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之关系的理解,侧重于矛盾与冲突的一面,而对其一致性则有所忽视。其实,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一致性是多方面的,并且有深厚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历史基础。探讨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一致性的意义在于:正确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境和经典作家评判的原意;增强改造黑格尔哲学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意识;对建构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哲学范式具有重要的思维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共时态上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是一开放型纲领式结构 ,它由五大基本方法论原理组成的元哲学为纲领内核 ,以其类哲学与科哲学为纲领的外围组织构建而成。从历时态上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体现为一无限历史重构的过程。它从现实实践问题出发 ,在实践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纲领式内核 ,再把这一内核的方法论原理应用于不同领域、不同对象而形成体系的可变的外围结构。这是一个双向性的应用与重构的无限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通过建构“心”本体,使天道、天理真正贯通在人心,使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主体价值得以彰显,最终为以“人”为中心,以“伦理”为本位的儒学人文信仰的建构和完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王阳明心学既是一种哲学体系,也是一种伦理体系,是一种哲学与伦理相融一体的思想体系,这一特点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也表现了中国伦理史发展以伦理为出发点和以哲学为论证工具的典型学说特征。  相似文献   

4.
健全的人道主义哲学——唐君毅哲学体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君毅一生为求建立一个健全的人道主义哲学--"立人极"而奋斗,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有益于人类与民族的哲学体系.他既重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更重视超主客观的真实世界的哲学.唐先生的哲学体系既庞大而又严密,对中、西、印三大哲学系统,既批判而又有所继承.唐先生也因此常说自己是一位道德理想主义者.他的遗著是人类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成书已有2500多年历史,迄今尚有妙用的原因何在?主要是源于《孙子兵法》中蕴含着一个以势为核的孙子哲学体系。由于孙子势哲学揭示了势与“大事”的关系、势的本质、为势技术、势的运作规律,而势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管理中的永恒现象,所以势哲学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推动战略决策实施、创建竞争优势等广泛的应用价值。《孙子兵法》中的哲学体系与以势为核的哲理特点及其广泛应用,证明了《孙子兵法》既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军事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孙子既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军事家,又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伟大哲学家。  相似文献   

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作者认为重温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对于推动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作者看来,他们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主要原则是逻辑与历史一致,其具体表现是哲学范畴、原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列宁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新哲学体系的起点,不是“物质”,而是“现实的人”。这是马克思新哲学面临的根本任务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规定的,也是马克思新哲学的研究方法所要求的。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的人,是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共同产物,必须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去把握其本质。作为马克思新哲学体系起点的“现实的人”,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范畴按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结构而组成的范畴群。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哲学体系的每一部分都包含着该体系整体的信息,因此从每一范畴或每一命题原则上可推衍出整个体系。每种哲学都包含着哲学的全部原则,每种原则走向极端就会否定自己。所以,不存在纯粹的哲学体系。哲学首先是哲学家个性的一种存在方式,其次才是社会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形成了三个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本文分析了三个形态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别性,试图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线,以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势在必行,但应正确解决几个相关理论问题.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这是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前提.二是必须准确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并兼顾其哲学特征与具体特征,而不可以偏概全.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范畴更新,应坚持学科标准、立场标准、现实标准、通俗标准.四是必须设计出一个合理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应符合同构性、原构性、主构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与伴侣》2011,(9):60-60
婚前女:你原先有过女朋友?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女:死了?怎么死的?  相似文献   

12.
禹康 《山西老年》2011,(3):21-21
电视连续剧《延安颂》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位年轻漂亮、性格泼辣的红军女干部,刚刚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延安,就急着来拜见毛泽东。她来到毛泽东住处时,毛泽东正在院子里摆弄炉子烧水,她望着毛泽东的背影没吱声,笑眯眯地踮着脚,轻轻绕到毛泽东背后,猛然拍了一下毛泽东的肩膀,朗声叫道:“老毛!”毛泽东回头一看,立即惊喜异常,马上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就这一声“老毛”,足见这位年轻女同志与毛泽东关系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05年,就有人在论坛上发帖子,预言这个叫吕夏的女孩日后一定能大红大紫。那个时候,吕夏刚从中戏毕业,照片上的她,没有令人惊艳的美丽,但青涩中却充满灵气,一些说不出的忧郁和宁静,使她和热闹喧嚣的娱乐圈保持着某种距离。  相似文献   

14.
童斯 《社区》2002,(3):62-63
社区意味着什幺?意味着每日能早出晚归地工作、自由地读你喜欢的书,与朋友聊天、看电影,和家里人吃顿饱饭,安稳地睡在自己的床上,还能梦到明天……阿富汗,这个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历经连年战争和内乱,生灵涂炭,无辜的人们每日挣扎在生死线上,面对的是饥饿、伤残和死亡、城市在战火中成为废墟,百姓在兵燹里惊恐不安,哪里是他们幸福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的生死态度可用“吾心光明,亦复何言”来体现,它表明王阳明以人生使命的完成为获得临终安宁的根本途径,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功”层面;在生死价值上,王阳明认为人的生死只有付诸和践履忠信礼义等道德信念才有价值,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德”层面;在生死超越论上,王阳明以“致良知”为“出生死”之道,体现了儒家生命“三不朽”中的“立言”层面。总之,王阳明全面、典型地体现了儒家的生死哲学。挖掘和梳理王阳明的生死哲学既有助于对王阳明和儒学研究的深入,更有助于当今生死哲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论生死哲学的学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的认识要远远多于对自身的认识,这尤其表现在人的生死问题上。本文主要探讨生死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问题,认为:(1)“求生抗死”乃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所以对生与死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有关人之生死问题的研究属于人文科学,所以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相比,在方法上有着许多鲜明的特点。(3)人生哲学、人生学、人生理论人生科学、生死学的研究和叫法各有短长,应该创建一门“生死哲学”的学科,以推进有关生死问题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7.
麻雯 《北京纪事》2013,(8):56-58
这佯的女孩令人过目不忘——娴静时如娇花照水,眼神清澈见底,透着真诚。侯梦瑶身上便散发着这种可贵的气质,纯洁而坚强。当大型古代传奇电视连续剧《花木兰传奇》的导演熊郁见到她时,心中一震:“花木兰就是她了。”  相似文献   

18.
所谓哲学的终结实际上是针对传统的以形上的真理为目标的体系化哲学。从内容上看,哲学终结于自身的发展;从现象上看,哲学终结于科学的发展;从研究主题上看,哲学终结于人们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人的现实生活本身或人的现实的生存状态;从认知上看,哲学终结于人们看破了哲学体系建构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史铁生是从生命的意义中发掘出新意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往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凝重的思考。从史铁生散文的三个重要主题——生死、生命、写作入手,深入分析其散文作品对三者哲学意蕴的挖掘,从而揭示史铁生散文创作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对西方宗教思想的吸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普通艺术教学中所运行的课堂教育的弊端在于;过份注重技能技术,课堂教学程式化,学生视野受限、缺乏艺术激情,使艺术教育僵化、格式化。艺术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气质)和自我感觉为主,应走出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艺术教育模式:利用美术馆、博物馆、专业艺术园区和学校、现代电子媒介技术等,以真正提高全民的艺术意识和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