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从意识形态的视野研究核心价值观,探讨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剖析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的辩证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多元价值观,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有其科学内涵,具有阶级性、层次性、能动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提供了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的创新发展,有效适应了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新变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的先进性和大众性的统一。新形势下,科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动反作用理论为指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性理论为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理论为警示,坚持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需要理论内容丰富、价值深远。从马克思需要理论出发,以价值为纽带,阐述了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提供理论启示:立足于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借助于现代媒介的大众功能、落脚于教育结果的认知践行。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在于它自身内在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层次阐明主体的价值诉求,凝聚了现阶段全社会的价值共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开放性的高度统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的精神要旨;将"富强"与"和谐、平等、公正"结合在一起,彰显了"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主要是对中国问题的积极应对,但由于中国模式的世界性影响日益显见,中国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创造性建构及其经验便具有普遍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中国经验和启示表现在:合理的核心价值观建构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核心价值观唯有具体化才能具有现实性;核心价值观唯有包容与开放才有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积极吸收人类核心价值观的文明成果,从而铸就了它在人类社会核心价值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位。  相似文献   

6.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着力在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创设舆论传播的新平台、开创实践活动的新形式、完善制度供给体系方面实现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相互衔接的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7.
文化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文化整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与和谐既具有深层的根基,又包含现代性。整合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保持中国特色,又增加开放性和包容性。整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以形成"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社会各层面产生"共振"效应,从而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观点和总体看法,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立场和态度,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它的实质是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培育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怎样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满足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需要的价值。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人民共享"的价值实践路线,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9.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培养模式和特定的师生群体,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在意识形态领域受到经济全球化、社会思潮多样化、价值观念西方化的冲击更为明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保证教育主权、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制度是利益关系的表达体系,利益构成制度内在的客观内容。普世价值思潮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具有明显制度诉求的错误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开放性和掩蔽性的相关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普世价值思潮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严峻挑战。从逻辑上看,普世价值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构表现为两种路径,即理论解构路径——以普世价值取代普遍真理;实践解构路径——以价值掩盖价值实现方式。这种挑战促使理论界进一步思考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当下的价值观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普世价值思潮的谬误,为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保障,进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持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势渗透和国内价值多元冲突等"内忧外患",是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时所必须置入的重要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认识的深化发展,为整合多样化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和建构社会主义价值秩序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是对国内意识形态"西化"倾向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应对。它的创新表现在:实现了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扩容,体现了其开放性;增添了共通的情感性因素和人类共性话语,增强了其感染力,扩大了其群众基础;分层要求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对象化。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信仰,提高认识、增强认同是前提,落小落细落实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其本质属性为政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政治"属性不能随意抹煞。因此,政治宣传的优势在其中仍然不可随意"丢弃"。在实际操作层面,不能忽略主流意识形态的特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规限于大众传播而"传播失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放置于政治传播中作整体安排,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规制"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策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多元主体"作用;在政治实践中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话语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念是社会的产物和表现,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当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价值观的变迁也随之而来。人们总是在一定观念的支配下行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通常,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起主导作用的、长期稳定的价值观,它不仅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指导作用,而且表现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价值理想。核心价值观是共同体内部类存在的观念准备,它是价值观中最合理、最主要的成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在制约社会主义共同体的价值体系中,对个体的行为起主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社会建设工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应了中国文化建设和社会现实的需要。这就需要在认同方面,从追求社会主义理想事业、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共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入手,着眼价值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方面,注重从思想理论教育实践方面抓起、从贯彻执行力度抓起、从意志培育养成抓起,积极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社会客观存在的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激荡和碰撞,此消彼长,呈现出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趋势,价值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猛烈地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因此,对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价值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反思精神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相一致,是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参照和重要力量源泉.反思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键.反思精神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培育反思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辩证思维方式出发,重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从社会意识层面关注人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意识建构,阐释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培育具有自由、平等、友善意识的社会成员,发挥健康合理、拼搏进取的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塑造富有朝气、团结合作、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系统地回顾与总结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阐述现代化建设与全球化影响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包含诸多内涵的话语形式,其本质功能是意识形态功能,在话语言说中具有宏大叙事的话语特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需要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话语传播四个维度寻找出路,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