维包括成为研发和设计基地,培育有竞争力的大产业,鼓励高技术装备企业的发展,吸引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元素到发展经济的大战略中,吸引创新投资基金的投入等。 相似文献
13.
沈阳是我国工业重镇,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进入国家中心城市之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为沈阳明确的战略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突出城市禀赋特色,明确城市定位。沈阳素称“共和国装备部”,正在加速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因此,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特征,同时建设区域经济、交运、服务中心,建设东北宜居都市。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产业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已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各行各业都试图利用其谋求新发展。随着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装备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信息化程度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装备制造业希望通过大数据新兴产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装备制造业与大数据产业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分析不同类型大数据产业特征,从装备制造企业数据分析需求角度,探讨大数据服务产业、大数据整合产业、大数据挖掘产业与设计研发型、产品制造型、批发零售型及一体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数据融合发展关系,提出大数据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为装备制造业借助大数据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新时期辽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二者协调发展对辽宁“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采用灰色关联法对2004—2010年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得出二者具有较高关联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处于后工业化经济时代的当代世界,技能人才对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确保“质优量足”的技能人才成为制造业强国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这加速造成了全球技能人才的激烈争夺,进而引发世界范围内大面积的“技能荒”现象.由此,文章在中国建设“世界制造业强国”的背景下,基于对制造业中心国家——英国、美国和日本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现状和成因探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三国政府和企业采取的措施以及效果,以期为中国有效应对技能人才短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洪怡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77-480
针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问题,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关联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两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并对每种模式做了具体的分析说明。提出以最终客户需求为导向、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等构建新型合作关系的策略。研究结果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框架下的制造业产能合作对于辽宁在开放条件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在比较视野下,利用能力结构关系模型定量分析辽宁与俄罗斯、蒙古两国制造业能力结构水平、匹配性及利益分配关系,指出辽宁现阶段开展制造业产能合作应以俄罗斯为重点,将蒙古作为潜在的合作对象。在产能合作中,具有能力结构优势的辽宁应充当主动推进的一方。利益获取的不对称性可能导致俄蒙两国合作动力不足,对此,辽宁应坚持互利共赢的共建原则,在包容式发展理念下积极探寻合作机会。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3年与2007年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绩效进行综合比较,发现辽宁装备制造业中各类产业的规模竞争力不断增强,资产总计、利润总量和出口交货值等指标在国内继续保持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各类产业的总体经济绩效大幅下滑。因此,辽宁装备制造业今后的发展重心应是探索并实施有效的战略举措,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行业经营绩效。辽宁省应该重点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充分发挥这两大产业的规模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能耗较小、环境污染较轻,其发展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目前该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规模很小,科技经费和科技人员投入较少,科技创新投入水平较低,且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其发展中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产品结构开发不合理、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迟缓、缺乏政府性的培育手段和法律支持等问题。对此提出对策建议:培育和发展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引入其他资本形式,增加体育产业内部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