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校突发事件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隐患。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呈现出破坏性强、行为极端、瞬间扩散和影响面广等特点。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离散性,防范难度和成本较大,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仍存在形式多于内容、应对干扰因素较多等问题。目前高校迫切需要理性面对危机,建立健全师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建立包括开展全方位预防教育、信息集中收集与分析、重视案例档案库的建设、充分利用微博等手段在内的制度化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预警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突发事件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突出隐患。为了主动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变革的需要,应该重视软性文化力的作用,研究校园突发事件的形成原因、一般特点、危机预警和应对策略,促使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向预见性的科学管理模式转变,把危机管理纳入到构建和谐校园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去。  相似文献   

3.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各类媒体在应对突发性灾难时,发挥所长,充分整合资源,凸显了媒体联动的优势和特点。本文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对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联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且对其产生的功效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媒体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已进入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如何应对和妥善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成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通过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着重阐述突发事件通常经历的潜伏期、发作期、善后期和重建期4个阶段及各个阶段处理工作的重点,探讨了目前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立法,该法中政府行政管理成分居多,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进行民商事调整的法律规定较少,使我国现行法律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所引起的法律问题的民商法调整显得力不从心。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调整中存在的民事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据此提出完善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场是新时代下形成社会共识的熔炉,而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微博舆论场作为网络舆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扮演了事件的扩散器、意见箱及调解员角色。"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之后,便迅速形成了针对该事件的微博舆论场,其表现形态是以最快的速度及时传播最新讯息,并用多样化的讯息表现方式建构着各类舆论话题,表达着不同传播主体的话语诉求,宣泄着网民的集体情绪。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媒体素养与高校突发事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媒体素养与高校突发事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于新媒体时代的90后大学生,其独特的群体特质在各类媒体的作用下极易引发极端事件.面对突发事件,高校应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应从媒体素养的长期教育、建立临时应急机制等方面着手,以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风险社会和媒介化图景的双重背景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舆情加大了政府对"第三空间"的管理风险。本文以微博舆情的价值构建和学理研究为基础,深入剖析重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研究的背景、原因、内容、方法,创新性提出"第三空间"的舆情形成机理,并对微博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机制展开学理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不同领域、地域时有发生,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础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制度也逐渐确立.但从现实需要考察,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法律制度仍不够完备,对行政应急权未给以程序制约,针对政府应急行为的问责尚存弊端.公民权利保障与救济制度也存在缺憾.因此,应从制度完善、程序制约、完善政府同责制度、加强对公民权利保障和救济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突发事件周期性发展的一般规律,把高校突发事件形成过程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处理期三个阶段。通过研究高校突发事件每个阶段的特点,确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善后机制,进而建立较为完备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公安微博新文体是公安机关或民警为了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建立良性的网络警民关系,在借鉴或效仿各类网络新文体的基础上而特别设计的微博博文。在对语篇构式语法以及语篇构式压制进行介绍的同时,试用语篇构式理论的压制观,从混合语类式语篇构式压制和语篇构式结构对语篇内容的压制两方面对公安微博新文体进行解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安微博新文体内部的语篇压制机制是促成网友接受该类语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影响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既包括教职工群体因素,也包括学生群体因素,还包括高校自身管理、服务体制因素和社会群体因素。针对这种情况,要完善高校管理和服务体系,采取措施切实为师生员工解决各种问题;健全和完善紧急预案机制和危机管理与处置机制,加强特殊群体管理;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加强网络媒体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的障碍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公共事件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能否及时应对事件,化解矛盾,实现公众知情权,直接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信力,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事实说明,坚持信息公开是迅速平息事件的关键。但在实践中,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公开事件信息存在困难。文章认为,消解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的障碍,必须将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改进相结合,发挥政府、媒体、民间组织和广大社会公众的合力。  相似文献   

14.
上海时期的鲁迅脱离教授和官员的身份,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同时,上海更加繁荣的报刊业以及政治上的特殊性,使鲁迅后期的杂文更具有公共性。其杂文写作表现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面对革命话语、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话语、商业化文人话语与官方知识分子权威话语时的一种"话语突围"。在这个过程中,他以"人话"的审视为起点,始终坚持"立人思想",秉持"立人话语",始终关注的是公共事务背后的知识/权力关系,其杂文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的规定,我国现行的司法官(指法官、检察官,下同)回避制度有两种,即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而地区回避尚未涉及。要使司法官处于超脱的地位,减少违法办案的可能性,仅仅靠司法官的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制度还是不够的,应考虑建立司法官地区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高校官方微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近年来,高校官方微博的发展也日益迅速。通过对全国各高校官方微博运营情况梳理发现,高校微博具有三大功能即解读学校政策,宣传新闻信息;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树立学校正面形象。通过经营与管理微博,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起来。随着高校微博的媒体关注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加强,高校微博已成为高校与师生和校外人士沟通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类型学社会话语的分析框架将新媒体事件归纳为四类话语即国家(民族)话语、公共性话语、民粹主义话语和文化话语,话语背后分别体现了官方意志与爱国精神、公民性力量、戏谑狂欢精神和文化建构逻辑。这些话语共同构成了新媒体舆情的主要表达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微博中不断出现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这些事件借助微博平台不断扩散和发展,最终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力,引发"蝴蝶效应"。针对这一现象,以"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为例,运用传播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微博舆论中"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因、"蝴蝶效应"所需要的变量以及在微博语境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彰显着一个政党的资源整合与分配能力。新中国初期,各类突发性疫病肆虐,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中国共产党整合组织资源、思想资源、群众资源等执政资源,沉着应对,汇合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对突发危机事件的高效处理。这一实践表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高超的政策水平和高效的执政绩效,遏制疫病的大规模流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消除恐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20.
以逻辑分析和框架描述的“类型-权力”分析视角为研究工具,即“类型学社会话语”分析法,分析新媒体事件的“类型箩筐”及其“话语场域”,将新媒体事件归纳为4类话语:国家(民族)话语、公共话语、民粹主义话语和文化话语,分别体现了官方意志-爱国主义、公民性力量、戏谑狂欢精神和文化建构逻辑,为日益频发的新媒体事件提供框架性的质性认知。分析认为,新媒体事件的话语生产方式代表了一种创新的媒介逻辑,这种新型逻辑推动着“媒体-公民-政府”三者的互动,重构着权力配置机制,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公共治理路径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