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世佑 《学术研究》2002,3(9):88-92
怎样看待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的价值与作用 ,至今仍然困扰着许多后世研究者。倘若从梳理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相互关系入手 ,摒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 ,重在从学理上确认“新政”的两难困境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合理性 ,也许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辛亥百年到来之际,从纪念与研究等方面对百年辛亥进行回顾、思考与展望,可以获取许多新的认识。海峡两岸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经历了相似但又不同的发展历程,现今却出现了对某些重大问题如辛亥革命性质,由分歧走向趋同的现象。对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注重整体性、综合性探讨,强调上下延伸和横向贯通,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社会演化进程中,辛亥革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史事。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历来为史学工作者所关注。从辛亥革命70周年(1981)到80周年(1991)纪念的10年间,堪称建国以来辛亥革命史研究成果最丰硕、最具特色的10年。浙江省史学工作者和全国一样,在辛亥革命史的园地上,十年耕耘,十年开拓,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硕果。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毛泽东认为:“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他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那么,辛亥革命为什么在“赶跑皇帝”以后,又遭到失败呢?这是史学界尚未准确回答的问题。本文认为:辛亥革命不幸的结局是由辛亥革命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反满联盟”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由传统政治形态向现代政治形态转变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从政治现代性视角出发,反思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和得失.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政治形态确立的起点,并分析了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解决的和未曾解决的问题.用政治现代性视角回顾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当今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辛亥人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郭世佑当辛亥革命史研究领域已经硕果累累,研究起点已经很高时,研究工作本身如何深入下去的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摆在研究者面前。由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历时性与连续性所在,探讨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的问题当离不开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认真总结与...  相似文献   

7.
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所具有的划时代历史意义,多年来已为学术界所高度评价,也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了准确的历史定位,即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这是对辛亥革命的一个新的评价。我在这里仅就辛亥革命的当代意义简要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导致中国的阶级易动及宪政变革,并产生了民法典,中国私法获得了空前发展。辛亥革命后私法发展的特点有两点:一是党政主导推进私法发展;二是社会本位视野下的私法思想。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据此,国内著述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此视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但是,辛亥革命毕竞是以其失败为最终结局的。那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何在?国内著述在论及这个问题时,往往避重就轻,仅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革命派软弱妥协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试图从辛亥革命的理论,实践及其经济基础诸方面对它失败的必然性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冯祖贻、顾大全同志著的《贵州辛亥革命》一书,最近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从分析贵州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状况入手,分五章论述了辛亥革命在贵州爆发的历史根源、各个阶级力量所发生的变化、革命过程的特点以及经验教训和历史意义,字数十四万。中国资产阶级和革命民主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全国陆续出版了章开源、林增平主编的《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三卷本),金冲及、胡绳武著的《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多卷本),还有一些新的辛亥革命论文集。但据笔者所知,作为一个省(区),详细地、系统地研究和叙述辛亥革命全过程的论著还不多,而这种研究又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对全国辛亥革命史研究填补某些方面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将推动地方辛亥革命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因此,《贵州辛亥革命》如果说是一次新的尝试的话,那么,它是一次颇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工商界有关辛亥革命的初始记忆并非是一种十分良好的记忆,而是充满着金融停滞、商业萧条等动荡不安的感受。但从直观感受获得的初始辛亥记忆,向后来重新建构与传承的社会记忆过渡时,工商业者的辛亥记忆不仅逐渐有所改变,而且在整个社会重构辛亥记忆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与影响。辛亥记忆的不断重构,在政治与经济两方面为工商界的商业言说与经济诉求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时空背景,使工商业者得以借助政治话语和政治符号宣传商业信息,既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商品促销,由此实现商业与政治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张永 《河北学刊》2012,32(3):255
辛亥革命时期,作为整个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河北革命虽然因种种原因最终均告失败,但河北革命党人所进行的英勇顽强斗争对于辛亥革命的整体进展起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复兴与发展、深化,辛亥河北革命史逐渐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很快步入正轨,且得到不断发展和繁荣.这一时期,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资料挖掘的日益全面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且还出版了一些较有影响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在知行关系的判断、专制与民主的选择、民权平等观念的确立、义利观和公私观等方面促进了近代价值观念的变革。而这种价值观念的变革直接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在价值观念变革上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辛亥革命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在此影响下,新疆也举行了起义,革命的战火燃烧到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噶尔、哈密等地。新疆的辛亥革命从革命的发生、发展直至结局都与武昌辛亥革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因此,新疆的辛亥革命属于辛亥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  相似文献   

15.
广西辛亥革命史研究会于今年三月二十九日至四月一日,在梧州市举行学术讨论会,会上,梧州市的代表提交了一系列论文,集中地对辛亥革命初期梧州独立运动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现将他们的文章摘要介绍如下: 一、梧州率先独立的主要原因辛亥革命时的梧州,不过是广西的一个府,能在武昌起义后二十天,不顾清政府的层层控制,先于广州、桂林而宣布独立,其主要原因是; 1、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争取独立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以来大陆对辛亥革命的高规格国家纪念,诠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表达、宣传了政府及各党派的主张,弘扬了辛亥革命的精神,构筑了两岸交流的平台,保存和传播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7.
<正>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和失败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是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定论.但不能因此推论:辛亥革命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彻底的、失败的.我认为辛亥革命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中国历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对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丰功伟绩,史学界历来估价不算高.原因是:作为反帝反封的革命,它是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是大前提.辛亥革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研究在两岸学术交流中起了破冰的作用,关于此方面的交流已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成为学术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时间切近,不少亲历者犹在,但历史记忆已经出现偏差。仔细检讨交流对于两岸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研究所产生的作用,以及所遗留的问题,不但有助于推动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研究的持续发展,而且可为两岸的学术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社会思潮,有必要对二十世纪初年先进的中国人所提出的国魂问题作一番考察。我所见到的当时比较集中地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有两篇。一是《国魂篇》,连续刊载于《浙江潮》杂志(1903年)第1、3、7期(癸卯正月至七月),包括“国魂之定义”、“论铸国魂之法”、“中国之国魂安在乎!祖国主义!”、“道德问题”诸节,但可惜未能终篇。另一是《国民新灵魂》,刊载于癸卯八月。作者署名壮游,文中自称金一,可知即吴江著名革命文学家金天翮,也就是宫崎滔天《三十三年落花梦》最早的中译者之一。他的热  相似文献   

20.
<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0月10日武昌首举义旗,全国纷纷响应,各地相继宣告独立。其中烟台独立在山东辛亥革命史上尤占重要地位。烟台地处山东半岛北端,与辽东半岛对峙,是北京的门户,南北交通要冲;北扼清廷海上咽喉,南通江淮革命重地,联络中原,接应沪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盟会很早就在此开展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基础,革命党人十分重视,把它择为山东革命的根据地。辛亥革命爆发后,1911年11月12日晚,号称十八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