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当代加拿大女性文学巨匠,她的小说《潜水鸟》生动地塑造了印第安梅帝女孩皮格特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皮格特人物形象建构的分析来说明女性主义叙事学中的叙事声音在文中所起到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皮奎特·托纳瑞,一个身患骨核病,身份被边缘化了的梅蒂族女孩;潜水鸟,一种在加拿大濒临灭绝的水禽,它的哀鸣诉说着由皮奎特所代表的少数族裔——梅蒂族在被置于“他者”处境下对身份的诉求,对话语权的抗争。本文从后殖民身份角度入手,来解读富含符号意义的潜水鸟所代表的边缘化少数族裔尴尬的身份困境,少数族裔在失语情况下对文化身份的争取,即便这样少数族裔也终难以逃脱被主流文化同化和湮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路得记》是圣经文学中短篇小说的佳作,其严谨的结构和鲜明的形象历来被人们称颂。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结合了不同的叙事空间,它通过文本表层和深层结构展示了希伯来人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显示出蕴含在其中的文化象征与隐喻,从而体现出圣经叙事的历史书写与神性隐喻交织、文学叙事与伦理教化结合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的《无名的裘德》极具空间叙事特点。小说呈现出三大空间:亦真亦幻的"威塞克斯"空间,哈代在小说中沿用"威塞克斯"这一真实历史名称,设置了小说的悲剧空间;人物挪移的地理空间,小说以六个主要地点为空间肌理,勾画出裘德无法逃逸的人生悲剧;自然与城市的对立空间,裘德试图离开农村的自然空间进入城市空间,却成为两个空间都抛弃的边缘人,没有自己的空间归属。这些空间叙事都深化了小说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5.
《盗梦空间》作为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经典之作,在引进国内之初便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该片在叙事策略上,尤其是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表现方式,一直是学界热衷讨论的话题。文章认为该片采用了空间化的时间设置,用空间割断时间的叙事手法以及梦幻式套层结构的形式,使整部影片在叙事上呈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影响下,国内于20世纪末开始出现“空间叙事”这个概念,不同著述中所讨论的空间叙事,所指往往不同,有的指作品中空间的功能,有的指空间的意义,有的指叙事的空间形式,文章以卡夫卡的《地洞》为例,将“空间叙事”视为一种叙事模式来展开讨论。认为,小说中的空间叙事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以空间为叙事“前景”;第二,以空间组织叙事;第三,以空间为意义主体。《地洞》通过空间叙事模式,叙说着现代人的空间体验、空间焦虑、空间危机和空间矛盾,体现了存在与空间之间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叙事学和都市文化的角度,将《嘉莉妹妹》中城市空间具体形态划分为梦幻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两个不同方面,探究作者在叙事中如何以这些丰富的都市空间景观的并置转换,来凸显城市主题,推进叙事节奏。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小说家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自发表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评论界的不断好评。迄今为止,学界尚未从叙事空间角度对该作品所建构的独特空间艺术进行探讨。从叙事空间角度探讨《菊花》中围绕主人公伊莉莎所建构的社会的、地理的和心理的三重空间,揭示出主人公作为女性所遭受的性别的、身份的和心理的压抑状态。  相似文献   

9.
王充本着"疾虚妄"的叙事目的和"求真实"的叙事态度创作《论衡》,叙事形式富于逻辑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论衡》"是而直"的叙事空间,体现了王充理性思维模式。在其作用下,王充重新构建了物理空间和伦理空间。王充的理性思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韩非子》"储说"虽然是寓言故事的集合,但已经具有明显的叙事性,"储说"按照一定的逻辑严密地组织故事材料。笔者从浅层文本空间、深层伦理空间角度来分析"储说"的叙事空间,并揭示韩非的旨归即所建立的君臣秩序空间。  相似文献   

11.
生命叙事是以生命为主体的叙事,它把对肉身的关怀逐步推进到类似宗教的精神境界。生命叙事是对生命现实的反思,它把叩问人类心灵的意义、慰藉和照耀人类的心灵作为自己的使命。生命叙事既要切入个体的生命体验、又要超越个体的生命体验,其最终的目标是催发、振奋人的蓬勃强健的生命力量。生命叙事应该成为作为“人学”的小说最基本、最重要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口头讲述与案头书写均与文学作品的产生有深刻的关系,随着学界对口述传统讨论和认识的深入,我们实有必要分别从口头和书写的视角来认识不同文学传统的形成及其特性.不同的文明由于价值观的影响,其对声音和文字的重要性有不同的定位;而文字产生之后围绕运用文字而形成的力量侵蚀了口述传统原先占据的地盘,形成了文字表征的大传统和口头表征的小传统的格局.探讨口述与书写在不同文明的早期关系,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两个不同的文学传统的彼此关联.  相似文献   

13.
文章谈了仪式研究的文化阐释意义,从"仪式叙事"看中国礼经的文化内涵,仪式叙事、文化认同与历史书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乌托邦叙事的意义——格非《人面桃花》阅读笔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在于梦想的内在性拥有,而在于实现梦想的行动在现实中必然失败的命运。格非《人面桃花》中的乌托邦承担者,都是一些追求梦想的实现而特立独行的人,他们对内在精神的向往和对未来世界可能性的寻求,无不显示个性的生命激情和超越现实的勇气。因此,乌托邦叙事不仅仅是故事层面的反乌托邦性,而是对乌托邦精神的象征性解释。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和杂文大师的鲁迅,实际也是纪实文学大家。他的纪实创作不但几乎占其全部创作的一半,而且也体现出“主体虔敬”“题材庄重”与“守真求实”等特色。他在这方面所开创的传统,与其小说、杂文等一样,不但为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奠定了基础,而且给后世以深远影响。我们应高度重视鲁迅精神在当今纪实“大文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纪实文学创作与理论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与明代节日生活相映照,《金瓶梅》主要叙写了诸如社会交往、祭祖礼神和娱乐狂欢等节日民俗生活内容,它们表现出家庭化、形骸化和浓厚的食色倾向。在艺术上,《金瓶梅》的叙述者运用"在场"与"缺位"的艺术手法,发掘节日的象征意蕴,并通过"反复"与"不平衡"手法揭示人物及其家庭的变化。《金瓶梅》的节日叙写在小说史上并非孤立的存在,它是对"先例"的继承与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叙写的范式,对其后的小说创作产生深刻影响。它也是我们从局部审视小说史变迁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8.
明代闺秀词人书写了其在男性世界中为人女、为人妻以及为人母等不同身份的多元情感体验,表现了明前词中所不曾有的真正的女性情思与女性美感特质。同时,也从理论上提出"诗故非大丈夫事"这一新的观点来肯定女性的写作权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书写"。他们的出现,改变了明前女性词主题单一、性别色彩不够鲜明的局面,把女性词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女性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孔乙己》中,文本叙述者是两个不同的“我”进行的多角度多层次叙事,一层是表面叙述孔乙己的故事,另一层是潜在的自我心理流程的揭示。作者赋予文本丰厚而深刻的审美内涵,表达出哲学寓言层面的象征意义,具有强烈的反省抒情意味,表现了“五四”知识分子的现代主体意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审视。其叙事机制的现代性代表了五四作家对小说叙事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中约有120次的天命描写, 这形成了《三国演义》空间叙事的天命空间叙事部分。天命空间的存在源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天命观, 它由四个层次构成。天命空间对《三国演义》的整体叙事起到了掌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