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今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9月18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基本内容是对劳动合  相似文献   

2.
<正>距《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九个月之后,中国开始公布具体的实施细则。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实施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从明年1月1日开始,这部关系每个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将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被不少专家誉为维护广大劳动者权益的"利剑",因为其中的一些亮点、创新之处将改变多年的职场规则。对此,广大应届毕业生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加大力度推进《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推动企业正确理解法律的立法宗旨和具体内容。二是积极配合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实施条例,对法律比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迅速发展,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以下简称《技术合同法》)。1989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对《技术合同法》中的一些条文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解释,并针对技术市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据《技术合同法》的基本精神补充规定了一些十分重要的规范。《技术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施行,对理顺技术市场的各种关系,规范技术交易活动,加强对技术市场的管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技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标志着劳动合同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它对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有效遏制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保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劳动合同法》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劳动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为理由,提起仲裁或诉讼,要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往往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是以《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为由解除劳动关系,而被驳回起诉.法院擅自要求劳动者承担该证明责任的规定,违反了法律的基本原理,也导致了法律的不公开化.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中解除合同的权利构成要件与《劳动合同法》中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构成要件,进行分析与比较,认为法院要求由劳动者来承担由于用人单位未为其购买社会保险而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责任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法律应当平等地保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甚至应当倾斜于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刘健 《人力资源管理》2013,(10):242-243
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让劳务派遣单位带上了紧箍咒,对用工单位也有具体的用工限制。主要是提高了劳务派遣的准入门槛、对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用工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用工单位要将本单位合同制员工与派遣员工之间要同工同酬等内容。主要影响表现在:一、对于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的影响对于想要降低用工成本的企业来说主要影响表现在:1、由于派遣工和企业合同制员工实行相同的薪酬分配办法,这肯定无形的提高了想要降低用工成本的企业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也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法律只要宣布正式实施后,就得按照  相似文献   

9.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并将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的通过对中国民事立法的完善和经济体制的顺利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结束了我国“三足鼎立”的合同立法模式,提供了市场交易的统一规则。作为一部刚刚通过的法律文件,《合同法》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它的一些规定,尚不能说尽善尽美。本文拟就《合同法》的几个问题,结合我国已核准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作为调整交易关系、维护交易秩序的法律,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法律规则。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合同法)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顺利获...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法律,因为大部分公民都与用人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随着《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关于劳动合同期限、服务期、经济性裁员、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解除等几个方面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也颇具争议。这些规定过度地限制了企业的权利,这不仅有违《劳动合同法》确立的"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一立法目的,而且最终也会影响到劳动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1993年9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决定》。该决定对于1981年12月13日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原合同法)作了修正(以下简称修正案)。此次修正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立足于刚实施不久的《劳动合同法》,从如何有效地保障劳动者在劳动派遣中的合法权益入手,积极探讨充实和完善我国的劳动派遣法律制度的途径。一、《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派遣制度的总体规定于2007年6月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派遣也是十分关注的。其在第五章的第二节专节规定了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从第五十七条起至六十七条止,《劳动合同法》对涉及劳动派遣的相关法律问题都作了较为明细的规定。其中,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成立条件;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相关义务;第六十一条规定了用工单位的相关义务;第六十三条至第六十五条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的相关权利;第六十六条规定了劳动派遣用工领域;第六十七条则规定了禁止向本单位进行劳动派遣的情形。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派遣制度的规定的评述劳动派遣这几年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我国法律上却没有对劳动派遣制度进行专门的规定。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被提上日程后,劳动派遣制度便成为《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的一个焦点。从总体看来,《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派遣的规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我国法律对劳动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用工成本、用工模式将带来全面的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意使用"末位淘汰"制,而且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法律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增加了解雇成本;并且出现了大量派遣制员工等等。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与劳动保障密切相关的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对以《劳动法》为基础的原劳动法规做出了重大修正,供电企业必须科学应对,以减轻新劳动法规对企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实施以来.《劳动合同法》在劳资双方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研究《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补克和完善的内容。分析《劳动合同法》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和挑战,指出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促进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实现劳资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赵锐  李沅  张怡 《金陵瞭望》2007,(23):4-7
[新闻背景]:随着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日期的逼近,一度对法律的抽象议论忽然间演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9月底,深圳华为公司鼓励7000老员工集体辞职,爆出轰动一时的“辞职门”新闻;10月22日,沃尔玛宣布全球共有200多名员工被“无原则解雇”,其中中国员工约占总数一半;11月8日,日本媒体报道,因中国出台《劳动合同法》,奥林巴斯公司已决定改在越南建厂……这些事件让人们坐卧不宁,有人表达对劳动者被资本肆意蹂躏的愤怒,有人认为不必为企业的正常战略调整而过度敏感,还有人担心华为打响了企业“反击《劳动合同法》的第一枪”,如果法律不作调整,将会有大量企业紧随其后。《劳动合同法》当真只是一部“看上去很美”的法律?记者为些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18.
年底到了,离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为了应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一些企业采取了裁员或者其他一些措施。近来,华为的主动辞职和沃尔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大法,这些法律的出台无疑为广大劳动者营造了一个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也将给2008年的职场带来新规则。  相似文献   

20.
<正>新法给企业的具体影响《劳动合同法》是实体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程序法,两部法律对用人单位的用工均有比较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影响:一是用工机制受限。《劳动合同法》的条款是比较具体并且充满刚性的,如试用期的期限、工资如何确定等都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