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塌方式腐败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在理论界和媒体报道中常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腐败的另一种新形态。从较早时候的"安徽萧县腐败案",到"中石油腐败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腐败案",再到"湖南衡阳贿选案""广东茂名腐败案",这种腐败愈演愈烈,涉案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不仅严重败坏了政治生态,还损害了党和各级政府的形象。然而,对于塌方式腐败,社会理解还普遍停留在多人腐败、腐败窝案的一般认知层面。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许多国家都在为腐败而头痛,是因为"腐败"与"危险"之间可以划等号。不少国家出现动荡,甚至引发战乱和分裂,原因不管有多少条,腐败总是其中一条。"当前最大的危险是腐败"这一命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梁胜  傅翔 《决策探索》2003,(10):31-32
提起腐败,社会各界人士都切齿痛恨,即使一些腐败官员自己,在谈到腐败时也会拍案而起,慷慨陈辞,把腐败骂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近几年来的全国性的反腐败大行动,确实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官场腐败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遏制并非根绝,仍有少数官员在顶风作案,不过他们变换了手法,使腐败变得更为狡猾和贪婪,让人不易觉察,甚至从"幕后走向了台前",由掩掩藏藏、偷偷摸摸到合法化、公开化、大众化,由个人行为、小团体行为到政府行为、组织行为、集体行为,应该说,这是在反腐败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腐败形式.  相似文献   

4.
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问题主要出现在资金管理使用、政策制定执行和干部思想作风三个方面,体现为腐败主体的集中性、腐败环节的关联性、腐败行为的隐蔽性和社会危害的直接性等主要特征。解决基层扶贫干部"微腐败"问题,必须从监督问责、成长渠道、容错纠错、激励表扬、心理关怀等方面精准治理,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科级官员腐败大案频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千万级"小官大贪",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我们的神经,考验着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何小小科级官员竟有如此巨大能量?从这些贪污个案研究共性,我们不难发现,"小官大  相似文献   

6.
郝吾辈 《领导科学》2012,(24):20-21
"在某月某日之前上缴非法所得的,可免予追究","将礼金打入廉政账户的,不视为受贿"……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像这样的介乎于情理与法理、党纪与国法之间的"灰色地带"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一些腐败案件中凸显出来,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非常之法往往出现于非常之时,用于解决非常之事。"灰色地带"身后的背景是中国反腐败的严峻形势。民众似乎对腐败越来越麻木,人人深受其害,但又深陷其中,大家痛恨腐败,更痛恨自己没有腐败的机会,腐败在某种程度上已深入了  相似文献   

7.
从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案例来看,无论是"老虎级"的腐败大官,还是"苍蝇级"的腐败小吏,其腐败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家族化""圈子化"及山头主义。腐败呈现出以一个"主要的权力人物"为中心,按照"亲缘信任"的原则,以"水波涟漪的方式"逐步扩散,形成"圈与圈"相套的系统化腐败圈子和链条,这其中,不但包含了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直系血缘关系,而且还包括七大姑八大姨、同学、同事和战友等,形成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2010年全国"两会"前的民调显示,"反腐败"依然是居民众关注热点。随着科学发展,对于腐败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研究工具和视角。本文主要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探索"反腐败"问题中,对腐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提出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决策探索》2011,(9):80-80
一个地方出现腐败,党纪国法绝不允许,特别是主要领导腐败,带坏队伍、带坏风气,影响面大、危害尤烈,要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发生的腐败案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既要集中打击少数严重腐败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0.
王茜 《办公室业务》2012,(16):43-44
<正>近几年,一些领导"身边人"的秘书,成为利用职权或职务进行腐败犯罪的高危人群之一。党政秘书腐败是国家机器上的"锈斑",其危害甚大。他们不仅因贪欲膨胀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严惩腐败秘书之余,人们不禁要追问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走上了腐败之路?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秘书腐败屡禁不止?应采取怎样的积极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探究党政秘书腐败的原因,有人文精神削弱对秘书文化的负面冲击,有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有领导腐败的恶劣影响,有对秘  相似文献   

