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代梅 《南方论刊》2011,(4):100-101,99
高职学生行为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其特点在于冲突及其变迁和强制性。作为教育者,要善于通过以下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化解冲突行为:开展冲突教育,提高学生人际协调能力;正确认识冲突现象,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减少人际冲突事件;教师行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就业歧视。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民工政策已经趋向相对公平,但是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国农民工在就业准入、从事行业、劳动工资、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方面遭遇到了歧视性对待。农民工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主要在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三个方面。要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必须转变对农民工的歧视观念,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政府需要建立健全农民工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发挥企业工会职能;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逐步消除社会歧视。  相似文献   

3.
自雇佣已经成为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方式,本文利用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对农民工自雇佣的就业效果以及影响农民工自雇佣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事自雇佣的农民工获取了更高的工资收入,具有更优的社会资本以及相对比较高的社会融入感,但同时也具有更重的工作强度;教育显著提高了农民工从事自雇佣的概率,而与家庭成员有关的社会资本则不会对农民工的自雇佣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年长的、已婚的、男性的农民工成为自雇佣者的可能性更高,失业经历只会显著提高女性农民工从事自雇佣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与企业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表现:价值目标冲突.就企业而言,追求企业发展是企业的价值目标;就农民工而言,打工挣钱,谋求自身发展是他们的价值追求.这种差异客观上会导致价值观冲突.价值认知冲突.农民工自我价值认知偏低;企业对农民工存在偏见和歧视.主要原因:农民工与企业价值目标差异产生价值观冲突;农民工价值客体匮乏导致价值观冲突;城市人的偏见及其错误观念影响价值观冲突.化解对策:积极调适价值目标差异;认真解决农民工价值匮乏问题;适度调适价值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5.
我国垄断企业劳动关系中的人身依附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垄断企业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劳动关系具有类似于封建社会地主与佃农之间的人身依附特征,这种雇佣关系严重损害了公民就业机会平等的原则,造成了资本与劳动的严重异化和社会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有必要进行治理。其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实施垄断企业劳动关系流通领域的严格法规监控,彻底消除垄断企业人员雇佣入口的"家籍"式庇荫现象;实施垄断企业员工"国家职工"身份退出工程,建立健全垄断企业劳动关系退出机制,彻底消除垄断企业员工终身庇荫制度;实施垄断企业特许权的市场化改革和薪酬福利预算监管制度,彻底消除垄断企业倚仗特权性超额收入推行劳动与报酬不公平交易的败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农民工市民化是家庭土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用人单位、社会歧视、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土地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没有直接影响,但是通过就业、用人单位、社会歧视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间接影响。人力资本因素和社会资本因素除直接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外,还通过就业、用人单位、社会歧视、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间接影响。就业、用人单位、社会歧视、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工市民化具有直接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系数由大到小的次序为:社会歧视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社会资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单位因素、就业因素和家庭土地因素。  相似文献   

7.
城市农民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农民工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在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个浩大的新型社会群体。他们的户籍在农村 ,但已从农民中分离出来 ,较大程度地融入了城市社会 ,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正在向工人阶级转化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本文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本质属性和内部层级分化属性两个方面 ,论证了城市农民工作为一个整体 ,已具备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基本属性。并提出 ,要从深化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提高城市农民工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 ,促进城市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深度转化。  相似文献   

