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本刊邀请著名女性主义学者荒林主持“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二月推出第一辑后,获得了相当反响,现选发与第一辑构成响应的第二辑学术专栏,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主持人荒林的话】首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后,关于和谐女性主义话题、网络前沿和视觉媒介时代生活与性别的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凌菁、梁瑛《网络媒介与女性话语的建构》回应了赵莉文章观点,提出网络空间是话语建设的竞争场所,女性话语建构有困境但更有机会;而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继续传媒环境观察,对于女性在主流报刊中的边缘位置作出分析;吕宏《电视剧中的母亲身份观念解读》,不仅从我们熟悉的电视视觉文本剖析性别构成,更深入探讨女性在收看电视剧这样的日常家庭生活方式中获得什么样的性别主体感受,指出,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上了隐性的一课。视觉和数字化的时代,为我们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提供可能性与契机,但开始重新定义传统和习俗中的很多东西,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困难呢?各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与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一样,将秉持民主平等和对话的学术原则,追求创新和高品位学术理念,期待您来参与和批评,欢迎您的思想加盟。联系网址http://www.alleyeshot.com邮箱alleyeshot@263.net  相似文献   

2.
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路已经将人类引领到网络前沿,无论是草根阶层随意徜徉的博客空间,还是党中央名下的网络报纸,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随着参与的亲切体验,日益成为人们探索自我身份的场所。女性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参与状况如何?对于女性主义的价值何在?首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推出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请您和我们一同参与网络传媒环境观察,身临其境领会女性主义视野的意义。《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则从我们熟悉的网络“芙蓉”现象剖析性别构成,从中发掘另一番新意。此外,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一文在和谐文化背景中提出和谐女性主义的概念和内涵,指出和谐女性主义是两性关系重建的基础,是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这篇论文可以看作是中国女性主义者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参与。各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与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一样,将秉持民主平等和对话的学术原则,追求创新和高品位学术理念,期待您的参与和批评,欢迎您的思想加盟。联系网址:http://www.alleyeshot.com电子邮箱:alleyeshot@263.net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女性主义批评传入我国后,一度曾引起文坛纷纷加以借用、发挥,在女性主义批评的大旗下,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以女性描写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理论批评.文章分析了女性主义批评写作在我国文坛发展中的一种“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4.
论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对女性主义批评的责难有不少并不恰切。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真正的不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批评观念先行,批评视点及方法较单一,未充分重视作品内部全部的复杂因素,批评的“文学性”学术品味不足;二是信息大量重复,缺乏沟通与学术尊重,表现出学术态度的轻率浮躁,文学批评的坦诚性不足。这是真正的危机所在,不克服这两方面的问题,调整批评策略,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或者说“性别诗学”研究难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叙述女性主义生态批评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描述生态女性主义和环境公正之间的关系;提出性别平等的跨学科研究方式;探讨生态批评的种间关系;发展一种更广泛的、跨文化的女性主义生态批评;利用生态女性主义种间生态心理学的发展成果;发展更基于批评的女性主义生态区域主义。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后结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评价产生于后结构主义以及广义的解构批评理论氛围里的七十年代以降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盗用”了后结构主义“们”的批判工具又对诸多后结构主义进行了严历的批判或移置,因而后结构主义的当代危机并未兆示女性主义批评的式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迅速向传统学科渗透。为配合联合国“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方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各国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划以实现性别平等的主流化。女性主义在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介入为艺术教育引入女性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源。本论文结合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等艺术教育的主要方面,从女性主义作为知识、观点和教学法三个层次探讨了在艺术教育中实施性别平等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这个课题具有综合性系统研究的性质,又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一不要说需要涉及的学科,诸如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和文学史学、现代叙事学、女性主义批评学等门类繁多,就说题目标示出的“社会性别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的跨度就足以令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9.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成果,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女性形象”批评、“女性中心”批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多元文化身份”批评。在文化多元的当今时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在尊重差异与个性的基础上走向融合,不断完善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丰富文学批评的视域。  相似文献   

10.
