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领导为基层自治的良性运行提供了政治保障,它要求乡村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农村政治事务的决策遵循自治的原则.使基层自治的发展更加规范和理性。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农村基层自治的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也是中国农村基层实行民主自治的政治特色。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可以更好地使乡村社会形成健全的政治体系和良好的自治状态,使整个社群成员对基层自治形成发自内心的坚守和由此而形成艮好的基层社会秩序与状态。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在基层自治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具有鲜明的政治内涵和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自治与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由国家法律认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的一项重要基层政治制度,在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方面有重大价值。但是这一制度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农村基层自治政治文化氛围的形成、塑造农村基层自治的合格政治主体、完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而这三位一体的三个方面又都只有通过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4.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对其性质和特征的理解,凸显着其独特的价值认识原则。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价值主体与三个价值客体(即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思维客体)之间的关系上。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提醒人们必须遵从辩证的思考认同与选择的关系,这也是时代特征的价值观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天人关系”是中华文明的本质所在,它不仅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价值的体现,它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态人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以人—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环境)和谐共生为精神旨归,以协同进化为价值目标,以社会责任和代际、代内公平为根本规范,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人。社会生态人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孕育着生态伦理价值;人与社会协同进化倡导社会和谐的价值实践表现着社会生态人的和谐伦理价值;社会生态人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追求,担当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代内代际公平的社会历史责任,展示着社会生态人的责任伦理价值;社会生态人不仅是对个体人性的理想期待,也是社会组织、单位和社会群体的思维和行为的象征和典型代表,是集体意志的理想代言人,内涵着制度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基本取向及与民休息的施政策略,进而论述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最后指出老子的施政策略实质上是一种改革政治体制弊端的以便更好为百姓服务的政治伦理思想,其理论价值对我国当今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伦理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伦理主张把道德对象的范围扩大到人以外的生物 ,把关爱、道义、责任的原则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文章在阐述了生态伦理基本思想基础上 ,讨论了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及生态文明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伦理及其特征的分析,说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现实价值,为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0.
政治的基本功能在于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理性批判,其目标是对政治活动作价值评价和价值定位,从而在政治共同体的政治实践中通过一定的价值建构,使得政治人获得对自由的追求与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因而政治不仅具有价值性,而且具有伦理蕴含,政治伦理的功能就在于为政治价值的建构提供必要的道德论证。政治主体不仅会形成一种普遍性的政治价值,而且也会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审视、选择并确立最适用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政治价值规定了政治实践的方向,并通过政治伦理来保证它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治输出尤其在农村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必须有效地遏制地方保护势力与国家政治输出的对抗,建立快速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推广电子政务,完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把原则的坚定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政治输出要掌握一个度.  相似文献   

12.
喀什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显著特点:社会政治是稳定的,但又潜伏着不少不稳定因素;政治制度化开始起步,但程度很低;政治民主程度显著,但与高标准要求还有距离;政治效能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但总体偏低。这说明新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既有特殊性,又有复杂性和艰苦性。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从实际出发,切实推进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民主的成长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民主实践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行的农村基层民主是适应农村改革后维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及相关权利的需要而形成的,它保护家庭农场生产的正常秩序。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育、发展,农业公司不断压缩家庭农场的生产与发展的空间,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这一变化将导致农村基层民主从村一级提升至乡(镇)层面,村民自治转变为乡镇自治;民主的内涵也将发生变化,农村基层民主不再是大众民主,而是实质上的精英民主。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对政府救助需求的多层次化等为基层政府进一步深入农村、化解纠纷,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契机。而就基层政府在组织协调、防范预警等功能作用的发挥看,同时面临着权力滥用、权威失落、职能缺失等行为困境。因此,有必要在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上,就更好地发挥基层政府在农村纠纷排解中作用,从运行机制、政府责任、外部监督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学内部各派的争论归根结底源于对价值概念的不同理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对于价值理解的分歧表现在对价值主体范围的认同不一致。消解生态伦理学内部纷争的有效途径是重新理解价值概念。  相似文献   

16.
17.
儒家生态伦理传统的现代价值包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克服、对科技理性过度膨胀的遏制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三个方面。“参赞化育”这一价值论原理的提出,可以较好地解决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对立。儒家区分“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看法,对于遏制现代人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将会发挥制衡作用。儒家的生态伦理观要求我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为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于我们促进中国和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政治自治思想建立在其"自治的本体论"基础之上,并以其异化理论为逻辑起点,其具体内容有:将社会自治与国家机器的消亡联系了起来,认为社会自治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把握政治自治,将政治自治理解为个人自由支配自己权利的重要形式;认为无产阶级民主的实质就是政治自治;在具体实践中有必要实现直接自治和间接自治的有机结合,也有必要采取地方自治和民族自治这两种具体的自治形式.  相似文献   

19.
孔子思想当中富有深厚的生态伦理意蕴,并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当代,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日益显示出对人类生态实践的巨大意义,对于我国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乡村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传统审美意识中重要的一类空间表层。在乡村审美中,视听带来的审美知觉在传统的时空一体观中经由静观的审美走向流观的审美体验,从而帮助人们摆脱现代物欲的困扰,开启人与自然在乡野原生态中的对话。乡村视听审美的提出,是基于当前人们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并伴随着生态恶化、环境破坏等一系列严峻现实问题出现。乡村有着有别于城市的生态功能和审美价值,让人们能够在当前环境所遭遇的困境中从视听审美和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寻找新的审美主题:追求人与自然的契合感与亲密感,反对技术文明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分离对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