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线采集"一带一路"国际性企业对重庆市经济管理人才的招聘信息,按照学历要求、岗位描述、主要职责等核心要素对能力模块进行分类并构建出能力词典,较为深入地剖析了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构建了各岗位核心能力表.分析结果表明,相关企业对不同岗位的人才在质和量上的需求均存在明显差异.为提高人才与企业需求的适配度,针对重庆市高校在国际化经济管理类人才供给和培养模式上的不足提出了相应优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线采集"一带一路"国际性企业对重庆市经济管理人才的招聘信息,按照学历要求、岗位描述、主要职责等核心要素对能力模块进行分类并构建出能力词典,较为深入地剖析了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构建了各岗位核心能力表.分析结果表明,相关企业对不同岗位的人才在质和量上的需求均存在明显差异.为提高人才与企业需求的适配度,针对重庆市高校在国际化经济管理类人才供给和培养模式上的不足提出了相应优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6年中国政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而实施创新驱动国家战略.这就要求高校需适应新形势需要,培养创新型外贸人才.结合滁州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情况,分析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发现问题进而在校企合作基础上以"岗、证、赛、课"原则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工程行业"走出去" 提供越来越多的机遇,这也要求高等学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时要注重其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上有新的认识和突破,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唯有这样才能适应工程国际化、世界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以"一带一路"和"16+1"合作为背景,研究中国对中东欧五国的投资现状以及投资策略.在分析中东欧五国投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营商和物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五国的投资需求,为中国企业投资布局该地区的优势产业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斯里兰卡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重要内容,从中长期来看,要落实海上丝路经济战略,保持与斯里兰卡长久友好持续的合作,适当的教育交流策略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梳理斯里兰卡教育体制、教育概况、教育需求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从互利共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斯里兰卡教育交流的相关策略,旨在为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提供参考,促进中、斯合作交流健康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交易迅猛发展,但也带来诸如产品质量标准与标注、消费者权益保护、跨境执法与司法管辖、跨境电商双重征税等法律问题,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探索制定统一的跨境电商法律法规,加强跨境电商司法与执法合作.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法律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跨境电商法律合作机制建立与执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对此,我国应当推进"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以经济组织的名义推动法律合作机制的建立;还应当以区域跨境电商法律合作推动整体合作的实现;此外,应当通过缔结双边与多边条约的形式,推动法律合作机制的构建与跨境联合执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探讨产学合作途径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合作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途径,通过探讨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建立企业教学基地、教师多渠道为企业技术服务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实现校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互惠双赢.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的人才缺口,人才的匮乏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人才需求类型、地域分布、素质特征为出发点,基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提出的国际汉语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如下六个要素:1.培养理念。人才培养需要树立"全球观"理念和"全人类"的格局感,契合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2.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直接目标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3.培养主体。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主体不再仅是高校,而是转变成中外政府、高校、智库、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成的联合体。4.培养内容。建立在现状调查之上的培养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为主,同时融合"一带一路"所需的专业知识,落实"汉语+"的政策方针。5.培养方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国情要求人才培养要以国别化的方式进行。6.培养评价。在满足国际人才培养五个标准的前提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由多方参与建设而成,从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模式还需借助大数据挖掘、数据库建设、AI技术等手段,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的国际汉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工作提供学理支撑和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卓越的工程师以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各相关高校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使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合作双方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本文探讨了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实施校企合作的现状,通过对校企合作状况的分析可见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全纳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对人的社会属性有着特别的要求,而全纳教育能有效地对人的这些社会属性进行培养。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民主平等的教育、参与合作式的教育、多样化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纳教育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亚洲经济缓慢复苏,将以2%~5%的速度增长,而中国的经济将仍以7%的速度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国内经济加快转型,民营企业也将进入"二次创业"的高峰期.民营企业如何改善内外的融资环境,适应新形式,促进经济发展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用企业垄断问题是一个重要法律问题,也是关系到反垄断法适用范围的重要问题。通过公用企业垄断除外适用和我国公用企业垄断的分析,探讨我国公用企业反垄断立法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缺陷的深刻反思,从改进的森林生态服务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理论和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分析了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的基本框架、构成要素和配套条件,并且对构建和完善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调整多类型区域供给政策、完善多元化供给主体体系、发展多渠道资金筹集体系和改进多条件价格形成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公正的、法治的社会,应该对所有公民的基本人权予以普遍的尊重和保障,这更为突出地体现在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制度保障方面,它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从个人功利及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给弱势群体以安全感。各民族文化中都蕴涵着人道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使人类几千年来虽灾祸不断,但仍繁衍至今,生生不息。事实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不需要理由,因为它本身就是人类终极性目的。  相似文献   

16.
论高等教育收费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保月 《南都学坛》2002,22(3):114-119
教育产品又称教育服务 ,是指由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负责购买、生产提供给受教育者的物质形态的消费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活动构成的服务类消费品的总和 ,其特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决定了高等教育实施收费制度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 ;高等教育产品处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 ,属于准公共产品 ,这种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应实施收费制度 ;高代价性、专门性、终极性和多功能性是高等教育产品的重要特征 ,由此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投资应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7.
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核心技术的拥有情况 ,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本文通过分析民族院校专利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发展趋势 ,对比全国高校专利发展的情况 ,从中找出民族院校专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在对这些不足和差距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在民族院校实施专利战略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而目前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尚不够,为此应充分注重源头管理,对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应能及时回应,同时应加强执法力度、投入适当经费研究防控措施、加大食品安全举报的奖励、加强食品安全国际间的交流和改变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以从政策上引导食品的生产与加工等方面来增强对食品生产的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协调发展战略的价值取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终极目标.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平均化和超小规模经营已经成为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严重障碍;土地资源紧缺与土地严重浪费的矛盾十分突出;农田基本建设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及劳动力投入与农民的两栖化矛盾等.土地制度变革过程中,应重视农民的作用;要正确看待土地制度变革中政府的行为和作用;土地制度的变革应坚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土地制度的变革应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