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她,年轻活泼又充满青春活力;她,在同学问极具人气,还被大家封为"太阳女神";她,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老师,在教学之余管理着学校的广播台……她叫卢笛,是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更是很多同学和老师心中的"小太阳",也是我的"大朋友"。播音主持是她的爱好据卢老师班上同学讲:她既有女神的气质,又有女王的霸气,更有女生的活泼;课堂上,她一丝不苟地讲课,不让人有开小差的机会;下课后,总能见到她那灿烂笑容,她像朋友一样和同学们聊天交流;放学后,有时能在羽毛球场上看到她像小孩一样奔跑;运动会上,她帅气地滚铁环时,步伐是那样矫健……  相似文献   

2.
爆笑     
《成才与就业》2011,(20):53-53
打饭 那天中午到学校饭堂打饭,排在我前面的同学对厨师说:"给我一份那个茄子。"厨师:"那是土豆条。""啊,那不要了,打那个冬瓜吧。"厨师:"那是……萝卜。""这是冬瓜的话那又是什么?"厨师:"那是豆腐。""那还是来个土豆丝吧。你们怎么又做土豆条又做土豆丝呢?"站在她后面的我看着她指着的豆芽菜,差点哭了。  相似文献   

3.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女神"石塑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种雕塑多以孕妇特征突出,如东山嘴出土的两件小型女神像,是中国妇女塑像的首次明确发现。本文从红山文化5500年前"女神"和孕妇崇拜开始,分析4000—5000年之间红山文化墓葬石棚山陶器刻画符号"卍"—"巫"字型甲骨文祖型的出现,研究"商朝—巫咸、汉朝—巫都、蒙...  相似文献   

4.
舒耕 《新天地》2011,(6):68-68
案例:体育课后,一名学生匆匆跑来:“老师,小雪的手机丢了,那是她妈妈才给她的。”听了这话,我马上将小雪找来,问明手机在什么地方丢失的?有哪些同学知道她带手机到学校来。询问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回想谁最有可能。因为这节课我和体育老师正在为运动会挑选运动员,有机会进教室的同学只有两人:一个是长期生病的学生,一个是上课时才请病假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论李白乐府《杨叛儿》与“女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既沉浸于道家的终极关怀,又迷恋干道教的宗教狂热。诗句"双烟一气凌紫霞"这一具有活跃的神话因子的话语,隐蕴着丰盈的道学精神、"弄紫霞"中的非功利性的性观念,是"女神崇拜"在潜心理中不自觉的流露,是道教神灵世界的"高峰体验"。"巫山云雨"和"双烟一气"作为男女交的两个话语,从属于道家和儒家的不同文化语境。前者生发于男性"生殖崇拜"观念,是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对应物象;后者是女神崇拜在男性灵魂里的历史折射和透视,它闪烁着男女平等互爱意识的光与色。  相似文献   

6.
悉尼,是刘璇奥运生涯的顶峰,也是刘璇奥运故事的终结。她风华正茂,体操年龄却已不再年轻。在平衡木上.奥林匹克女神给了她1分钟的时间,这是她人生最卓越的1分钟,刘璇用这1分钟令世界折服。金牌属於刘璇的现在.也属於刘璇的未来。愿女神永远青睐她。龙榜人物背景出生日期: 1979年 3月 12日身高:1.53米体重:47公斤1998年获得世界杯决赛平衡木冠军。1997年东亚运动会体操比赛中获得国体、全能、平衡木冠军。1998年获得第十三届亚运会体操比赛团体、全能、平衡水冠军。1997年全国第八届运动会体操比…  相似文献   

7.
阿蕾 《老友》2011,(7):40-40
刚下班,婆婆打来了电话。我接听后,话筒里传来了她有气无力的声音:"晓蕾啊,我生病啦。你买点菜回来做饭好不好?"我一听急了,连忙问她怎么了,想吃什么。她说:"不碍事,是皮肤病,过两天就好了。我想吃虾,另外你买点排骨吧。"  相似文献   

8.
黑丁 《百姓生活》2010,(7):39-41
都对婚姻现状不满的两个已婚闺蜜,相约各自寻找"后备丈夫"2006年元月的一天早上,北京海淀区一家饭馆的总经理柳红心情郁闷地来上班。她的好友、酒店的合伙人杨桃走过来问她:"你脸色不好,怎么了?"柳红叹了口气:"又和丈夫吵架了。"  相似文献   

