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苏友好协会是中苏关系风风雨雨的历史见证者之一.随着中苏两党从内部分歧到公开论战,中苏友好协会的功能与活动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与前一时期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机构萎缩、人员锐减、地位下降、活动减少与功能嬗变.经过痛苦而复杂的演变,到中苏大论战后期,中苏友协作为宣传苏联的组织已不复存在,作为对苏交流机构也基本上名存实亡.但是,中苏友协并没有彻底销声匿迹.即便是在此后中苏长期对峙时期,它仍然通过极其有限的、象征性的活动显示着自身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中苏友好报》创办于1952年10月,是中苏友好协会的机关报,由总会机关负责编辑出版,全国发行,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作为中苏友好的宣传阵地,《中苏友好报》伴随中苏关系走过了"蜜月"时期,记录了中国人民对苏友好、学习苏联的全过程,是中苏友好的宣传者和见证者.但是,1956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出台后,随着中苏分歧的逐渐公开,这张以"友好"命名、片面宣传苏联的报纸,终因无法继续完成宣传"友好"的任务,于1957年3月30日出完最后一期,走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研究,大多是在宏观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及国家利益冲突与中苏关系的恶化;意识形态因素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苏两国领导人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的个人因素和中苏关系的破裂;"冷战思维"对中苏关系的影响等等.其中,许多文章并不是单独从一个方面去探讨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而是从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随着对中苏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的学者利用最新解秘的档案,开始研究个案与中苏同盟破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1940年代初,新疆政府由亲苏转向归顺国民政府以后,中苏双方即开始注重发挥美国的协调作用.在国民政府的邀请下,美国于1943年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开设了领事馆.蒋介石在利用1944年新蒙边界纠纷,基本达到移师新疆、试探苏联对外蒙的政策等目的之后,需要美国发挥协调作用,修复暂时受损的中苏关系.为了联合盟国,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反抗法西斯势力,美国最终不负国民政府所望,发挥了协调中苏关系的作用,实现了新蒙边境纠纷的和解.  相似文献   

5.
中苏友好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展的一场全国性运动,政府一方面对民众开展关于中苏友好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在各领域聘请苏联专家。宣教活动是中苏友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改变民众对苏联的负面认识是向苏联学习的先决条件,也迎合了当时中苏两国结成政治同盟这个历史背景。上海在近代以来深受美国影响,所以1949年后首当其冲成为中国共产党新秩序下被改造的对象。通过研究证明20世纪50年代上海开展的中苏友好宣教活动相当成功,达到了政府的预期目的。新中国成立初上海民众根深蒂固的崇拜美国、敌视苏联的观念是如何被扭转的?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在此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苏友好宣教活动对上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场运动?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有必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在利用档案、报刊和口述材料的基础上回答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在纷繁复杂的"冷战"历史中,就中苏关系而言,美国无疑是起作用和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由友好同盟逐渐走向分裂恶化,而美国在这一时期出台并实施了以分裂中苏关系为目的的"楔子战略"。  相似文献   

7.
评判抗战期间中苏关系中是与非的标准只能是国家利益和主权.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曲折发展,以致恶化而发生军事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中苏两国的利益冲突,其中更为主要的是苏联对华政策中的严重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8.
赫鲁晓夫时期,越南并非苏联对外关注的重点。此时苏联的越南政策深受其对外战略和中苏关系发展的影响。中苏分裂发生以前,苏联的对越政策以期望越南民主共和国与其保持外交协调,通过和平统一南方。中苏关系恶化以后,加之越南战争的爆发,赫鲁晓夫对越南则采取了我们经常称之为"脱身"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在华苏联专家曾是中苏经济关系的纽带.然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和中国国内政策的左转,苏联专家在中国"大跃进"的特殊年代里已无用武之地.与此同时,中国已培养出一大批可以代替苏联专家的人才.中共已做好了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苏联专家的撤走和中国自力更生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自此改变了依靠苏援发展中国经济的方针.  相似文献   