本刊邀请著名女性主义学者荒林主持“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二月推出第一辑后,获得了相当反响,现选发与第一辑构成响应的第二辑学术专栏,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主持人荒林的话】首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后,关于和谐女性主义话题、网络前沿和视觉媒介时代生活与性别的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凌菁、梁瑛《网络媒介与女性话语的建构》回应了赵莉文章观点,提出网络空间是话语建设的竞争场所,女性话语建构有困境但更有机会;而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继续传媒环境观察,对于女性在主流报刊中的边缘位置作出分析;吕宏《电视剧中的母亲身份观念解读》,不仅从我们熟悉的电视视觉文本剖析性别构成,更深入探讨女性在收看电视剧这样的日常家庭生活方式中获得什么样的性别主体感受,指出,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上了隐性的一课。视觉和数字化的时代,为我们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提供可能性与契机,但开始重新定义传统和习俗中的很多东西,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困难呢?各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与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一样,将秉持民主平等和对话的学术原则,追求创新和高品位学术理念,期待您来参与和批评,欢迎您的思想加盟。联系网址http://www.alleyeshot.com邮箱alleyeshot@263.net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一门语言对其形式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必须重视对语言的形式要素如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学习.但语言形式只是语言内涵的载体,因此,更应注重的是对语言内涵的领悟和掌握,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来对待语言教学是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一门语言对其形式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必须重视对语言的形式要素如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学习。但语言形式只是语言内涵的载体,因此,更应注重的是对语言内涵的领悟和掌握,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来对待语言教学是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刑法全球化"指的是各国刑法对世界不同国家刑事法律吸收方式多样化的逐渐延伸.这一趋势有其深刻的原因,既有外在的现实因素,也有内在的理论基础."全球法律与地方秩序"为刑法全球化提供了参考模式,"全球化与本土化"则为刑法全球化指出了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香港地区和内地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职务犯罪侦查制度。香港由廉政公署对职务犯罪进行侦查,而内地的职务犯罪侦查权事实上由纪委监察机关和反贪污贿赂局分别行使。香港和内地的职务犯罪侦查制度,在多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香港廉署的相关制度对内地的职务犯罪侦查制度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看不见的手”是斯密经济学理论中引用频率最高和最为著名的概念。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应该从分析它在人的利己心和利他心之间所起的桥梁和中介作用的基础上 ,揭示其所蕴含的伦理价值 ,进而深入探讨“看不见的手”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外和香港助学贷款工作成效显著,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明确政策体系,保持政策的长期性和灵活性;要完善法律架构,规范契约行为和违规惩处;要完善诚信教育,建立银行诚信档案;同时,要积极推行生源地贷款工作。在这个基础上,深圳和沿海发达地区可以率先考虑建立学生资助机构,专门负责大学生资助工作,加大政府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开创大学生资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在本质上是人类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活动和过程.人类存在的前提是实践,实践是人的"类"标记,人的社会性实质上是实践性,因此实践是人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的职责是: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规范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8.
分析美军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美国国防部的职能和任务使命分析、2010年度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在Cyberspace方面的有关内容研究,探讨了美军成立网络司令部的动因,便于正确认识Cyberspace及其特点,有效开发和利用Cyberspace.结合雷达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Cyberspace中雷达系统的功能及技术构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探索了小说与媚俗的关系。主要观点为:一,小说的诞生就是人类媚俗本性在艺术领域的一个表现,而对媚俗的逃离和拒绝同样是小说的本质,小说的发展就是与媚俗相抗衡的过程。二,媚俗:小说家和小说的蛀虫。它消蚀着小说家的心灵、独特的语言和小说所应具备的诗性超越意向。三,小说家应该坚强地保护自己的感情,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向媚俗抗衡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挫折的起因、个体遭受挫折后的反应、挫折的防卫以及如何提高挫折的承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