9.
小远 《人生与伴侣》2014,(12):14-15
作家韩松落曾说过:真正的女神,一定能控制自己的出场频率,她们偶尔投影,转瞬消失,艳丽又若有所思,在场又不在场,故而总能让人念念不忘。照这个标准来评定,俞飞鸿可以算得上是女神中的女神。跟许多圈内的拼命三娘相比,俞飞鸿显得不算敬业,甚至有些漫不经心。因为在她看来,日子是自己的,无须活给任何人看,只要内心适意,“不红,不婚”也不失为一种完满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0.
王华 《可乐》2011,(2):66-67
不打不相识我是一名公交车司机。一天晚上,轮到我开末班车。很晚了,坐车的人不多,还没走到一半路程,车上的人就下空了。我正准备加大油门,早点将车开到终点交差,上来了一位美女。她站在投币箱前一摸口袋,说:"糟糕,忘带钱了。"她已经上车,赶下去不合适,让她白坐也不行,于是,我掏出两元钱递给她。她接过钱,说:"谢谢,我一定会还给你。"  相似文献   

11.
临水夫人是福建省第二大民间信仰女神,她堪称与妈祖齐名的闽地内陆女神,其信仰产生具有鲜明的闽地历史背景,造神与传播过程也独有特色。  相似文献   

12.
给女儿写信     
周三的黄昏,我接到女儿从学校打回的电话.她无比激动地告诉我:“妈,我收到你的信啦!”听着她欢快的声音,我仿佛看得见她眼睛里透着闪亮的兴奋。“我同学都抢着看,有的同学竟然看哭了。”电话那头。还听到一群女孩在叽叽喳喳地应和着:“你妈写得太好了!”  相似文献   

13.
《女神》中的爱情诗辨析黄泽佩1936年,诗人郭沫若在《我的作诗的经过》一文中说:因为在1916年的夏秋之交有和安娜的“恋爱发生,我的作诗的欲望才认真地发生了出来。《女神》中所收的《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别离》、《维奴司》,都是先先后后为她而作...  相似文献   

14.
先秦女性社会地位研究中的两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女性社会地位研究中,存在两个亟待重新认识的问题:女性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是否决定女性的社会地位?女神信仰真的说明了早期社会中女性具有很高的甚至是支配性的社会地位?实际上,女性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不能单独决定女性的社会地位,它要通过社会评价系统起作用;"女神"信仰理论带有很强的预设性,并不能因此而断定考古材料中的泥塑都是所谓的"女神",也不能因此而断定早期社会中女性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从世界史和人类学的视野来看,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分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以《女神》为代表的抒情诗是中国新诗的重要成果,其在写作中所受到的多种影响值得探讨。其中,屈原辞赋的宇宙观和性别叙事对于郭沫若《女神》的想象力和抒情方式的构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女神》中的"抒情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极其"惠特曼式"的,因而能够对屈原的影响有着精彩的发挥。屈原和惠特曼的影响既使郭沫若的独特抒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也正是他的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16.
王小柔 《可乐》2011,(8):52-52
赵文雯一早狂砸大铁门。我惊醒之后第一反应是赶紧吸鼻子大口喘气,看了看屋里,没着火痕迹,才放心地去开门。这赵姓女子神色慌张:"我车牌没了!" 我揉着眼睛放她进来,边走边说:"车牌是什么?丢了东西得找物业啊。"突然,赵文雯蹿到我面前,双手抓着我的肩膀使劲晃悠:"你的车呢?"她一提醒,我立刻醒了大半。两个女人狂奔下楼。  相似文献   

17.
在《反抗的未来》一书中,克里斯蒂娃反复论证了一个主题:如何保持人的"异质性"。她具体阐释了两种反抗形式:精神分析学的反抗和现代书写实践的反抗,对人的存在做出了一种新的回答:"我反抗,故我存在"。  相似文献   

18.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23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他一看到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间。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大人们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她的回答赢得一阵赞叹。12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嗤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  相似文献   

19.
两规相遇     
刘心武 《可乐》2010,(12):50-50
婷婷过生日,约了三个女生、两个男生中午到快餐店聚会。事前,她征得了爸妈同意。爸妈头天晚上已经在家里为她庆生,丰盛的大餐后,有好大一个蛋糕。爸爸说,她越过15岁,可以有一点儿社交活动了。妈妈说,暑假里,白天跟同学聚聚,天黑前回家,当年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行为,何况那几位同学都知根知底,可以放心。  相似文献   

20.
陈亦权 《社区》2012,(27):60-60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参加了一个同学小聚会,聚会上,大伙儿都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各自的事业发展,只有一个同学,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拿着手机阅读着什么。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她,她告诉我说她的手机里安装着一个唐诗宋词的软件,空闲的时候,她就会拿出来读读,像现在她感觉自己插不上什么话,就独自坐到一边读起了唐诗宋词,此刻正读着一首李白的《蜀道难》呢。我也非常爱好唐诗宋词,就坐了下来和她聊起了。正聊着,几个同学摇摇晃晃地过来叫我们去喝酒,听到我们正在谈唐诗宋词,他们一个个都不屑地说:“切,那是小孩子的玩意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