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昭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11-14
在认识、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 ,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几乎己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但在这种普遍共识之下 ,当人们进一步展开其解释时 ,歧异便随之呈现出来 ,并最终形成不同的立场和态度。这意味着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是否在一般意义上坚持这种主张 ,而在于能否正确理解、落实二者的统一。本文在分析产生歧异的内在根源的基础上 ,总结了当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赋予了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与自然的札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余谋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探讨了人与自然、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生存、人类对策与自然对策、社会物质生产与自然物质生产、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等关系的理论问题 ,试图对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哲学解释 相似文献
3.
赵云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4)
本文考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提出必须改变当代人与自然紧张和对立的关系,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借鉴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孟令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269-27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比较集中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观点,分析了在私有制下人与自然分离的原因,即异化劳动,并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张红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2):34-38
卢梭美育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对审美追求的论述中。卢梭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欲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关于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的区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比较以及对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美育最高理想的思考,对于批判当下泛审美化的现实和启示陷入困境的美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夏婉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0(2):44
“可持续发展”这个当前“全球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 其是人类在经历了依赖自然到征服自然的阶段之后,人与自然的统一便成为关注的中心,问 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同时发生的,答案只能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去探寻。 相似文献
7.
张红梅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1-12,58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性与地理环境的双重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实际上是通过人化自然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对象性活动"原则不仅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哲学原则,而且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契机.正是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既科学地理解了人和自然,又揭示了人与自然、自然与历史的现实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张玉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38-41
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随着人类自身的演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古代的天然有机统一论到近代的主客二分对象论,再到当今生态危机条件下必须确立的新的和谐论,反映着人们对这一关系认识的逐渐深刻和完善。人类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和解决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决定着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当今条件下我们应该确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作为自然机体中的必须以实践方式存在的一分子,改造自然的绝对限度是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 相似文献
10.
姬君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40-44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该文从转变思维观念、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公民素质、培养生态人格,合理利用资源、实施生态补偿,健全法律法规、保护资源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五个方面来探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徐国梁 《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1999,1(1):54-59
环境意识是时代的呼唤和需要。从环境意识正在形成为新的独立意识形式到作为哲学范畴的思考,从人类与环境关系认识的历史演变到当代环境意识的觉醒、升华,通过谈今论古、中西比较,说明需要我国独树一帜的“天人合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从我国古代历史的纵横,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为内核的“天人合一”文化模式,及它所构成环境意识的四个基本内容与特征。由此可见,它是构建、发展环境意识形式,创建对世纪绿色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必需的历史养分。 相似文献
12.
彭圣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3):125-129
朱志荣的中国艺术美学研究立足于古代艺术和文明遗存,综合吸取考古学、人类学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以实证研究直接考察和分析器物的造型、纹饰和风格等,提炼出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他重视从审美意识的起源出发,认为艺术中审美的思维方式是从混沌的思维整体中逐步独立出来的。同时,他注重中国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以艺术的"主体心态"为中心,他将传统艺术理论串连成一个完整自足的体系,为中西方理论的对话提供了条件,并进一步阐释了传统艺术当代生存的方式与状态。 相似文献
13.
顾凤威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2):45-4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有音乐感的耳朵"、"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无动于衷"等著名美学命题,不仅肯定了自然美的客观存在,而且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加强审美教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翟墨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1):9-13
中国的美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美学的非理性转向、批判理论转向、语言学转向、后现代转向等一阵密锣紧鼓的译介热之后,到90年代陷于冷寂的低谷。那种模拟西方对立二分的哲学美学,那种本质论、认识论、实践论和伦理学的概念推演已经走向终结。一些中青年美学学者并没有停止他们的思考。他们试图超越在意识形态笼罩下主流、反主流的对立二分,在传统美学的边缘地带进行着当代非主流美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人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是,需要确立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精神.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人性包括经济人、社会人、自觉人、复杂人、效用人等. 相似文献
16.
郑冬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26-28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形态,长期被局限于儒家美学理论领域中,带着深厚的道德理性色彩,强调雅正之美。本文在生态美学视野下对“中和之美”重新解读,恢复其完整的美学内涵。“中和之美”包含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发轫,其大道本源性的思维模式和对待自然的审美化态度,具有现代意义,在实现古典美学形态现代转换的过程中,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理论资源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审美观念、能力起着深刻的影响,这就对传播人员的美学修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全球化环境下怎样提高传播人员的美学修养,既关乎传播业本身的生存,也关乎国家民族精神的走向和塑造。本文从中国传播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入手,展开论述了传播人员提高美学修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传播人员美学修养的表现、内容及提高美学修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易存国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73-76
随着美学研究的走向深入,在现代条件下重新思考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并进而建立一门从中国艺术自身发展规律出发的“艺术美学”遂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加以回顾和梳理,从几个基本概念的厘定入手,提出“艺术美学”应当包含四个层面,即:艺术美的文化哲学研究、艺术实践之美学思考、审美文化学意义上的艺术价值理论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庞飞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5):84-90
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的审美对象存在着一个明晰的由"人"向"文"的转化过程,即由魏晋时期的以人物为美向南北朝时期的以文学为美的转化,这种转化表现在三个方面:在人物品评上,魏晋时期关注人物的言行与谈吐,南北朝时期更关注人物的文学才能;在审美标准上,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以"清"为美的标准转移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上来;在审美方法上,魏晋时期人物品藻的品第人物、论人物优劣以及直觉经验的品评方法均成为南北朝时期品第作品、比较作品高下的基本方法。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的发生并非是同步的,而是有着逻辑的和历史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卞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5-8,30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