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同学立子跟我说,护城河那儿有"卖油的",是听他哥杠头说的。我说我告诉我妈去,家里油不够吃,得赶紧让我妈去买。他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哥说的,是一种活物儿叫"卖油的"。咱俩到德胜门河边儿去看看;带上抄子,连逮"老琉璃"(蜻蜓)玩儿。  相似文献   

2.
完美爹娘     
《北方人》2008,(Z1)
结婚那天,妈问我:坐在角落里象两个要饭模样的人是谁?我看过去的时候,有个老头正盯着我,旁边还有个老太太,发现我看着他们时赶忙低下头。我不认识他们但也不像要饭的,衣服是新的连折印都看得出来。妈说像要饭的是他们佝偻着身子,老太的身边倚了根拐杖的缘故。妈说天池是孤儿,那边没亲戚来,如果不认识就轰他们走吧。现在要饭的坏着呢,喜欢等在酒店门口,见哪家办喜事就装作亲戚来吃黑酒。我说不会,叫来天池问一下吧?天池慌里慌张把我的手捧花都掉地上了,最后支支吾吾地说是他们家堂叔和堂婶。我瞪了妈妈一眼:差点儿把亲戚赶走。  相似文献   

3.
她已经不是多年前的她,并且,我知道,我也已经不再是多年前的自己。我们都在光阴的掌心慢慢学会了看透、忘却、担待和宽容,学会了承受和付出。【荠菜和发糕】短短100公里的路途中,接到她的三次电话。不过是问到了什么地方,大概还要多久到家。哥哥说:"婶婶真是老了,越来越唠叨。"我笑笑,没有答话。但是哥哥没说错,婶婶是老了,她已经60岁了,是两个小孩子的奶奶了。  相似文献   

4.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看到作文考题,我想起这首歌。半年来,每当听到这歌声,我心里总有惶惶的感觉。歌声让我想起父母,想起一包泥土。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  相似文献   

5.
刘凌 《社区》2012,(6):48-49
前年,我们在城西买了套商品房。由于"就近",儿子顺利转进那所重点小学。搬家那天,清理好必备的家庭用品,打完包后,母亲说,离得又不远,带着孙子常回家看看,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汽车启动的那一刻,我看到母亲眼圈红了,掏出手帕在抹泪水。这以后,我们忙工作、赚钱、与朋友应酬。原来跟父母说好的,一周至少过去一次。开始我们还能坚持,可这原  相似文献   

6.
是他逼走了我的父母,因为他说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必须承担传宗接代的任务。于是,妈流着泪摸了摸我的小脸,然后跟着父亲一起离开了村子,去了外地做超生游击队。妈临走时告诉我说,在家好好听话,多干活,要懂事。那年我5岁,爸妈走了以后,他说,以后就咱俩在家了,你要听话。我只点头,不说话。  相似文献   

7.
影子 《山西老年》2011,(8):29-29
那天上午我去体检,早上没吃饭早早就走了,体检完回到家就十点多了,婆婆正在和她的老姐妹们津津有味地唠嗑。一看我进门,婆婆立刻停住话题问我:“你回来了?饿坏了吧?我给你弄饭吧。”我看看表说:“不用了,等中午一块儿吃吧。”婆婆起身向厨房走去,边走边说:“要不,就煮几个饺子,快得很。”我想着自己还有没完成的工作,急忙拦住婆婆说:“我还有事,天气太热我也不想吃,等会儿歇歇正好有胃口。”  相似文献   

8.
分数 女儿     
我不知道现在的家长是喜欢我们还是喜欢我们的分数? 一次,英语期中测试我考了92分,班级第一。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妈时,爸妈的嘴就笑得合不拢了,还说丽娜长大准能考上名牌大学。爸爸说:“丽娜,既然你考得这么好,你不是一直想买双鞋吗?  相似文献   

9.
李其志 《老友》2011,(6):39-39
那天深夜,我坐在警队门口的板凳上,仔细地擦拭皮鞋,作外出执勤前的准备,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告诉我,晚上冷空气将会来袭,让我外出时加件衣服。我在电话这头正感觉有些奇怪:平常都是母亲不厌其烦地充当我的"天气预报员",怎么今天突然换成父亲了?父亲接着说:"是你妈让我给你打电话的,她担心她打给你,你会发脾气。"听着父亲的解释,我的心猛然间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相似文献   

10.
匹诺曹姑娘     
张扬得像朵花 我跟林革不是青梅竹马,却在他一任又一任女友面前做青梅竹马状。我的演技很烂,林革的每一任女友都会对我产生怀疑,这几乎是导致他们分手的铁律。每次,林革都很无辜地跟我说:"周丹,要不你就把我收了算了。"我说:"本姑娘信奉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妈妈我想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你一定不是世界上最细心的妈妈。 上次你给我买回一箱牛奶,我在箱子里发现了一张刮刮卡。我把它的虚线撕开来,把有积分的一张和没有积分的一张都放在桌子上。我对你说:“妈,别把它丢了,以后我有用的!”你正在玩游戏,听到我说也就答应了。可一个月后,那张卡确实还在桌子上,不过是没有积分的一张。  相似文献   