10.
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交互作用的产物,而且也是两国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在这一时期应该如何看待和平与战争问题上的严重分歧。这一理论分歧在实践中的反映则是中苏两国内外政策的背异,而此恰是具有"铁板"之称的中苏同盟迅速瓦解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这对昔日的兄弟盟国最终兵戎相向.与之相反,中美关系却随之急剧增温,其间之因果耐人寻味.笔者认为,尽管不能说中苏关系的恶化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根本动因,然毋庸置疑,中苏同盟的解体在一定程度上为中美关系的言和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2.
“楔子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企图阻止中苏结盟、分化中苏同盟、削弱苏联阵营力量的战略工具。美国通过对中苏关系及其变化的认知与研判,适时调整其“楔子战略”予以应对:从最初“一拉一压”的结盟预阻策略,到“共同打压”的强压促变策略,最后转变为“一压一和”的分而治之策略。美国的“楔子战略”对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两国凝聚力从而促成了中苏结盟,也挑起了两国分歧争论并最终加速了中苏同盟分裂。  相似文献   

13.
从1958年开始,中苏之间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逐渐产生了分歧。与此同时,中国与印度在国际领域的友好合作也遇到了麻烦。1959年初,中印纠葛因西藏问题引起,苏联支持中国的西藏政策,但回避了对印度的指责。中印边界冲突发生后,莫斯科采取了中立态度,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赫鲁晓夫访美后来到北京,试图说服中共放弃激进政策,融入缓和进程。毛泽东对苏美亲近早有怀疑,力劝赫鲁晓夫改弦更张。中苏领导人之间发生激烈争吵,会谈不欢而散。尽管事后中苏都意识到彼此团结友好的重要性,但1959年10月中印边界冲突升级进一步刺激了赫鲁晓夫,而毛泽东则不能再容忍苏联对美国软弱和妥协的政策。中苏矛盾表现在中印冲突问题上,其实质却是对苏联与美国接近及缓和政策有不同认识和立场。于是,中苏几乎同时做出决定,公开发表各自对于革命、战争、和平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中苏分歧由此公开化。  相似文献   

14.
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苏同盟则是中苏关系史上的最重要问题。随着双方档案的解密和陆续开放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学术界关于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中苏同盟破裂原因的宏观探讨和微观考察均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成果或可引起对某些中苏关系史的重要结论乃至新中国外交史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1956-1975年因中苏援越程度不同,中苏援越格局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据此可分三个阶段。中苏援越格局演变的因素诸多,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即是其中之一。中苏都把两国关系的演变、外交策略的变动作为本国制定、调整外交政策的基础,从而影响了两国援越的方针和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中苏结盟与中苏关系的演变(1945-195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1950年,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此间中苏关系的发展是体现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侧面。本文以1945、1950年两个中苏同盟条约为基点,梳理此间中苏关系的发展。本文认为,1945-1950年中苏关系的演变是国际格局影响的结果,同时又有力地反作用于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17.
1979-1989年,中苏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这10年,又先后处于美国的卡特政府执政末期和里根总统执政期间,其间美国的中苏政策趋向强硬。这里,美国的外交政策,就成为了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41年以后,随着苏联在中国抗战中地位和作用的下降,国民政府对苏政策从抗战初期的联苏抗日转移到反共方面。这首先表现在国民政府乘苏之危,排挤苏联在新疆的势力,隔断苏联与中共的联系通道,并为此不惜中苏关系的恶化。1943年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国民政府积极谋求改善中苏关系,为与苏联订立同盟条约、取得苏联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而不支持中共的明确承诺铺平道路;1945年国民政府对雅塔尔协定的态度转变和在《雅塔尔协定》框架内进行的中苏签订谈判过程中立场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示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苏政策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我的什刹 《北京纪事》2010,(11):108-109
北京苏联展览馆(现在的北京展览馆)是建国以后、50年代初期北京建设的最大的现代化大型建筑。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的"一边倒"外交策略。当时的中苏关系,只能用一个"铁"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20.
最近,前外交部官员李景贤回忆了当年中苏关系正常化背后几则鲜为人知的故事。中苏"老死不相往来"新中国一成立,出于对国际形势和国内需要的考量,就开始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对外政策。苏联也因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