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人》2006,(4)
她,一个孝顺的女儿;她,一个贤淑的妻子;她,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女人,用她的生命,用她的热情撰写了她四十六年来的酸,甜,苦,辣;用她的笑容与泪水谱写了人生的精彩!如果将她比作一朵梅花,那么她如此傲然的挺立于风雪之中,寒风凛冽,冷暖自知,她会将她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世人!不是要人称赞她的美丽,而是用她的坚强告诉人们,她是如此的热爱生活!这个女人,是我的母亲。之所以把她比作一朵梅花,因为她的名字叫做“秀梅”,我曾经一度认为这样的一个名字,是如此的缺少浪漫;但是现在我如同我的母亲热爱生活一样热爱着她的名字。因为二十四岁的我,真真正正的感觉到,母亲是我的骄傲!  相似文献   

2.
“那个女人一头卷发,穿着一身张扬的CHANEL猎装,翘着二郎腿,坐在我面前,虽然她PORTS短裙下的珠圆玉润的小腿够细够长,她的眼神也够百媚千娇,但坦白说,这样的阵势我见多了,直到她从一个LV的烟盒里弹出一根MORE烟,然后变戏法似的手里突然亮出一个打火机,只听的一阵熟悉的‘铛……’我就是这样爱上这个叫楚楚的女人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发展日益快速的今天,做个紧随时代潮流的现代女性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做到事业、爱情及家庭三方面兼顾妥当,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事业成功的女人往往被冠以“女强人”的头衔。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感性的女人是火,理性的女人是冰。火的狂热让男人想人非非,冰的寒冷让男人退避三舍。感性的女人永远不缺爱情,理性的女人通常独善其身。感性的女人通常是幸福的,并对自己有时如飞蛾扑火般的爱情而陶醉,理性的女人通常也是幸福的,因为少了受伤的苦痛。感性的女人为爱情而陶醉时也更多地收获了爱情,而理性的女人少了受伤的苦痛时也少了爱情的甜蜜。于是,更多的感性女人成了小鸟依人的贤妻良母,更多的理性女人成了成就事业的女强人。有了爱情的女人是幸福得一塌糊涂,有了事业的女人是一塌糊涂的幸福。告诉我,是做感性的女人?还是理性的女人?”的确,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做一个即理性又理性的女人何止一个难字。我认识这样一个人,她有着甜美、纯净的声音,小鸟依人般的身影,利索、果断的处理头脑,她就是北京赛波特如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晓杰女士,一个十足的商场“女强人”。认识她的人都会惊叹外表如此柔弱的女性居然有如此丰富的经历,以及完美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天歌 《社区》2011,(36):62-62
我是在一次感动人物的颁奖晚会上认识她的。她坐在我身边,俯过身来跟我说话。很难判断她的年龄。她穿着一件灰色的高领毛衣,及膝的靴子,但很明屁,那些衣物有着新鲜的味道,并且与姬足疏离的,原本的她应该不会穿这样的衣服。  相似文献   

5.
听说我采访了龙应台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说——那应该精彩。人们印象中的龙应台似乎是一个不得了的女人,是一个犀利敏锐近乎苛刻的女人。 匆匆与龙应台见面之前,我对于她了解的并不多。我只粗略知道,以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为首而刮起的“龙旋风”,是她煽的风、点的火。 在上海一间幽静的咖啡馆,我们采访组的三个人由朋友推荐,见  相似文献   

6.
初识篇——她留给我的印象初次见娜姐,身着豹纹衬衫,一头大波浪长发,秀眉轻锁,虽一语不发,却成为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人。这个女人气场强大,天生女人对女人的灵敏感觉,让我隐约有些担心不易相处。但在随后的日子里,事实证明:她的强大,是充满自信、正义,甚至安全的。她出生于北京,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优越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冬敏是英东公司的老总,是我们那一届女生中事业做得最好的一个。前段时间,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想聚聚。很多年没见她,在我的印象中.她一定是个女强人的模样,穿着职业装,妆化得一丝不苟。反正跟我们普通的生活化的女人不一样。对于冬敏的召集.我是不感兴趣的.虽然我们大学在同一个宿舍.但彼此已融入到了不同的生活圈子,  相似文献   

8.
万大成 《今日南国》2007,(17):66-68
看上去她比实际年龄显得小一些,样式保守的灰色毛衣、黑色长裤,全身上下可以叫做装饰品的东西只有两样——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和松松地系在脖子上的淡蓝色丝巾。她并不算漂亮,就是很普通的一个正在走向中年的女人。她说,我叫彩华,39岁,女性,有丈夫和女儿,在川东某中学任教。前几天,我丈夫出了车祸,我因此认识了一个女人,她差一点成为我的情敌。很有意思,我们竟然一起喝了一次茶,谈了很久。更有意思的是,我并不怨恨她,从她眼睛里看见了过去没看见过的另一个自己,我甚至对她心存感激。想借你的笔把我的感受和困苦告诉更多的女性朋友,也许对别人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秦晓  董环 《女人世界》2006,(10):14-17
“谭晶从维也纳回国了……”一天之内我昕了好几们排相互言仑。谭晶,我忽然很想认识这位歌坛“新才女”。谭晶是美丽的,也是幸运的。她既有女人的柔媚又有军人的谭晶酝育从容端庄的豪迈气质。她的身上时刻都能体现出一个军人的坚定和一个女人的细腻双重身份。人如其声,声如其人。她喜欢在阳光下快乐自由的歌唱,从她的歌声中就可以感受到她身上所特有的奔放、朴实……  相似文献   