12.
小非 《老友》2011,(4):46-47
老龄化社会,什么才是对老年人最大的关怀呢?赡养老人,并不是每个月定时寄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的那样。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自立门户的子女,很少去父母那里走动,有些子女甚至对老人不理不睬,实施"冷暴力"。痛苦不堪的老人即便想要维权,也总因相关法律不够具体而难以得到保护。现如今,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物质养老已不再成为问题,"精神赡养"成为新的社会课题,乃至成为一个法律难题。2011年伊始,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出炉,"常回家看看"将写入法律……  相似文献   

13.
爸爸     
正初秋的早展,天很蓝,秋高气爽。但在这美好的秋日,我却卧病在床。医生诊断说,是病毒性脑膜炎,要住院治疗。浑身无力,心情低落,我微闭着眼睛,静静地靠在床头休息,再也没有往日的活力。那天,爸爸用三轮车载我来医院。坐在车上,我发现爸爸骑得很慢。他一直很劳累,我的病更让他  相似文献   

14.
丽萍 《山西老年》2014,(9):33-33
赵景枝今年79岁,家住闻喜县桐城镇,经过多年自学摸索,练得一手手工"绝活",在当地家喻户晓。赵景枝的画不仅富有黄河泥土气息,更有生活情趣。她说:画画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还会绣花、剪纸、做花馍、表演快板。说着,她就拿起快板表演起来:"保持党的纯洁性,引领社会向前行……"听她说的时候,我能够感染到她内心的澎湃。"我是杂家,啥都干,"她调侃自己"我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也没有拜师学艺。  相似文献   

15.
田小勇 《老友》2011,(6):42-42
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伤了父亲的心。事情的起因是我要买房,父亲一大早从乡下给我送了5000块钱来。父亲把钱递到我手里的时候颇为自得,他昂着头,连皱纹里都是笑意。可是,我怎么能要他的钱呢?我把钱还给父亲,妻子也说:"爸,这钱您留着和妈用吧,我们不能要您二老的钱。"晚上,我给家里挂电话,询问父亲是否平安到家。母亲接的电话,她说父亲回去后就一直闷闷不乐,还说:"你可伤你老爹、老妈的心了。你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我们当大人的,啥力也使不上,心里那是啥滋味啊……"  相似文献   

16.
紫然 《山西老年》2013,(4):24-25
"父亲节"那天,我生平第一次做伴娘,而新娘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后妈。父亲和母亲已经离婚好些年了。像两只受伤的刺猬,他们彼此都不肯为对方做一些小小的让步,离婚后他们不肯见面。我只有在母亲伤感的时候,赶去安慰母亲;父亲寂寞的时候,赶去陪伴父亲。去年冬天,热心的居委会阿姨为母亲介绍了一个老伴,母亲没有怎么推脱,就答应了。父亲得知这  相似文献   

17.
周立波 《可乐》2010,(12):25-25
我妈那时天天打我,除了不打头,其他都是她的打击目标。打了之后,我就像斑马一样到学校去,真的很丢人。两个女同学看到我,老起劲儿了,说:“呀!周立波,你妈妈又买新拖鞋啦?”我问:“你们怎么知道?”她们说:“你今天这个花纹跟昨天那个花纹不一样啊!”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9,(8):60-60
星期六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白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 母亲说:“你们别拦我了,你们回来,妈煮顿大餐请你们,不是受累,是欢喜呀!”我便说:“我陪您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相似文献   

19.
填字游戏     
《百姓生活》2014,(6):70-70
童言无忌儿子早恋,妈妈斥道:"你还小,慌个啥?"儿子愤然答曰:"早晨我睡懒觉,你还骂我不小了呢!"3岁的女儿不听话,她妈说:"再不听话把你扔出去,再捡一个回来。"小女孩低声说:"你捡回来的小孩也是不听话的,是他妈不要的!"中了麻将毒一次,爸爸写了个"口"字问儿子:"这是个啥字?""白板。"爸爸又写了个"东"字,儿子说:"东风。"爸爸气得打了他一巴掌。儿子哭着用镜子一照说:"你怎么把‘五条’打到了我的脸上?"  相似文献   

20.
真情无价     
9岁的女儿经常因为迷恋上网耽误学习,而被我和妻子责备。我们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爸妈省吃俭用花钱供你上学,你就用成天上网来回报我们?"这一次,女儿或许是听烦了,竟然生气地朝我们喊了一句:"你们为我花了多少钱,我长大后加倍还你们成不?"我被这突然一问击中,愣在那里,女儿则甩门进了她自己的房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