11.
张捷 《管理科学文摘》2010,(19):132-133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企业民营化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但在企业民营化的过程中随之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一些社会问题,腐败现象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党和国家始终将反腐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多次提出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抵制腐败现象。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本文在分析论证我国现阶段的民营化导致的腐败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防治腐败的战略目标不能追求根除,只能追求最优;现阶段的腐败问题只是我国社会前进中出现的非主流问题;防治腐败既要重视遏制当前的腐败,又更要重视预测腐败的发生趋势;现在就要做好应用科学技术防治腐败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从"制度—文化"的双重角度入手进行反腐是当前我国反腐的主要方式,但腐败依然发生,并且还出现了奇奇怪怪的现象,继续损害着党和人民的形象和利益。如何创新反腐机制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挑战。将"制度—文化"转向为"制度—文化—个人"的反腐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一方面,个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拒绝腐败,也可以成为腐败的监督者;另一方面,个人与制度、文化彼此关联,环环相扣,从个人层面加强建设,可以完善"制度—文化"的反腐体系,从而精准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腐败亚文化",一般是指腐败群体内部乃至全社会范围内流行的各类容易引发腐败的潜规则和文化意识。这种文化包含着对腐败现象一定程度的容忍、羡慕甚至仿效的潜意识。一些权力拥有者把权力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换,并丝毫不以为耻,反而将其视为一种合理存在。而一些普通民众的潜意识里隐含着对权力的崇拜,甚至一旦有机会便迫不及待地亲身实践腐败,从而为腐败的生成创造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当下中国老百姓对腐败的态度远远没有达到"零容忍"的程度,不少人就对"贪腐的能吏"心情复杂,甚至抱有相当的同情。殊不知,这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反对腐败、政治生态向好的大背景下,重用"改革促进派""政治上成熟干部"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在实际选人用人工作中,政治成熟型干部的标准却出现了变形异化现象,隐性标准大行其道、大有市场,好标准没有"真落地",好干部没有"好前途",导致官场"逆淘汰"现象,伤了好干部的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那么,政治上"成熟"标准异化有哪些表现,深层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15.
韩勇 《领导科学》2012,(17):38-39
英国剑桥大学阿克顿勋爵曾写道:"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伟大人物也几乎总是一些坏人,甚至当他们施加普通影响而不是行使权威时也是如此;而当你以自己的行为增强上述趋势或由权威导致的腐败真的出现时,情形更是如此。"因此,国外学者Schi11ing(2009)、Tepper(2000)等人呼吁领导科学的研  相似文献   

16.
<正>腐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一旦发生,将会使民心涣散,并给国家带来不良影响。反腐倡廉一直是党和政府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彰显了中央坚决反对腐败的决心。近年来,大数据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应该利用大数据精准化的特点,建立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创新腐败行为预警机制,形成廉政预警的新模式,构建与大数据技术相适应的廉政评价指标体系,将公职人员的行为置于阳光  相似文献   

17.
当前,领导干部双重人格的问题十分突出,它是腐败的催化剂,与腐败相伴相生、相影相随,严重影响干部队伍的纯洁。一、领导干部双重人格的行为特征领导干部双重人格,就是在是非面前既"是是"(肯定正确的),又"是非"(肯定错误的),或反之;或在是与非之间游移不定,稳定性差,摇摆性大。其行为特征主  相似文献   

18.
只要一提起贪官和腐败,人们肯定首先想到的是陈希同、成克杰、陈良宇等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大贪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脱颖而出",竟能搞出"惊世骇俗"之举。他们以权谋私、疯狂敛财的"运作"过程,比起"大官"来,别具"特色",同样值得  相似文献   

19.
王莉 《办公室业务》2020,(10):49-50
当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老虎""苍蝇",这些腐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海事基层单位人员思想.为了更好地构建海事系统清正廉洁的政治氛围,在扎牢制度笼子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廉政文化的建设,筑牢海事人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根源上杜绝腐败.  相似文献   

20.
可怕的腐败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被称为"古老的顽疾".从私有制社会产生和政治权力出现之后,腐败现象就与人类文明如影随形,挥之难去,腐败与反腐败构成了人类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