10.
毛衣的温暖     
早晨,当我一觉醒来的时候,只见在我的床头放着一件崭新的毛衣。这时,妈妈过来对我说“:天气变冷了,穿上妈妈给你新织的毛衣吧。”我拿起毛衣一看,哇!真的好漂亮啊!这是一件经过妈妈精心选择的红黄两种颜色毛线编织而成的新毛衣,条条花纹清晰漂亮,针针线线都渗透着妈妈的心血。在毛衣的前胸还织有一朵美丽的花,用妈妈的话说“:这朵花就像我女儿一样美丽。”正当我美滋滋地欣赏着时,妈妈说“:快点穿上,看看大小合适不合适?”我穿上后,妈妈高兴地说“:真合适。”是啊,不管是大小,还是肥瘦都是那样的合适,那样的得体。穿上妈妈织的毛衣真的很温…  相似文献   

11.
能让男人无怨无悔,终其所爱的女人并非都是貌美若花,亦非情爱技巧特别高超,而是懂得男人的所思所想,并让他们感觉自己是男人真正需要的女人。 以最迫切的渴望回应他的“诱惑” “我一向让他知道我是那么需要他。”晓晖对她的闺中女友说。晓晖在女友们中不是那种过目难忘的女人,但她显然就是老公心里的“蜜糖儿”。  相似文献   

12.
陈洪娟 《社区》2008,(10):53-53
在小区的休闲绿地旁,几个家庭主妇聚在一起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吃的问题上。一个女人感慨道:“现在我老公和孩子是越来越难伺候了,总说我做的菜不是不合胃口就是没营养,害得我每天都为菜谱发愁。”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也是。”  相似文献   

13.
Ade  胡子 《女人世界》2006,(4):12-14
拿起所有拍摄用的服装,李霞将它们逐一审视,嫩粉的纱裙被她穿在了上半身,变身成一件露肩抹胸,转几个圈,裙边随风起舞,整个人便这样灵动了起来,像森林中舞动的精灵。她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征求意见,其实神态中却始终流露着得意。这就是那个获得最时尚着装艺人奖的李霞,第一个被美国《时代周刊》采访刊登的中国女主播。屏幕上的她永远自信满满、神采飞扬,但是她却说,身为主持人,已经领教到这个职业的“可怕”,因为它必须让你掏空自己所有的积累,而“越是娱乐越不能流于肤浅”,所以充电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她,已经在北大念研究生半年多了。  相似文献   

14.
辛华 《华人时刊》2005,(12):14-15
在中国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法国达芬妮小姐对 中国有钱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她说:“我在名牌 店里看到两个中国女士挑鞋子,她们说,这双鞋才 6000元,太便宜了!”花一个中国农民将近两年的收 入买一双鞋,怎能不让这位来自讲究消费国家的女郎 瞠目结舌呢?! 另一位在华外籍人士也有这样印象,他说:“我去 年8月来到北京,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来自王府 井,看到人们在那里狂热购物,买的衣服常常几百块 钱一件,不禁想起一篇报道中说的,如今的中国遍地 可见百万富翁……中国人的购买力十分凉人。过去我 把积蓄都用在买书和旅游上,不在乎穿着。到中国后, 受到周围人影响,我三天两头买东西,或衣服或鞋子, 总抵挡不住购物诱惑。我每天还去饭馆吃上一顿。在  相似文献   

15.
前一段,马琳和张宁益这对号称几年前就领了结婚证的“夫妻”在各大媒体打口水仗,他说越来越发现她不是他想要的那种女人,她却称自己是现代版“穆念慈”,一直在宽容他的“坏”——这样的彼此诋毁,好像是分手男女的习惯。让我们知道,哦,原来他们是爱错了人,是遇人不淑。  相似文献   

16.
虽然一双手只有三根健全的手指,但却像插上翅膀,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跳跃舞动。就是用这样一双手,黄爱恩弹奏出人生的希望。她说:“我不觉得自己与别人有何不同,更从未强行证明自己能力过人。我不过是醉心音乐,借此与大众分享生命,又能激励他人。鼓励对人很重要,甚至令人重拾人生访向。如果以一双手能触动千百心灵,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女性的话题王小鹰曾经在车上听到几个陌生人在议论他们单位的一桩事件,好像是一男一女两个人有了婚外恋情,结果大动干戈,男的因为有害死妻子的嫌疑进了监狱。那几个人说到后来都愤愤不平地谴责那个女人,说:“这种女人真是害人,好好一个男人就被她弄坏了。”我听...  相似文献   

18.
对于杨绛,我了解不多,只知道她是钱钟书的妻子,只读过她的《洗澡》。最近,看了她写的《我们仨》,对她连同她与钱钟书的女儿“他们仨”多了些了解。          贤妻杨绛 易中天曾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说过,作为一个“贤妻”除了要孝敬公婆,还必须服从丈夫,这第一条杨绛做到了,她常去婆婆家“做媳妇”,但是杨绛绝不是一个对丈夫无条件服从的妻子。他们曾为了“bon”的读音吵过一架,结果杨绛赢了,但两人心中都不爽。后来,定下条约:以后各持异议,不必求同,这让人觉得杨绛刚硬十足,大有“我爱我夫,但我更爱真理”的味道。但杨绛也温…  相似文献   

19.
伊文 《社区》2009,(27):63-63
一位女性来咨询,她说,丈夫总是打她。 “他为什么打你?”我问。 女人回答:“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 “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我更好奇了。  相似文献   

20.
认识她的时候她还是某个时尚版的主编,多年过去,她已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黑玛亚时尚”,服装设计加女人课堂,用一杯下午茶来教你怎么做个美好的女人,全方位地表达她的生活理念。我欣喜地看着她一步步走过来。在年轮里美丽绽放着,闻得见清洁的香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