8.
企业雇佣关系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雇佣关系的形成是雇佣关系多方参与者之间协商、施压、冲突、妥协的过程,其本质是权力的平衡过程,其权力来源于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程度,是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由于雇主控制了市场经济生产的核心,权力平衡更倾向于雇主。而面对雇主的强势权力,员工只有组织起来,发挥集体的作用,并通过谈判和协商,在双方权力趋于平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合作,从而达成一致意见。政府则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制定和维护雇佣关系的基本原则,撤出对劳动关系的直接操纵和管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雇佣保障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雇佣保障在总体上对员工的任务绩效与情境绩效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但雇佣无保障对员工任务绩效与情境绩效的工作奉献维度也具有正向作用,对情境绩效之人际促进维度的正向作用则不明显。即雇佣保障与员工的任务绩效和工作奉献之间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而与人际促进之间更可能是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自己人”视野下农民工的社会支持与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分自己人与外人是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特有现象,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同样体现出这种特点。在不同社会支持类别下,农民工社会支持及其行为选择具有情境化特点,即他们在不同社会情境影响下表现出关系化、类别化双重特性。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支持体系,需要考虑中国人人际互动中的心理特征,即对自己人与外人的区分,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问题及其法律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农民工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工资待遇水平较低、同工不同酬,且未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同工不同利,加之劳动权利易受侵犯,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司法保障,我国不少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对此,应重视和加强农民工权利的保护,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消除身份歧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加大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覆盖力度,实现同工同利;并加强农民工权利的司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尝试糅合宏观社会因素与微观心理因素构建农民工城市适应的模型以描述、解释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在此模型之上探讨了一些阻滞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因素及其影响途径。认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过程是以农民工的“自我”为中心,以“自我重塑”为途径,以“城市性”的获得为中介,以高层次的城市适应为目标的往复循环的过程。制度、政策的城乡分割,城市社会的偏见、歧视与排斥,农民工自身知识文化技术特征、特殊的观念心态三种因素从不同的途径影响农民工重塑,进而影响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35-240
话语冲突导致冲突参与人和冲突事实的矛盾演变为冲突参与人之间的矛盾。介入性和谐管理是化解话语冲突的重要手段。介入方的目标是通过使用功能性话语标记语激活冲突各参与人的统觉、同感和移情能力,体验他人的认识,将自我的主观情感移置给他人,最终在冲突参与各方之间构建主体间性,还原冲突中的主客矛盾,实现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14.
自我构念是西方心理学家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自我的重要途径.当前西方主要的自我构念理论分别是从文化价值、个体以及人际关系三个角度建构的.通过对现存西方自我构念理论的分析比较,结合国内已有研究,揭示了儒学文化传统以及差序的社会结构背景下,中国人人际自我的情境性以及人际自我边界的动态性特征.未来对中国人人际自我的探讨,应该关注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自我的影响,行为研究和脑神经研究相结合是当前文化与自我研究的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丽英 《天府新论》2004,(Z1):75-76
在现在社会保障不断得以完善的城市之中,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农民工们却被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所遗弃,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国家要进行户籍改革、消除各种不合理的歧视;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使城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应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政策性就业歧视与农民工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就业歧视在我国的形成是由经济、政治、意识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贯穿了农民工就业的全过程,成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无法逾越的第一个障碍。政策性就业歧视的实行加重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加了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使农民工受到不公正待遇。消除政策性就业歧视可以通过推进制度改革、明确政府定位、转变城市居民的观念以及增强农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 ,它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显然不同 ,开放、自主、平等、间接、匿名等是其突出特征。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诸如人际交往失范、人际情感疏远和人际信任危机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网络人际关系的调适 ,从普遍交往伦理规范的确立、法规的建设、教育与监控、心理援助、个人自我调整等方面对网上交往行为加以约束和调整 ,以促进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维护人际交往的秩序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改变现状的强烈渴望,但受二元体制的限制,在整体上仍没有摆脱农民工的群体特征,面临就业难、工资低、房价高等问题,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和强烈的不公平感。目前,体制外抗争在新生代农民工的抗争行动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与冲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积极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二是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三是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劳资关系;四是要有效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用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五是要消除体制壁垒,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和正常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六是要消除市民的歧视心理,营造理解、尊重和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9.
乡土情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与土地和宗族观念紧密联系.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社会流动加剧,乡土情结不断地经历着嬗变.现代化进程对乡土情结的冲击引发了农民工对自身的认知冲突,是困扰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重要心理障碍.要改变乡土情结对农民工的束缚,必然要求从制度安排、市民认可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着手,以此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20.
负面人际交往是产生人际冲突的一大诱因。其原因在于这种交往无论从形式到行为都明显与人的尊重需要相冲突。负面交往时的印象管理行为表现复杂,人们常将其作为自我提升的手段。负面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水平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